邹琪
作品数: 39被引量:277H指数:9
  • 所属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蚌埠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汪华学
作品数:109被引量:699H指数:1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重症医学 脓毒症大鼠 预后 万古霉素
何先弟
作品数:134被引量:891H指数:17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脓毒症大鼠 鲍曼不动杆菌 预后 中性粒细胞
刘成
作品数:30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医学 脓毒症 脓毒症患者 重症 预后
赵士兵
作品数:37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医学 肠内营养 预后 脓毒症 万古霉素
邓晰明
作品数:45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医学 脓毒症 脓毒症大鼠 预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核查表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设计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质控)核查表(Checklist)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等指南及相关文献,设计重症医学科质控Checklist,包括质控数据收集、病历质量核查、特殊诊疗、院感防控督查4个部分。每月由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担任质控主任,负责全科质控的实施,每日晨交班时完成过去24 h内的数据收集,对当日拟进行的特殊诊疗行为进行讨论、登记,并与护理组长协调,在全天对全科室进行质量把控,监督每位医务人员的不合理行为,对运行病历和出科病历进行检查,巡查各岗人员值班状况。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和2019年(实施Checklist)与2017年(未实施Checklist)的数据,包括收治患者情况、科室管理资料、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以及三管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标化病死率等主要质控指标。结果2017、2018、2019年收治患者数分别为373、446、480例,2018年和2019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9.57%、7.62%,2019年较2017年增长了28.69%。3个年度收治患者年龄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17年比较,2018年和2019年患者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d:8.99±6.12、9.14±7.02比10.20±7.21),VAP、CRBSI和CAUTI发生率均明显降低〔VAP(例/千机械通气日):12.97±3.60、9.62±3.14比17.48±4.89,CRBSI(例/千导管日):3.75±2.19、3.87±1.87比6.19±3.13,CAUTI(例/千导尿管日):3.29±2.18、3.28±1.87比5.61±3.18〕,标化病死率亦明显降低〔(77.27±7.24)%、(70.61±7.49)%比(84.41±9.05)%〕,每月院感防控督查发现的不合理人次明显减少(人次:54.00±6.30、41.08±10.76比72.08±19.68),每月特殊诊疗人次大幅增加(人次:1056.67±235.27、1361.75±278.48比722.25±145.96),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
赵士兵邹琪张超张伦军吴强邓晰明汪华学
关键词:重症医学核查表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血液灌流(HP)和血液灌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HP+CRRT)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7例,随机分为单纯HP组和HP+CRRT组,比较治疗开始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两组肝肾功能、心肌酶、氧合指数、炎症介质及30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HP组病死率38.09%,HP+CRRT组病死率26.92%;于第3天、第5天及第10天,HP+CRRT组患者ALT、Scr、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均明显低于HP组(P<0.05或P<0.01);第5天及第10天,HP+CRRT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HP组(P<0.05),第3天及第5天,HP+CRRT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明显低于HP组。结论采用HP+CRRT联合治疗较单纯HP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PQ中毒患者的器官功能损害,降低患者的促炎症介质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邓晰明樊俊红汪华学邹琪
关键词:百草枯疗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
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ICU患者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ICU患者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入住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病房,行经口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气管插管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固定法。比较2组患者口面颈部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Braden量表评分、肌力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不同程度口、面、颈部压力性损伤3例(占7.5%);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口、面、颈部压力性损伤15例(占37.5%)。观察组发生损伤的人数及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有效减少ICU患者口面颈部持续存在的医源性并发症,如红肿、疼痛、破溃、感染、坏死等具有很大的帮助,也能缓解患者不舒适、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大大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
章勤宋长春邹琪万娟朱晓杰杨斌
应用代谢车监测ICU患者REE变化规律并指导营养支持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代谢车监测重症医学科(ICU)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变化规律并以其指导营养支持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预计能够持续肠内和(或)肠外营养且ICU住院时间≥7 d的58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REE组(n=29)和HBREE组(n=29),于入ICU第1~7天(D1~D7),分别应用能量代谢车和Harris-Benedict(HB)公式监测REE,分别得出REE值和HBREE值;并分别以REE值和HBREE值为指导进行营养支持.记录D1、D3、D5、D7和出科前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OI)等营养相关指标,观察两组血管活性药物和胰岛素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①患者刚入科后,REE水平均较高,随着住院时间延长逐渐下降,D2、D3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J/d:7088.38±559.41、6751.34±558.72比7553.44±645.55,均P<0.05);从D5开始,能量消耗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呈现出前高后低、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到达稳态的变化规律,中间还有2 d的平台期.D1、D2时REE值明显高于HBREE值(kJ/d:7553.44±645.55比6759.21±668.14,7088.38±559.41比6759.21±668.14,均P<0.01);D3、D4时REE值与HBREE值基本持平(kJ/d:6751.34±558.72比6759.21±668.14,6568.03±760.19比6759.21±668.14,均P>0.05);随后时间,REE值均明显低于HBREE值(kJ/d:6089.55±560.70比6759.21±668.14,5992.55±501.82比6759.21±668.14,5860.84±577.59比6759.21±668.14,均P<0.01).②启动营养支持后,Hb在营养支持前期上升较慢,REE组在前3 d、HBREE组在前7 d上升均不明显;REE组D5后明显升高,组间比较,HBREE组Hb上升更慢一些,但两组在出科前均升到接近正常水平,且REE组与HBRE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113.75±17.28比110.86±15.35,P>0.05).PA和OI两组均上升较快,D3时即有升高,且REE组日均升高幅度较HBREE组明显〔如D3,PA(mg/L):110.38±27.65比96
赵士兵段立彬余刚邹琪吴强汪华学何先弟
关键词:静息能量消耗营养支持
Mini-CEX模拟教学联合DOPS评估演练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21年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模拟教学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POS)评估演练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的40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后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入传统带教组(20例)和Mini-CEX联合DOPS教学组(MD教学组,20例),首先比较各组入科和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和病历书写质量是否有提高,再继续比较2组之间在出科时的学员成绩差异,最后对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传统教学培训后的学员出科时理论成绩和病历书写方面相较入科时有一定提升(均P<0.05),而技能操作方面未见明显提升(P=0.166);经过Mini-CEX联合DOPS教学的学员出科时理论成绩、技能操作和病历书写方面相较入科时均有提升(均P<0.05)。传统带教组和MD教学组比较,出科时2组之间的理论成绩和专业技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Mini-CEX模拟教学联合DOPS评估演练可以更好地提升学员的重症临床理论和操作技能,并且增加了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
邹琪翁文娟刘成吴强赵士兵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ICU中脑部疾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ICU中脑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时影响分期的危险因素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5年7月ICU住院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所有脑部疾病发生AKI的患者,共59例。收集符合条件的脑部疾病发生AKI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有无慢性疾病]和各种指标(包括肾功能指标、有无休克、是否手术、是否使用肾毒性药物、甘露醇总量,以及预后、住ICU天数和住院费用)。通过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观察患者住院28 d时和出院时的肾脏预后与患者的预后关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AKI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且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出影响疾病分期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分析得出AKIⅠ、Ⅱ、Ⅲ级分别占39.0%、30.5%和30.5%,其治愈或好转患者比例占45.8%,而未愈合患者比例占54.2%,所有患者的GCS评分5(4,7)分,甘露醇使用总量1 000(400,1 440)g,使用肾毒性药物的患者22例,所有患者住ICU 14(13,23)d,总花费5.7(4.5,8.6)万元。影响AKI分期的危险因素为:GCS评分、肾毒性药物是否使用和有无合并慢性疾病,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年龄、GCS评分、是否使用肾毒性药物、性别和AKI分级,并且AKI分期越高,住院时间和花费越高。结论脑部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死率较高,高度重视其各种危险因素,要求临床医师对脑部疾病导致的AKI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能够改善其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
刘成邹琪赵飞
关键词:脑部疾病急性肾损伤
ICU临床检出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ICU临床检出革兰阴性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趋势,协助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至2020年6月某三甲医院综合ICU临床检出革兰阴性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同时与2019年CHINET三级医院细菌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分离得到革兰阴性菌598株,以肠杆菌科细菌多见,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步升高,前7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4.92%)、鲍曼不动杆菌(21.07%)、铜绿假单胞菌(18.90%)、大肠埃希菌(11.37%)、黏质沙雷菌(5.0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85%)和奇异变形杆菌(4.51%),标本主要为痰液(73.75%)。药敏结果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高于2019年CHINET三级医院细菌监测结果,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81.2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多重耐药的检出率为100%(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检出率为73.15%(最低)。丁胺卡那霉素对常见细菌有着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ICU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多见,其中最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该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高于2019年CHINET三级医院细菌监测结果,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较高,须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
楚新旭邹琪段雨晨王娇何先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革兰阴性菌细菌耐药性监测
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外伤(STBI)术后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 组)和对照组(B组),最终纳入病例69 例,A 组37 例,B 组32 例;...
邓晰明邹琪段立彬汪华学何先弟
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分离并鉴定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以发现可能的在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和可用于早期诊断的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标志物。方法提取正常大鼠中性粒细胞和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的总蛋白质,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并进行比较。选择在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质谱分析,并选取蛋白加以免疫印迹验证。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很好的凝胶蛋白图谱。筛选出的在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50个蛋白点,共有41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在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中高表达的为24个,低表达的为17个。Western blot蛋白验证基本与质谱鉴定一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相对于正常大鼠中性粒细胞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并鉴定出的这些蛋白质可能会成为用于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何先弟邹琪陈振东颜培娥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
重症G+球菌感染病人中经验性与非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重症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病人经验性与非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在治疗效果、血药浓度和预后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影响病人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有无确切病原学证据将病人治疗分组,无病原学证据,经验使用万古霉素设为E组;有确切病原学培养证据证实G+球菌感染使用万古霉素设为P组。比较2组谷血药浓度、7 d抗感染治愈率、28 d生存率、肾功能等预后和疗效。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人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0例重症感染病人,其中E组39例,P组21例,2组之间年龄、体质量、生化指标、病情轻重、谷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万古霉素72 h后的体温和28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因素发现万古霉素谷浓度尿素氮和培养证实球菌感染与病人死亡相关。结论:和非经验使用万古霉素相比,经验性用药会降低病人28 d生存率,并影响病人抗感染疗效,而2组在血药浓度上并无差异。临床病人的肾功能尿素氮和培养证实球菌感染与病人不良预后及死亡相关,故建议确诊G+球菌感染后再使用万古霉素,并且注意监测病人肾功能情况。
邹琪刘成秦苏徽路坤顿士娟余刚赵士兵汪华学何先弟
关键词:重症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经验性用药万古霉素谷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