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召平
作品数: 189被引量:2998H指数:35
  • 所属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彭苏萍
作品数:924被引量:7,841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绕射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绕射波 电子设备 探地雷达
易武
作品数:141被引量:62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滑坡 三峡库区 降雨 滑坡位移 稳定性分析
姚爱军
作品数:215被引量:881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深基坑 边坡 数值模拟 基坑 模型试验
李国富
作品数:137被引量:87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煤层气 煤层气井 软岩巷道 巷道 围岩
郭彦省
作品数:24被引量:22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地震属性 煤层 高职院校 锂电池 煤层厚度
焉耆盆地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及生烃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焉耆盆地煤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点及其生烃机理。方法运用有机岩石学研究方法,分析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及其与生烃潜力的关系,探讨烃源岩显微组分中主要生烃贡献者。结果盆地煤岩中显微组分表现出富镜质组-惰性组、贫壳质组+腐泥组的特点;泥岩的显微组成表现出贫惰性组、富镜质组-壳质组+腐泥组的特点,富氢的显微组分是成烃的物质基础。结论盆地的主要生烃组分为基质镜质体B、角质体、小孢子体和矿物沥青基质。
胡志方孟召平
关键词:有机岩石学煤系烃源岩焉耆盆地
回采工作面围岩采动应变场–渗透系数场耦合被引量:3
2018年
采动岩体变形与渗透特性是工作面突水防治研究的基本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岩石变形–渗透特征及其三维定量关系,研究了煤炭开采中回采工作面围岩应变场、渗透系数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岩体渗透性变化主要取决于应变状态及应变增量,且随着垂直于裂隙的张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工作面后方垮落带和煤壁边缘的剪碎带产生剧烈的采动拉伸变形,渗透系数较采前显著增大,而支承压力区和整体移动带岩层产生较大的采动压缩变形,渗透系数较采前明显减小;工作面围岩垂向渗透系数较水平渗透系数增加的幅度及增加区的范围小,但对水体下采煤工作面涌水起主导作用。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减小工作面斜长和采高能降低采场围岩渗透系数增加幅度,并将渗透系数场变化范围局限在采区附近,能有效减小采动对原始煤岩层渗透性的影响。
师修昌师修昌
关键词:渗透性
华南古生界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页岩储层压力是影响页岩气水平井部署和产能的重要因素,华南古生界页岩储层压力横向变化大,如何准确预测页岩储层压力变化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常规油气地层压力预测方法不适用于华南古生界页岩气储层。针对Fillippone法与Eaton法在实际资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在地层正常压实情况下Eaton和Fillippone的公式应满足压力关系以及速度关系,提出了新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称为"Fillippone+Eaton"方法,建立了新的地层压力预测流程。该方法流程基于Fillippone公式的最大最小压实速度计算正常压实速度趋势,同时利用VSP资料进行测井速度标定,在速度谱和地震反射层位建立低频趋势的基础上,应用模型反演求取高精度的三维速度场.提出的方法在不同页岩气勘探区块进行了实际应用,预测结果与钻井实测资料吻合度高。
王玉柱孟召平郭锐林鹤张宇生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压力速度反演
煤基质中甲烷扩散特征及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扩散是煤层甲烷运移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目前有关煤层中甲烷扩散特征的认识并不充分.以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藏为例,应用微纳渗流力学理论分析了煤基质中气体扩散模式及定量表征参数;应用Simed软件开展了扩散性能对不同煤体结构煤层气排采规律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甲烷的扩散受化学势梯度的驱动,产气过程中体相扩散、努森扩散和构型扩散模式并存且呈动态变化;甲烷扩散性能受气体温度、压力、气体种类、水分以及基质孔隙结构共同影响,基质孔隙吸附甲烷会改变微孔孔径并影响扩散路径的空间形态;煤基质中甲烷的扩散是非热力平衡过程,扩散系数是吸附量的函数.基于拟稳态扩散的数值研究表明,扩散性能强弱对于长期累计产气量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短期产气速率具有较大的影响;扩散性能弱的,产气速率峰值较低,但峰值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产气速率相对较高;与高渗煤层相比,低渗构造煤层的产气速率对吸附时间常数更敏感.
李国庆孟召平刘金融
关键词:煤层气扩散产气速率煤体结构
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有限变形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该文将有限变形理论应用到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变形研究中。在基本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的基础上 ,将变形过程人为分解 ,建立了位移函数 ,计算了该地区古生界底面各点变形过程中位移矢量在东西、南北和铅垂方向的分量 ,定量描述了地质构造的变形特征 ,并分析了位移分量与构造活动期的对应关系。
戴俊生孟召平
关键词:地质构造古生界
基于回归模型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基于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的关系较为复杂,论文对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做相关分析,对于相关系数较小的参数,通过构造复合参数法,提高了含气量与参数的相关系数,最终共优选6种测井参数,建立含气量与测井信息的线性、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预测值进行有效性检验,证明建立的线性和二次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郭彦省孟召平
关键词:煤层含气量测井曲线
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矿采空区瓦斯地面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是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同时排出采空区积水和抽采采空区瓦斯的技术问题,包括井深结构部分和设备部分,其中井深结构部分包括设置在最上层的一开套...
李超郭向前靳华贤孟召平张文君周显俊李阳任鸽毕利丽王争焦田丰
煤系岩石的成分、结构与其冲击倾向性关系被引量:42
2005年
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固有属性和必要条件,且影响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的因素很多;而煤岩体的物质成分、岩性组构是煤岩体的内在属性,是决定煤岩冲击倾向性的内在因素。从煤岩的微观结构出发,研究煤岩的受力情况、强度特征、变形破坏过程,构建煤岩的微观组构与煤岩的宏观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煤岩蓄能和耗能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煤岩体的物质成分、岩性组构与煤岩的冲击倾向性大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碎屑颗粒(石英)含量的增加,岩石的强度和刚性增强,受载过程中积蓄的弹性应变能增大而耗散的永久变形能减少,发生应变型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增加。随着碎屑颗粒粒径的减小,粗粒的粒柱状矿物(石英、长石等)逐渐减少,而细粒的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等)增多,岩石的刚性减弱,在集中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所耗散的永久变形能增加,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减小,岩石的冲击倾向性减小。
潘结南孟召平刘保民
关键词:岩石力学冲击地压
沉积结构面及其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基于沉积结构面的成因类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析了沉积结构面的变形与破坏特征,研究了沉积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其力学效应,提出了弱面型层理、层系或层系组界面和岩层面以及不整合面均为沉积构造弱面,这些弱面对沉积岩体力学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了沉积岩体沿层面方向和垂直层面方向岩体力学性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垂直层面方向的纵波速度和弹性模量要比平行层面方向低;平行层面方向的抗拉强度要大于垂直层面方向;而平行层面方向的抗压强度与凝聚力小于垂直层面方向。沉积岩体易于产生垂直于结构面方向的张性破坏和沿结构面方向的剪切破坏,在采动影响下顶板岩体易于沿岩层层面产生离层破坏现象,这进一步揭示了沉积结构面变形与破坏机制.
孟召平陆鹏庆贺小黑
关键词:岩体力学性质
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在煤矿瓦斯分区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3年
瓦斯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探索了依据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评价预测模型,进行矿区瓦斯地质条件分析评价的一般方法,并结合淮南潘三矿的具体数据资料,进行实际应用研究,通过该区瓦斯地质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等性块段的划分,实现了该区瓦斯地质条件的分区评价,为制定煤矿开采方案和进行瓦斯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彭苏萍段延娥孟召平戈连柱
关键词:煤矿瓦斯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