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
作品数: 172被引量:513H指数:13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曾炳芳
作品数:876被引量:8,542H指数:4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外科皮瓣
张智长
作品数:74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肉瘤 假体 骨肿瘤 肱骨 保肢
张春林
作品数:117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肉瘤 骨肿瘤 保肢 骨巨细胞瘤 手术治疗
杨庆诚
作品数:124被引量:2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肉瘤 骨肿瘤 保肢 恶性骨肿瘤 生物学
眭述平
作品数:109被引量:1,93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手术治疗 股骨骨折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
病理性骨折治疗对策
病理性骨折系指骨自身病变造成的骨折.主要是骨肿瘤形成后对骨的侵蚀或由于骨代谢性异常造成骨量丢失引起骨强度减弱,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此类骨折与普通骨折在诊断与治疗上有明显不同.本文旨在对不同类型的病理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
董扬张春林施忠明鲍琨何能斌曾炳芳
关键词:骨肿瘤病理性骨折
文献传递
急诊拇指再造的适应证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急诊不同类型拇指缺损再造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20例拇指脱套伤和6例无再植条件的Ⅱ类拇指离断缺损的创面进行及时、正确的清创与抑菌处理,并采用以足背动脉-跖背动脉(顾玉东Ⅰ、Ⅱ、Ⅲ型者以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趾背动脉为动脉蒂,顾玉东Ⅳ型者以足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趾背动脉为动脉蒂)-趾背动脉为动脉蒂,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趾背静脉为静脉蒂,游离趾皮甲瓣的方法行拇再造。结果26例患者的拇指均成活(1例末节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平均随访6.5年,再造拇指功能优11例,良13例,可2例。结论急诊拇指缺失,尤其是拇指脱套伤与不能再植的Ⅱ类拇指离断伤,采用游离趾皮甲瓣移植修复的方法是最佳选择。
眭述平曾炳芳范存义蔡培华董扬姜佩珠于仲嘉
关键词:急诊足背动脉适应证再植拇指再造成活
急诊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12例拇指脱套伤和4例无再植条件的拇指离断伤,彻底清创后,采用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术中发现,第一跖骨背动脉均系GilbertⅢ型,选择足背动脉为动脉蒂,大隐静脉为静脉蒂。结果16例重建拇指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5例,1例末节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2年,重建拇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不能再植的拇指缺失或拇指皮肤脱套伤,是急诊应用游离趾甲皮瓣移植的最佳适应证。
眭述平曾炳芳蔡培华范存义董扬于仲嘉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显微外科手术
定制式3D打印骨盆肿瘤假体设计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2
2022年
功能性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残留的巨大骨缺损是骨肿瘤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骨盆假体因具有较好的初始稳定性、外形更易被接受、以及功能恢复相对较快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骨盆恶性或侵袭性肿瘤切除后的主要重建手段。但传统骨盆假体仍然存在断裂、松动等风险。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采用3D打印定制类骨小梁多孔结构骨盆假体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获得了较好的力学支撑和界面骨整合,而假体的设计优劣和应用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骨肿瘤专家商议讨论,从定制式3D打印骨盆肿瘤假体的设计和临床应用等关键技术环节形成推荐意见,为此类假体的有效使用提供参考。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创新与转化学组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学组闵理孙伟杨毅李浩淼李小康于胜吉张清屠重棋郭卫蔡郑东蔡建强董扬胡永成李建民林建华牛晓辉曲国蕃沈靖南邵增务王国文叶招明张伟滨郭征
关键词:骨盆肿瘤3D打印假体
Colle骨折并发腕管综合征的防治─-附6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董扬曾炳芳眭述平
关键词:上肢骨折腕管综合征并发症
人工关节在四肢恶性骨肿瘤功能重建中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在四肢恶性骨肿瘤功能重建后的疗效。方法 10例患者采用人工关节方法进行保肢治疗。局部肿瘤完整切除,人工假体重建术。其中1例胫骨近端行人工关节置换的同时作了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术。结果 随访7~27个月。3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术;1例术后2周切口出现渗液,经局部换药后愈合。患者均在术后2周开始行关节伸、屈、内收、外展等功能锻炼,膝关节伸0°、屈曲〉90°;髋关节功能均接近正常;肩关节外展70°、前伸60°、后伸45°、内收4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对四肢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在功能重建方面,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是一种保肢治疗的好方法。
董扬蒋垚张先龙眭述平曾炳芳
关键词:骨肿瘤人工关节
股骨下端和股骨颈骨内腱鞘囊肿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诊治股骨下端和股骨颈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防止误诊误治。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4年10月收治2例骨内腱鞘囊肿,1例位于股骨下端,1例位于股骨颈处,术前诊断困难,经过手术清除病灶,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术后均得到随访。结果平均随访20.5个月(17~24个月),无局部复发,膝、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加强对该种疾病认识,综合临床、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学检查,可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从而作出合理的治疗。
张春林董扬曾炳芳
关键词:骨内腱鞘囊肿
自体腓骨移植重建骨巨细胞瘤破坏的桡腕关节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采用自体腓骨近段移植行腕关节部分融合术(腓骨-舟月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7例桡骨远端Ⅱ、Ⅲ级(Campanacci分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32.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2例采用带血管的腓骨近端移植融合部分腕关节,5例采用不带血管的腓骨近端移植融合部分腕关节。术后功能评价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及MSTS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8年,平均3.1年。X线片检查示移植腓骨均顺利成活,带血管组骨愈合时间为12-16周,不带血管组骨愈合时间18-30周。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取腓骨侧膝关节未见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28°~40°,平均33.8°;掌屈16°~30°,平均23.8°;前臂旋前55°~80°,平均72°;前臂旋后38°~75°,平均55.4°,平均握力为对侧的76%。MSTS评分平均为85.71%。所有患者腕关节稳定性良好,无活动性疼痛,能够胜任日常生活、工作。结论采用自体腓骨近段移植行腕关节部分融合重建腕关节,能保留一定的腕关节功能,是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朱忠胜张春林董扬阮洪江曾炳芳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腓骨移植桡腕关节
骨盆嗜酸性肉芽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骨盆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我院1 例骨盆嗜酸性肉芽肿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骨盆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骨盆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常见为局部的疼痛及肿胀;...
何能斌董扬杨庆诚张春林
二代测序技术和PDX模型在骨肉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药物筛检技术,为骨肉瘤患者筛选出敏感的靶向药物,在患者出现化疗耐药后进行靶向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王永杰董扬
关键词: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