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庆强
-

-

- 所属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泸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 唐春燕

-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骨桥蛋白 微缺氧 反义寡核苷酸 恶性表型 结肠癌细胞HT-29
- 张才全

- 作品数:191被引量:7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大肠癌 直肠癌 直肠肿瘤 表达及临床意义
- 李显蓉

- 作品数:38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直肠癌患者 腹腔镜 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手术
- 徐林霞

- 作品数:39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 直肠癌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手术 结核分枝杆菌
- 李凡

- 作品数:36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LIVIN SIRNA RNA干扰 甲状旁腺
- 低氧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体外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低氧与人结肠癌细胞HT-29恶性转化的关系,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NF-κB/p65)表达和MMP-2、MMP-9活性变化,以探索其恶性转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参照体内肿瘤的氧分压,建立低氧模型。MTT比色试验测定HT-29细胞的异质性黏附能力,Transwell侵袭试验判定其侵袭游走能力;将HT-29细胞低氧处理0、6、12、24、48h,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分泌的MMP-2、MMP-9活性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PN mRNA和蛋白表达,提取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低氧诱导24h后,HT-29细胞的异质性黏附能力、侵袭游走能力显著增加。低氧下6h,MMP-2、MMP-9活性无明显变化,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显著上调,24h达顶峰,48h与24h无显著性差异。HT-29细胞在低氧的诱导下,其OPN mRNA和蛋白以及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趋势与MMP-2、MMP-9活性变化趋势类同。结论低氧能诱导HT-29细胞异质性黏附能力、侵袭游走能力显著增加,MMP-2、MMP-9活性上调而促使其向恶性表型转化。OPN-NF-κB可能是低氧下继HIF-1之外的另一重要调节途径,该途径与低氧诱导的恶性表型有密切关系。
- 杨庆强张才全唐华
- 关键词:低氧骨桥蛋白核转录因子恶性转化
- 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应用入围手术期护理
- 本文通过总结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行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的7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旨在总结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应用经验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腹腔镜手术只是微创外科在腹部外科的应用...
- 李显蓉杨庆强徐林霞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
- 骨桥蛋白反义寡核苷酸对微缺氧下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活性及侵袭力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靶向骨桥蛋白(OPN)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微缺氧下HT-29细胞增殖活性、侵袭转移潜能等的影响,探讨OPN与微缺氧诱导的肿瘤恶性表型的关系。方法合成ASODN,以Lipofectamine为载体,将其转染入微缺氧下高表达OPN的HT-29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微缺氧下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检测转染的HT-29细胞微缺氧下的增殖活性,MTT比色试验测定HT-29细胞的异质性黏附能力,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分泌的MMP-2/9活性变化。结果微缺氧诱导的OPN mRNA和蛋白表达被靶向OPN的ASODN特异性地抑制,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31.5%和35.4%。ASODN组HT-29细胞的吸光度值(A570)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1),生长抑制率(IR)达(41.6±1.2)%。ASODN组HT-29细胞在各时限点的黏附率均明显降低,明胶酶活性下降71%,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靶向OPN的ASODN明显抑制微缺氧诱导的OP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拮抗微缺氧诱导的细胞增殖、异质性黏附,并显著下调微缺氧诱导的细胞分泌MMP2/9的活性。OPN在微缺氧促进肿瘤向恶性表型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 杨庆强唐春燕
- 关键词:微缺氧反义寡核苷酸骨桥蛋白恶性表型
- 微缺氧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血管生成能力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HT-29细胞在微缺氧下的血管生成能力,检测OPN的表达和MMP-2/MMP-9的活性变化,以探讨其向恶性表型转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参照体内肿瘤的氧分压,建立微缺氧模型。内皮细胞小管形成试验检测体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能力。将HT-29细胞微缺氧处理0、6、12、24和48 h,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分泌的MMP-2/MMP-9活性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P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微缺氧组内皮细胞形成的管状结构数为(28.5±3.6),明显多于对照组(12.4±2.8),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微缺氧6 h,MMP-2/MMP-9活性无明显变化,随着微缺氧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上调,24 h达顶峰,48 h与24 h差异无显著性。HT-29细胞在微缺氧的诱导下,其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与MMP-2/9活性变化趋势类同。结论微缺氧能诱导HT-29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上调MMP-2/MMP-9活性而促进其向恶性表型转化。该实验检测到在微缺氧下OPN和MMP-2/MMP-9普遍上调,且时限同步。因此,笔者推测:OPN可能是微缺氧下继HIF-1α之外的另一重要调控因子,该调控因子与微缺氧诱导的恶性表型密切相关。
- 杨庆强唐春燕
- 关键词:微缺氧骨桥蛋白恶性表型
- 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多次随机试验研究中获得证实,其具有暴露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然而,腹腔镜手术亦存在因持续腹腔高压对机体生理产生明显干扰等缺点,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多系统的慢性疾病或器官功能不全...
- 李显蓉杨庆强徐林霞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9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28例,选取同一时期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126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根治性、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0 d病死率、1年总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有显著性。而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30 d病死率、1年总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适宜的方式,可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尽管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术中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体现了优势。腹腔镜手术的长期预后尚需随访。
- 杨庆强唐春燕徐亮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直肠癌短期疗效
- 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和护理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8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40例,开腹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从术中和术后脏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近期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A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程度、切口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医源性损伤和吻合口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腔镜术中和术后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且与术前心肺基础疾病严重度显著相关,而与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具有相对优势,但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宜慎重,与麻醉师协同进行个体化评价十分必要;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改善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是老年直肠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 李显蓉杨庆强徐林霞周业江
- 关键词:直肠肿瘤老年患者腹腔镜护理
- 人结肠癌细胞HT-29离体缺氧模型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模拟体内肿瘤不同程度的缺氧环境,建立简单、稳定可靠的离体缺氧模型,比较各梯度缺氧对HT-29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HT-29细胞生长的微缺氧环境。方法制作缺氧检测装置,灌注不同氧浓度的混合气体,溶解氧测定仪实时动态监测培养液氧分压的变化;RT-PCR检测低培养液氧分压下HT-29细胞HIF-1α mRNA的表达,以检验细胞是否处于缺氧状态;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缺氧各梯度组HT-29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检测各梯度缺氧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输入7.8%、4.8%、2.4%和1.2%氧(O2)后20min,10%FBS/RPMI-1640培养液的氧分压(PO2)分别恒定于30、20、10和5mmHg。缺氧各梯度组HIF-1α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尤以PO220mmHg组为著。PO230mmHg、PO220mmHg和PO210mmHg梯度组HT-29细胞的形态与对照组相似;而PO25mmHg梯度组则出现损伤性形态改变,其(A570)值最低;PO220mmHg梯度组(A570)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离体缺氧模型。在适度缺氧下,缺氧的应激作用,可能使相关缺氧反应基因表达上调,诱导细胞增殖加快,通过刺激增殖和细胞保护使肿瘤细胞在缺氧环境中长期生存。而严重缺氧导致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形态出现损伤性改变。在对照组和缺氧的4个梯度组中,PO220mmHg组处于缺氧的应激和损伤作用的平衡点,其生长活力最好。肿瘤瘤体内PO220mmHg位于瘤体边缘,提示:位于瘤体边缘的肿瘤细胞在缺氧的诱导下增殖活性更强。这为后续深入探讨该缺氧水平下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 杨庆强张才全
- 关键词:缺氧细胞增殖
- 结直肠癌手术中不置胃管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不留置胃管及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该院胃肠外科进入快速康复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5例,按术前是否常规安置胃管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咽喉疼痛、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TS的理念,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不留置胃管及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李显蓉杨庆强修鹏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留置胃管术后早期进食结直肠癌
- 缺氧与肿瘤恶性演进的关系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HT-29细胞在低氧下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活性,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初步探讨低氧与肿瘤恶性演进的关系。方法参照体内肿瘤的氧分压,建立低氧模型。将HT-29细胞低氧处理不同时段,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其分泌的MMP-2/9活性变化;提取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测定胞核内NF-κB的表达。结果低氧12h,HT-29细胞分泌的MMP-2/9活性逐渐上调,24h达顶峰。在低氧的诱导下,HT-29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趋势与MMP-2/9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低氧能诱导HT-29细胞分泌高活性的MMP-2/9而促进其向恶性演进,可能与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上调有关。
- 杨庆强唐春燕
- 关键词:缺氧肿瘤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