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峰
所属机构: 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在地区: 广东省 珠海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张雪宝 作品数:34 被引量:227 H指数:8 供职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 流行病学 暴发疫情 食物中毒 萧松建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 H指数:6 供职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食物中毒 诺如病毒 食源性疾病 聚集性疫情 谭爱军 作品数:108 被引量:535 H指数:13 供职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互补链 试剂盒检测 引物 特异 流行病学 倪锡河 作品数:14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食物中毒 毒蘑菇 病原学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 黄利群 作品数:44 被引量:242 H指数:9 供职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传染病 艾滋病 流感 症状监测 发病率
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性试验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了解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特性。方法将蚊卵分别放人不同盐度的水中孵化;观察不同盐度水中卵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及成蛹情况。结果2‰以下盐水中生长的嗜人按蚊与蒸馏水中的无明显差异;10‰盐水中仍有部分的幼虫可以发育成蛹;一、二龄期的幼虫能适应不同盐度,但三、四龄期的幼虫在‰和15‰的盐水中出现大量死亡。结论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有一定的盐水耐受力。 吴旭光 潘波 林荣幸 朱泰华 阮峰 吴军关键词:嗜人按蚊 珠海市某小学甲1型流感局部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调查暴发的特征,了解暴发的病原,探讨暴发的因素。方法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发病人数共103人,学生发病率为18.6%,3月2~4日和3月7~10日有两个波峰,病原为H1N1型流感病毒。结论这是一起H1N1型流感暴发疫情。 阮峰 张志雄 叶中文 林波 杨春晓关键词:流感 珠海市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珠海市监管场所中羁押人员HIV感染状况,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与蔓延。方法定期对珠海市所有监管场所中的羁押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Excel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集静脉血5ml,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记法(WB)进行确证。结果5350名羁押收教人员中,检出18例HIV抗体阳性者,男性17例,女性1例,总检出率为0.34%。18份HIV感染者中注射毒品者9例,阳性率2.49%,占总报告数的50%;有性乱史者4例,阳性率0.59%,占总报告数的22%;其中1例既有注射毒品史又有性乱史;有5例感染途径不详。结论珠海市监管场所中羁押人员HIV感染率较高,主要为吸毒者和性乱人群。建议加强对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感染的监测,并对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分监舍关押,并在监管场所中设置美沙酮替代品治疗和提供安全套,以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与蔓延。 张丽荣 姚刚 阮峰关键词:羁押人员 HIV/AIDS 行为干预 一起疑似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调查1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结合病例临床、就餐史等信息查找可疑餐次,采集可疑食物、病例和环境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现20例病例,均为广东省珠海市某公司员工,罹患率为18.7%(20/107)。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占100%,20/20)和腹泻(占95%,19/20)。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模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9月6日中餐为可疑餐次(RR=8.63,95%CI:1.04~71.53),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9月6日中餐的脆皮鸭为可疑食物(OR=5.11,95%CI:1.50~17.37),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进食脆皮鸭的量越多,发病的风险越高(P<0.05)。实验室从3份病例肛拭子和1份留样脆皮鸭中检出占优势、同生化型的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为10.8%(4/37)。结论在实验室未能开展PFGE等分子分型方法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区分奇异变形杆菌的致腹泻菌株和肠道正常携带菌株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建议将奇异变形杆菌的病原学监测纳入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国家分子分型网络体系Pulse Net China。 倪锡河 阮峰 张雪宝 林新天 张楚东 萧松建 陈龙 罗伏亮 曾茹阳关键词: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 病原学 致死性诱卵器与菊酯类微囊悬浮剂防治蚊虫成本效益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致死性诱卵器、菊酯类微囊悬浮剂防治蚊虫的成本效益。方法使用诱蚊灯和诱蚊诱卵器连续监测实验区域、对照区域的蚊密度。第4周在致死性诱卵器实验区放置致死性诱卵器,在菊酯类微囊悬浮剂防治蚊虫实验区采用低容量喷雾技术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结果致死性诱卵器未产生明显的蚊虫防治效果;菊酯类微囊悬浮剂对白纹伊蚊有效(治理前后P=0.000),户均费用为1.47元。结论致死性诱卵器作为一项新技术,具体的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菊酯类微囊悬浮剂蚊虫防治效果明显,持效在一个月以上。 晁斌 阮峰 崔利伟 蒋洪珠海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2011年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发生了暴发或流行,造成相当数量的重症或死亡病例,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的重要场所,珠海市2009年以来建立完善了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监测系统。为掌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特征,探索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规模对全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寻找有效的防控措施,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阮峰 谭爱军 叶中文 张雪宝 陈雪琴 萧松健关键词:手足口病 托幼机构 暴发疫情 死亡病例 珠海市禽类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珠海市实施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后,禽类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2017年,11月至次年5月为监测周期,于珠海市69个涉禽市场(26个限制区禽类市场,43个非限制区禽类市场),每周随机选择2个市场,采集外环境棉拭子样本20份,采用RTPCR检测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进一步检测H7、H5和H9亚型。结果采集外环境样本1 870份,样本A型阳性率37.81%(707/1 870),H7亚型阳性率8.29%(155/1 870),H9亚型阳性率26.52%(496/1 870)。市场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87.73%(193/220),H7亚型阳性率32.73%(72/220),H9亚型阳性率71.82%(158/220)。H7禽流感样本阳性率1月最高,H9禽流感样本阳性率时间分布呈"V"型,11月和5月为高峰。实施前后,鸡笼A型[1.58倍(95%CI:1.16~2.17)];H7亚型[5.83倍(95%CI:2.44~13.92)]和H9亚型[1.79倍(95%CI:1.24~2.58)]样本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市场地面污染下降,A型样本阳性率下降59.40%(RR=0.41,95%CI:0.22~0.76);H7亚型样本阳性率下降83.40%(RR=0.17,95%CI:0.06~0.48)。结论珠海市实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后,控制市场地面禽流感病毒污染显著,鸡笼的禽流感病毒污染应引起高度关注。 张雪宝 陈泽玲 倪锡河 张楚东 陈龙 林新天 阮峰关键词:禽流感 禽类市场 污染控制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特征的Fisher逐步判别分析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比较肠道病毒(EV)71型(EV71)与其他EV感染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寻找EV7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方法病例定义采用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通过查阅病历及现场个案调查,获得定点收治医院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资料,PCR检测粪便标本中EV、Ev71及CoxA16等核酸。比较EV71与其他EV感染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特征,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Fisher逐步判别分析。结果EV71与其他Ev感染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比较,肢体抖动、易惊、精神差、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以及脑脊液自细胞计数升高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发现肢体抖动、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有统计学意义。EV71和其他EV感染的判别方程分别为y=3.059X1+3.83X5-2.742和y=1.634X1+1.623X5-1.693,EV71判别正确性为91%,其他EV判别正确性为40%。结论肢体抖动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可作为EV71重症病例的判别诊断指标。 阮峰 谭爱军 张雪宝 陈雪琴 萧松健 叶中文 王松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 珠海市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掌握鼠种构成以及携带HV的宿主。 方法 捕捉老鼠 ,登记分类后解剖 ,取鼠肺以及血液 ,进行EHF肺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 1995年和 2 0 0 1年捕获的鼠种都以褐家鼠为主 ,1995年调查鼠类带毒率为2 99% ,抗体阳性率 5 2 % ,2 0 0 1年调查鼠带毒率为 1 3 6% ;鼠类EHF抗体阳性率为 13 95 %。 结论 珠海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 ,10年来鼠种构成以及鼠抗原抗体阳性率无变化。 陈斌 谭爱军 阮峰 黄利群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自然疫源地 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离家出走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珠海市斗门区青少年离家出走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珠海市斗门区5所中学共8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801份合格问卷中,过去12个月有离家出走意念的有289人,占36.1%。因学习问题出现心情不好、自杀倾向是产生离家出走意念的危险因素,课外学习时间长是产生离家出走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离家出走意念和自杀意念呈现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22(P<0.05)。结论应全面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着手杜绝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产生。 焦亮 梁小冬 阮峰 周伴群关键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