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春梅
-

-

- 所属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秦贵信

- 作品数:373被引量:1,29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仔猪 大豆凝集素 大豆 抗营养因子 Β-伴大豆球蛋白
- 潘姝

- 作品数:10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分离纯化 高校 抑菌作用 黄酮 马齿苋
- 于寒松

- 作品数:345被引量:85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豆渣 荞麦 大豆 人参 发酵
- 韩玲玲

-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纯化 胰腺 大豆 氧自由基水平 氧自由基
- 曲洪生

-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胰腺 纯化 氧自由基水平 氧自由基 小鼠胰腺
-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以金银花为试材,对其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外源硒对金银花叶片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促进富硒金银花全草进一步综合利用,为金银花全草开发成食品或药品开拓更广阔的前景。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浓度在10、20、50、100 mg·L^(-1)时对金银花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0 mg·L^(-1)时,绿原酸含量高达1.06%、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5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2.51 mg·g^(-1),较对照增加幅度分别为33.62%、57.29%、27.49%。当亚硒酸钠浓度为50 mg·L^(-1)时,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维生素C含量达到峰值分别为1.36%、0.95%、0.73 mg·g^(-1),此时浓度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0.80%、4.58%、58.69%。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00 mg·L^(-1)时,木犀草苷最大值为1.66%,与对照提高了40.19%。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金银花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金银花叶片中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从而提高金银花药食两用的品质。
- 高琪张德斌高韶晨彭昌成郭绍芬谷春梅
- 关键词:金银花叶面喷施亚硒酸钠
- 马齿苋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分离纯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确定马齿苋黄酮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抑菌活性。利用超声波法制备马齿苋黄酮粗提液,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粗提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对其进行纯化,再通过纸片扩散法对纯化后的黄酮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温度50℃、时间40 min、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黄酮的得率为3.61%。黄酮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活性在统计学上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最强,而对大肠杆菌则最弱,抑制顺序为:酵母菌>黑曲霉>醋酸菌>大肠杆菌。
- 谷春梅潘姝
- 关键词:马齿苋黄酮纯化抑菌活性
- 维生素C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诱导氧化应激的干预被引量:5
- 2018年
- 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Vc)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STI)诱导的小鼠胰腺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2只清洁级雄性小鼠,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模型组(STI组),饲喂添加STI的日粮;第3组为Vc1组,饲喂添加STI和低剂量Vc的日粮;第4组为Vc2组,饲喂添加STI和高剂量Vc的日粮。3周后处死小鼠,测定其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所示,STI组胰腺和血清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Vc组胰腺和血清中的MDA含量与STI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CAT、T-SOD等活性与STI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Vc组胰腺和血清中MDA含量与低剂量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AT、T-SOD等活性与低剂量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表明,适当剂量的Vc可以降低STI诱导的小鼠胰腺氧化应激程度,起到抗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与添加剂量密切相关,过量摄入Vc反而会促进氧化。
- 赵琳琳王思文张彪陈漪文谷春梅
- 关键词:维生素C自由基胰腺血清小鼠
- 不同粒径对蛹虫草活性成分溶出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为探究粒径对蛹虫草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药典筛对蛹虫草粉末筛分出不同粒径的蛹虫草粉末,并测定蛹虫草的多糖、腺苷、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对蛹虫草多糖、腺苷、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溶出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15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多糖含量高达22.99 mg/g,显著高于其他粒径的蛹虫草粉末。10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腺苷含量高达2220.165 μg/g,显著高于其他粒径的蛹虫草粉末。而12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N6-2-羟乙基腺苷含量高达2202.015 μg/g,显著高于其他粒径的蛹虫草粉末。10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虫草素含量高达1429.182 μg/g,显著高于粒径相对大的蛹虫草粉末,而100、120、200目筛分对蛹虫草粉末的虫草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1)。
- 张德斌翟文姣刘国香宫岩刘璐瑶谷春梅郭绍芬
- 关键词:蛹虫草多糖腺苷虫草素
- 不同7S亚基组份的大豆蛋白纳米颗粒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研究
- 2023年
- 为探究不同7S亚基组份大豆蛋白纳米颗粒对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本研究以野生型大豆(Wild)、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lack)、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lack)和(α+α′)亚基缺失型大豆[(α+α′)-lack]作为试验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PI),通过扫描电镜、粒径和表面疏水性对比热诱导前后蛋白的变化,利用蛋白纳米颗粒为乳化剂制备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通过测定包埋β-胡萝卜素Wild-NPPEs、α-lack-NPPEs、α′-lack-NPPEs和(α+α′)-lack-NPPEs的粒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模拟消化后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和生物可及性等指标,探索α、α′亚基对包埋β-胡萝卜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诱导可以制备不同亚基组份的蛋白纳米颗粒,α′亚基对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有影响,在4℃或25℃下经过30 d贮藏后,α′-lack-NPPEs的β-胡萝卜素的最终保留率超过70%,且抗氧化活性最高;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试验,α′-lack-NPPEs乳液液滴的界面面积比较大,结合游离脂肪酸释放率结果发现,随着聚合度降低、油滴表面积增加,水解率提高,使β-胡萝卜素在胶束相中的保留含量提高,从而其生物可及性增加。综上,α′-lack-NPs更适合用于制备较稳定的包埋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
- 董鹏超吕博付洪玲季雷李浩铭景文丹谷春梅谷春梅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 大豆中舍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但起主要作用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本文将介绍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测定方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 谷春梅秦贵信
- 关键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营养因子
- 文献传递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被引量:3
- 2013年
- 以脱脂豆粉为原料,经pH7.6磷酸溶液抽提、65℃热变性、硫酸铵分步沉淀等提取技术制备粗提液,之后再经过DEAE-52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葡聚糖凝胶过滤等纯化技术研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果表明,从脱脂豆粉中分离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比活力高达4 600 U.mg-1,提纯倍数为73.85。纯化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经SDS-PAGE电泳分析,呈现2条谱带,分子量分别为21.92和20.04 kDa,这2种蛋白均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该法操作简便,分离纯化效果好,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研究与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谷春梅韩玲玲曲洪生宋鑫秀赵琳琳潘姝秦贵信
- 关键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纯化
- 茶多酚和槲皮素对炎性脂肪细胞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旨在研究茶多酚(TP)、槲皮素(Que)及两者协同作用时的抗炎作用机理。以TNF-α诱导的炎性3T3-L1脂肪细胞为模型,分别添加50μg/m L茶多酚(TP)、50μg/m L槲皮素(Que)及50μg/m L的茶多酚和槲皮素(TP+Que)共同处理,以空白组作为对照组。研究脂肪细胞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2(IL-12)、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研究其对Sirt1和AMPK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NF-α刺激条件下,茶多酚和槲皮素对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和炎症信号通路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槲皮素的抑制作用则不如茶多酚显著。在脂肪细胞中,活性物质可通过AMPK/Sirt1途径,调节IL-12和i NOS的基因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 檀昕程安玮孙金月谷春梅刘超郭溆
- 关键词:茶多酚槲皮素3T3-L1脂肪细胞SIRT1AMPK
- 浸泡介质及浸泡条件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同时保证品质优良,以干豆制浆为对照,利用不同浸泡介质(水、柠檬酸溶液、NaHCO_3溶液)及不同浸泡条件,探究前处理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的改变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和植酸含量,但不同介质对不同抗营养因子的效果不同。经浸泡处理后的胰蛋白抑制因子的最低活性为30.88±1.35 TIU·mg^(-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54%;植酸最低含量为3.46±0.15 mg·mL^(-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77.4%;而经浸泡处理后的单宁含量却显著上升(P<0.05)。从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效果来看,NaHCO_3>水>柠檬酸;从降低单宁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NaHCO_3>水;从降低植酸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水>NaHCO_3。除抗营养因子外,豆浆的品质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NaHCO_3浸泡组的总体品质最优,除了个别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与水浸泡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品质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水浸泡组,而柠檬酸浸泡组的品质为3组中最差。选取NaHCO_3溶液作为浸泡介质进行正交工艺优化,当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16 h,浸泡豆水比为1∶4,NaHCO_3浓度为0.45%时,豆浆的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品质最优。
- 谷春梅姜雷于寒松
- 关键词:豆浆抗营养因子
- 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KTI)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粗提液的制备和层析等方法研究一种纯化效率较高的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KTI)的分离纯化方法,并与一步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离子交换、亲和层析、葡聚糖凝胶等多步法和亲和层析一步法分别进行KTI的纯化并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10 g大豆通过多步法纯化得到纯化倍数为72.39倍的KTI,而通过一步法纯化得到的纯化倍数为30倍。这2种方法经SDS-PAGE电泳检测均得到单一条带,其近似分子量为19.4 ku。对上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多步法的纯化倍数要远高于一步法,表明多步法要优于一步法。
- 谷春梅宋鑫秀赵琳琳李淑君秦贵信
- 关键词: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