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艳
作品数: 22被引量:37H指数:3
  • 所属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严季澜
作品数:111被引量:50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病名 中医 病因病机 心绞痛 胸痹心痛
钱超尘
作品数:226被引量:349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 章太炎 宋本
张戬
作品数:20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医古文 中医古籍 任应秋 用药规律探讨 医学史
周蕾
作品数:43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临床 问卷调查 论文分析 中医药 写作
李柳骥
作品数:84被引量:40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心绞痛 中医 病名 中医文献学 胸痹心痛
《淑景堂药性赋》与《珍珠囊药性赋》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淑景堂药性赋》是清.李文锦仿照金.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赋》体例撰写的一部本草歌赋。比对两书内容、统计所载药物,发现二书内容上没有太多继承性。《淑景堂药性赋》中48%的药物均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不同,且所载寒性药物比例最高,以实用性作为增减药物的标准。作者对药物的增减、药性的调整显示了其个人用药习惯及地域、时代的影响,推测其为清代温病学派发展过程中一位擅用寒凉药物的地方医家。
李柳骥肖红艳张戬丁杰严季澜
关键词:本草文献药性
唐代医家对道教典籍《肘后备急方》的增订考证被引量:5
2012年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现存最早的古代急救手册,所载方药治法在魏晋南北朝医学史及道教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肘后方》从成书到定型的过程十分复杂,共经过四个阶段。《肘后方》系东晋道士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道士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
肖红艳严季澜钱超尘
关键词:《肘后备急方》
早期道教医书《肘后方》的医学成就被引量:2
2015年
道教医书《肘后方》是现存古代较早的急救手册,其书经历2个重要道教人物葛洪和陶弘景之手,在早期道教医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肘后方》作为我国现存较早的急救手册,有以下特点:救急措施简单易行、快速有效;救治手法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症状鉴别指标明确、描述客观;选方用药多用单方、简便廉验;选穴取穴但言分寸、简单易学;治疗效果多经验证、立竿见影;流行疾病记录准确、多开先河。
肖红艳周蕾
关键词:《肘后方》
陶弘景补缺本《肘后百一方》的成书背景考
本文从社会需求、学科需求及个人需求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促成陶弘景对葛洪的《肘后救卒方》进行补缺修订的背景。从社会需求看,方术之书,可以辅身济物。葛洪之《肘后救卒方》,杂病单治,删繁就简,对于辅身济物而言,价值很大。因此有整...
肖红艳严季澜钱超尘
关键词:陶弘景成书背景
文献传递
从论文分析与调查结果谈综述类文章写作被引量:4
2013年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杂志中抽取10篇综述,设计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范围随机发放50份"对综述写作的认识调查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综述作者多为在读研究生和中低职称人员,多中心多学科合作完成者较少;常见主要问题有题名不准确、没有方法学描述、参考文献缺乏循证依据、缺乏文末评述等;普遍认为写综述较容易,应该按一定的标准选择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发表作者自身的观点。提出转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明确写作要求;按循证原则规范临床观察类论文等措施。对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周蕾陈宏丽马荣荣吴海鸽尤海燕刘巧平王海彤陈红肖红艳刘梅冯淬灵席宁李岩
关键词:论文分析问卷调查治疗性中医药
陶弘景对《肘后方》的补阙分类整理工作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结合陶弘景的生平,对《肘后百一方》进行解题,对其成书背景及具体整理工作进行简单研究,探讨是什么因素导致陶弘景对此书进行增补及更名,陶弘景对此书的增补工作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这次增补工作对《肘后方》最终定型过程产生了何种影响与作用。
肖红艳肖金花周蕾宁静张戬
关键词:陶弘景
赵原阳与道藏本《肘后备急方》之关系考被引量:1
2012年
据《(重订)肘后百一方》之"陈继儒·序",历代学者研究认为道藏本《肘后备急方》刊刻年代为洪武年间,刊刻人为赵原阳,经考证有误。此书被收入正统《道藏》是明代正统十年左右,其底本为元段成己序本。"赵原阳""赵南阳"实为同一人,其《外科方》乃赵氏卒后由弟子所刊行。明正统时期赵原阳已去世多年,不可能参与《道藏》的修订,更不可能将《肘后备急方》入《道藏》。
肖红艳严季澜钱超尘
关键词:肘后备急方
《伤寒论句解》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被引量:1
2013年
《伤寒论句解》作者李文锦,字襄渑,号治庵、淑景堂主人,金陵(今南京)人,家住金陵天印山南的许村。大约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具体卒年不详,约在乾隆朝末期。李氏性豪迈,喜交游,医b星相,诗词书画皆有涉猎,后专于医,著有《伤寒论句解》和《医家二十四则》。《伤寒论句解》包括《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淑景堂亲解》14卷和《思问集》7卷。前书为李氏注释发挥《伤寒论》之作,于1768年成书;后书又包含了《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4卷、《淑景堂奋医杂著》1卷、《医药箴言》1卷、《淑景堂医药集案》1卷,于1765年成书。
李柳骥张戬肖红艳丁杰
从“气主之”到“气主煦之”——中医理论建构史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提出中医理论建构史的概念,并由《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被误引为"气主煦之"这一案例入手,从医学思想史的视角梳理有关文献,指出误引现象与建构气主温煦理论的需要有关,而气主温煦理论的提出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的背景有关。当代中医理论建构面临着遵从古义与融会新知难以两全的困难,引用古语、变更古义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还原其本来面目、先理清自身体系、立足于原始创新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
马燕冬肖红艳刘力力
关键词:难经中医基础理论
利用强化理论 加强医古文教学被引量:2
2011年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斯金纳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认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或动物会对环境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达到预期的成果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否则,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从而可以利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进而修正其行为。
杨东方黄作阵肖红艳
关键词:医古文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