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夏
作品数: 37被引量:540H指数:14
  • 所属机构: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

相关作者

朱琳
作品数:47被引量:578H指数:16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基于GIS 区划 GIS 气候资源 气候区划
杨文峰
作品数:57被引量:500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旱涝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气候资源
柏秦凤
作品数:45被引量:692H指数:18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苹果 陕西苹果 花期冻害 气候变化 GIS技术
叶殿秀
作品数:109被引量:1,53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降水 气候特征 气温 气象灾害 气象因子
贺文丽
作品数:26被引量:279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
研究主题:基于GIS 适宜性区划 区划 猕猴桃 气候生态
基于GIS的陕西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通过对陕西及周边地区观测的年降水数据进行趋势面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宏观地理因子与降水的预测模型,通过小地形订正,获取空间分辨率为100m×100m的降水资源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陕西年降水资源分布差异很大,从陕南秦巴山区的1700mm到陕北风沙滩地的300mm,从南到北呈明显的递减趋势,且山区降水多于河谷、盆地,形成水田、旱地、灌溉等不同的农业类型区。
郭兆夏李星敏朱琳梁轶
关键词:降水空间插值气候区划
农业气象信息网自助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2009年
符昱刘慧丽郭兆夏王军
关键词:自助农业用户端用户界面网页信息
基于GIS商州市农业气候区划信息服务系统被引量:5
2004年
针对商州市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利用 GIS技术生成的气候资源、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及其它多种媒体数据 ,以 CITY STAR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分类、分层管理 ,建立商州市地理背景、气候资源、专题区划、气象灾害四个图像数据库 ,并实现对各类数字图像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
郭兆夏朱琳陈明彬朱延年刘敏锋
关键词:GIS农业气候区划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图像数据库
陕北仁用杏的花期霜冻气候风险分析及区划被引量:34
2003年
根据仁用杏花期受冻温度指标 ,对陕北各县仁用杏花期不同等级霜冻发生频率及由此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 ;以霜冻灾损率为指标对该地区仁用杏花期霜冻灾害气候进行风险区划。这对陕北各县种植仁用杏时综合考虑其灾害风险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朱琳王万瑞任宗启王建萍郭兆夏
关键词:仁用杏花期风险分析风险区划
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38
2001年
采用陕北25个县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北6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对陕北仁用杏 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0℃终日、≥1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运用GIS地理信 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香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陕北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种植目的应 有差异。在仁用杏气候最适宜区,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主 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在仁用杏气候适宜区,种植仁用各部分年份发生冻害,能基本保 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在仁用杏气候 较适宜区,仁用各开花期和幼果期冻害发生较频繁,需要合理选择园址,管理得当可取得生态、 经济综合效益,主要在陕北西部;在仁用杏气候非适宜区,种植仁用杏以防风固沙、绿化荒山的 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主要分布在子午岭和黄龙山区。
程林仙王万瑞仁宗启朱琳王建萍郭兆夏
关键词: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应用GIS制作《陕西省气候资源及专题气候区划图集》被引量:19
2001年
通过《陕西省气候资源及专题气候区划图集》的编制 ,针对小网格资料推算和专题气候区划空间叠置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实现分区域小网格推算和根据区划模型评判打分的叠置分析的技术方法 ,该方法的应用为利用 GIS制作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和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 ,奠定了基础。
郭兆夏朱琳杨文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高程模型气候资源网络GIS制图
陕西苹果幼果期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陕西苹果主产区气象数据、产量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的分析,构建了陕西省苹果幼果期干旱综合风险模型,从干旱强度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当地的防灾能力三方面对陕西苹果幼果期干旱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陕西主产苹果大县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生产总值的增加,产业的气象灾害风险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采用合理的果园水分调控措施可有效地规避或降低幼果期干旱风险,实现对幼果期干旱风险的防控。
郭兆夏王景红柏秦凤梁轶贺文丽
关键词:苹果区划防御对策
基于GIS的关中猕猴桃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被引量:52
2011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中猕猴桃种植区不断扩大。为科学、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根据猕猴桃气候生态特征,在分析猕猴桃生长环境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陕西关中地区近30年的气候资料,以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年降水量作为区划因子,确定分区指标;采用GIS技术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关中划分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并对各区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评述。结果表明,关中猕猴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至渭河北岸29县(区、市)海拔1200m以下以及韩城市城区周边海拔700m以下区域。
贺文丽李星敏朱琳郭兆夏梁轶柏秦凤
关键词:猕猴桃农业气候区划
陕西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及区划被引量:54
2002年
根据自然灾害分析原理 ,以县为单元 ,从干旱对冬小麦造成的减产出发 ,分别就各县灾损率、易灾性、抗灾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风险指数为区划指标 ,在GIS系统 (CityStar)中 ,按等级划分标准对各县属性值进行分级、赋色 ,获得GIS系统支持下的陕西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图 ,并分区予以评述。
朱琳叶殿秀陈建文郭兆夏李美荣
关键词: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抗灾能力
基于GIS技术的陕西砂梨气候区划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给陕西砂梨发展提供气候适应性地域分布依据,应用1971~2000年陕西省及相邻省份的114个气象观测站及其附近200个气象哨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光、热、水等气象条件对砂梨生长的影响情况,确定了气候区划指标,然后利用GIS技术对陕西省砂梨种植适生区进行了精细化的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陕南的安康、汉中海拔小于600 m的盆地为陕西省砂梨适宜种植区,而陕西的其余大部分地区,因气温偏低、降水不足,不利于优质砂梨的生长,故不宜盲目引种砂梨。
郭兆夏朱琳李星敏柏秦凤贺文丽
关键词:砂梨气候生态因子GI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