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世贤
-

-

- 所属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泉州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苏斌

- 作品数:197被引量:48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工业遗产 遗产 价值评估 GIS 北洋水师
- 陈志宏

- 作品数:69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近代建筑 闽南侨乡 风景园林 侨乡 地域化
- 申晓辉

- 作品数:30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居住区 建筑 城中村 工艺美术
- 青木信夫

- 作品数:116被引量:3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工业遗产 遗产 价值评估 北洋水师 GIS
- 刘毅军

- 作品数:5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 视知觉 视觉质量 视觉设计 深井
- 小议闽南传统建筑色彩被引量:3
- 2013年
- 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并延续地域性的历史文脉,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是国内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问题。建筑色彩是地域性文化呈现的重要形式之一,研究传统建筑色彩对于保留地域性文化特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课题。该文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类型,归纳其色彩的主要类别及总体印象,分析与材质密不可分的具体呈现方式、阐述建筑与环境的色彩关系、探讨其成因,并展望闽南传统建筑色彩特质的当代传承。
- 林攀科赖世贤袁炯炯
-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地域性
- 建筑“意象”设计及其表达层次辨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意象性"思维环境下建筑作品创作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在东方文化圈特别是当今中国尤为突出。比照既往学者关于"意象"设计的观点,并对基于该思维方式的建筑设计现实进行分析,结合中外著名建筑设计案例,试图理清建筑意象之由来,分辨其与建筑象征、建筑仿生、建筑意境之间的区别。同时借用语言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三层次说法,探讨了建筑意象设计中的层次问题。
- 赖世贤
- 关键词:建筑意象意象表达辨析
- 中国近代砖瓦标识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砖瓦制品上镌刻标识的做法由来已久,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社会审美观念。通过对部分中国近代砖瓦制品标识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以代表性企业产品的标识变化为例,追溯了该做法的源流,论述其在近代时期的变化。研究发现,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由官府主导向民营等多种体制转变,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商标设计理念日趋国际化和成熟化,又从侧面映射出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开放融合的审美观念。
- 赖世贤徐苏斌
- 关键词:砖瓦
- 企业集团主导下的“厂宅”改造策略研究——以泉州市安踏与七匹狼旧厂宅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改革开放初期,“厂宅”是家庭工厂经济体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具有工厂与住宅的双重属性,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类型。文章通过对泉州市“安踏”和“七匹狼”两家企业旧厂宅的调研,探索厂宅的发展背景和空间特征。两栋“厂宅”不同的改造模式极具时代和地方特色,该现象在闽南地区亦具有普遍性。本研究基于特殊而有趣的现象展开,探索和剖析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以期为“厂宅”改造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
- 周志贤赖世贤
- 关键词:企业集团
- 深井与厝埕——闽南官式大厝外部空间简析被引量:3
- 2008年
- 深井与厝埕是闽南官式大厝中的两个重要空间组成,该文从二者的词源、物质形态和生活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力图探索其各自存在意义及地域文化内涵。
- 赖世贤刘毅军
- 关键词:深井
- 抗战后方工业建筑适宜性营建技术研究--以宝鸡申新纱厂窑洞车间为例
- 2024年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略后方的建筑营造活动大都表现出技术选择上的适宜性。文章以宝鸡申新纱厂窑洞车间为例,通过文献耙梳与实地调研,聚焦其在战争环境下的适宜性营建策略,包括创造性地使用传统窑洞民居形制并加以改造革新以保障战时防空的安全,采取简易技术回应快速建造的需求,使用当地材料克服物资调运的艰难,改革传统结构满足工业生产的标准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
- 朱丹赖世贤
- 中国近代制砖技术发展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中国建材工业在近代历经的巨大变革体现在诸多方面,尤以技术发展为显著特征。对技术发展过程的研究成为了解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关键。文章以中国近代制砖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查阅、实际案例调查,并与彼时国际先进技术比较,初步厘清中国制砖技术从手工向机械化转变的过程。该进程缓慢且节点模糊,体现了本土传统技术、观念与外来新技术、观念的交错与融合,揭示了技术变迁的偶发性与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 赖世贤赖世贤
- 关键词:制砖
- 闽南几个“对场作”建筑的研究
- 2012年
- 该文首先阐述"对场作"定义,通过对闽南地区几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对场作"建筑的调查研究,详细描述这几个建筑采用对场营造方式的部位与建造手法,并给予对比分析及归类。文章同时进一步论述"对场作"这种营造方式之特点,并从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匠师技艺等方面探讨其历史源起和盛行原因,评价"对场作"营建方式的优点与不足,以期管窥闽南地区多彩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闽南传统建筑工艺提供最原初资料。
- 赖世贤陈志宏
- 关键词:闽南建筑
-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
- 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
- 赖世贤
-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师建筑设计
- 山东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的时空变迁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为后续山东工业遗产研究提供整体上的认知需要,研究搜集到山东省从明代初期至民国末年工业(手工业)相关记录1 731条,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Historical GIS空间统计分析技术,探讨山东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变迁过程中的驱动机制和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机器工业的变迁是山东工业依托其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结果。政策观念、市场和交通运输体系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山东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不同时期工业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工业分布的集聚性逐渐增强,城市工业品服务的门户职能进一步提升。
- 刘静刘静徐苏斌
- 关键词: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