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作品数: 4被引量:1H指数:1
  • 所属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东风
作品数:213被引量:41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鸣禽 成年 斑胸草雀 发声 鸟类
刺激与损毁斑胸草雀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鸣声声谱分析
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orsomedial nucleus of the intercollicular complex,DM)是鸣禽鸟的基本发声中枢。本实验应用电声理学与声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斑胸草雀(Taeni...
秦川李东风
刺激与损毁斑胸草雀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对其鸣叫声的影响
本文应用电声理学与声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斑胸草雀(zebra finch,Taeniopygia guttata)DM核团的鸣声调控模式。通过记录其正常鸣声、电刺激DM核团以及损毁DM核团后的呜叫声,用声音处理软件进行...
秦川
关键词:斑胸草雀神经生理鸣声分析
文献传递
鸣禽鸣啭学习研究进展
2004年
禽的鸣啭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鸣禽学习鸣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感觉学习期,幼鸟必须听到成鸟的鸣啭,并形成鸣啭模板记忆;在感觉运动学习期,鸣禽通过听觉反馈与模板匹配逐步建立稳定的鸣啭.对近年来鸣禽鸣啭学习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秦川李东风
关键词:鸣禽
斑胸草雀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诱发鸣声的声谱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orsomedial nucleus of the intercollicular complex,DM)是鸣禽鸟的基本发声中枢.应用电声理学与声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鸣禽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DM核团对其鸣声的调控模式.结果显示:刺激斑胸草雀左、右侧DM产生的诱发叫声声谱图类似,不具有典型谐音频带,刺激右侧DM核团产生的诱发叫声主能量区带是刺激左侧的2.4倍,声长为1.3倍,提示右侧DM核团对诱发叫声的影响较大.损毁左、右侧DM后自鸣声中产生大量恒频声,这是在正常鸣叫声中没有的现象,提示DM核团对鸣叫声的频率调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损毁右侧DM后自鸣声声长为左侧的1.3倍,主能量区带为1.3倍,提示右侧损毁DM对自鸣声的影响较大.左右两侧差异体现斑胸草雀的DM核团对于非习得性鸣声的调控具有右侧优势.
李东风秦川
关键词:斑胸草雀声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