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因苏
作品数: 77被引量:418H指数:12
  • 所属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徐怡
作品数:62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磁共振 左心房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朱晓梅
作品数:52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左心房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脏磁共振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施海彬
作品数:430被引量:2,142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栓塞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唐立钧
作品数:110被引量:43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PET/CT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赵宇
作品数:34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专业 医患沟通 数字化
采用右心导管与心脏核磁共振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右心导管与心脏核磁共振(CMR)评估心输出量(CO)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右心导管、CMR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经右心导管热稀释法(TD)测量CO(TDCO)及CMR测量CO(MRCO)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同时探讨性别、体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对两种方法测量CO相关性和一致性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研究的88例患者中,TDCO与MRCO之间呈正相关(r=0.488,P<0.01)。存在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所测两者呈正相关(r=0.426,P<0.01),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相差0.580 L/min(95%CI=-0.116~1.046,P<0.05)。在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两者呈正相关(r=0.576,P<0.01),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偏差约0.598 L/min(95%CI=0.013~1.183,P<0.05)。排除了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后,TDCO与MRCO正相关(r=0.801,P<0.01),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相差-0.745 L/min(95%CI=-1.176~-0.314,P<0.01)。而性别、体质量指数对两种方法测定CO的影响不大。结论TDCO和MRCO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射血分数降低和合并严重心脏瓣膜病是影响两者评估CO相关性及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时时祝绪廖深根郑旭辉殷婷徐芳祝因苏张海锋李新立周艳丽
关键词:右心导管心输出量
256排CT管电压及重建方式对小内径冠状动脉支架模型显示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256排CT管电压及重建方式对体外小内径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256排CT在高清扫描模式下使用不同管电压(70、80、100、120 k Vp)多次扫描2枚小内径体外冠状动脉支架模型(内径分别为2.5 mm和3 mm)。所得图像分别使用高清标准(HD standard)及高清细节(HD detail)重建方式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主观评价以及包括支架内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的客观评价,比较各组差异性。结果 2.5 mm及3 mm内径冠状动脉支架均在80 k Vp条件下获得最高主观评分。随着管电压的升高,支架内CT值、SNR及CNR值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mm内径支架HD detail及HD standard两种重建方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mm内径支架HD detail重建方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HD standar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CT高清扫描模式下,80 k Vp联合HD detail重建方式最利于小内径体外冠状动脉支架的显示。
杨蕾徐怡祝因苏王玲玲唐立钧施海彬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冠状血管体外研究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医学影像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系统被引量:2
2020年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迅速,相应医学图像数量、种类繁多,传统的以典型图像为基础的教学与考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学影像教学需要。因此,笔者以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行多学科医学图像资源整合,构建了医学影像人机对话教学与考试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与考试中,实现了医学影像教学与考试的规范化及模拟临床化,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时寅祝因苏赵宇施海彬刘希胜祁良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岗位胜任力人机对话考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情景模拟教学在“5+3”专业型硕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情景模拟教学在"5+3"专业型硕士急诊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STEMI急诊处理为教学内容,将48名即将进入急诊轮转的"5+3"专业型硕士随机分为情景模拟教学组24人和...
孟浩宇王嫱吴昊孙莹刘海雷祝因苏周蕾
双源CT冠脉成像评估冠脉狭窄不准确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DSCT-C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并探讨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方法:94个均进行了DSCT-CA和常规冠脉造影(CCA)检查的病例进行对比,将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大于等于50%而小于70%)和重度(≥70%)三个组别。以CCA为金标准分析DSCT-CA诊断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94个病例共1072个节段进行了对照分析,DSCT-CA诊断准确性为94.3%,不准确的节段共有61个,主要原因有严重钙化斑块、错层伪影、静脉污染、非钙化斑块漏诊及测量位置选择不当等。结论:准确识别DSCT-CA中的各种伪影,掌握影响DSCT-CA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有助于提高DSCT-CA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
徐怡唐立钧朱晓梅徐海祝因苏
关键词:冠脉狭窄程度
心脏横径和心胸比率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脏横径(TCD)和心胸比率(CTR)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相关性,观察两者在预测左心室大小及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84例疑似冠心病均行心脏远达片及双源CT冠脉造影患者资料。两名观察者独立在心脏远达片上测量TCD及CTR。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参数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利用半自动心功能处理软件在双源CT冠脉造影图像上获得。然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CD及CTR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TCD与LVEDV及LVESV呈显著正相关(r=0.51、0.33,P<0.0001),但其与LVEF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LVEDV和LVEF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001)。CTR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均无相关性。结论 CTR不能作为预测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指标,TCD可以作为评估左心室容积的重要参数,左心室容积在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中有重要价值。
荣凡令祝因苏刘波唐立均
关键词:心胸比率左心室容积左心室收缩功能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多期扫描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3例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3例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单期增强扫描。结果:7例中6例为女性,2例为多发,5例为单发,且均位于肝右叶。CT平扫示肿瘤呈等密度-低密度,边界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大小3~35cm;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病灶呈明显或较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呈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见粗大血管位于肿瘤边缘或中心,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延迟扫描呈低密度。其中3例含有大量脂肪成分,2例含有少量脂肪成分,2例无明显脂肪成分。结论: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正确诊断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有重要价值,延迟扫描对本病与肝癌鉴别有很大价值。
祝因苏李丹燕李红霞朱晓梅
关键词:肝脏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心脏横径和心胸比率与左心室大小及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祝因苏徐海唐立钧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中远期桥血管闭塞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中远期桥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ABG术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桥血管闭塞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4例(204支桥血管)中,桥血管闭塞45支(22.1%)。靶血管直径>2mm的闭塞率低于靶血管直径≤2mm(34.5%vs.53.9%)(P<0.01)。103支静脉桥中26支出现闭塞;其中,序贯吻合的静脉桥占69.2%,非序贯吻合占30.8%(P<0.05)。桥血管闭塞患者HDL-C<0.93mmol/L比例高于桥血管通畅患者(60.5%vs.3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DL-C降低为CABG术后桥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BG术后桥血管闭塞的相关因素有血清HDL-C、远端靶血管直径和静脉桥是否进行了序贯吻合。
黄蔚蔚徐怡朱晓梅祝因苏唐立钧屠建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2
2009年
针对医学影像的学科特点,就我校近几年医学影像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思路、方案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为培养合格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提出一些思考。
祝因苏施海彬洪汛宁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