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一勇
-

-

- 所属机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孝感市
- 研究方向:文学
相关作者
- 彭光辉

-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核心能力培育 核心能力 电子商务环境 电子商务 情感营销
- 花木的“正名验身”:读《闲情偶寄》种植部
- 2020年
- 读《闲情偶寄》种植部,会发现李渔爱花木至情至性,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与审美眼光,借草木以人喻,为花木“正名验身”:一是对花或命名、或易名、或赞名、或贬名;二是为花引经据典,或为花题诗;三是为花或批前人之说,或独抒己见,或为之翻案。这些命名、题诗、批评在实证的基础上沿袭和突破了传统的文人风雅,体现了李渔对花木世界的深层观照,宣告了自己审美价值倾向。
- 祝一勇
- 关键词:《闲情偶寄》题诗翻案
- 汪曾祺小说中的“养气”之美
- 2015年
- 汪曾祺小说人物大多重视修养:或由"义"和"道"的道德体认,提升个人生命境界;或消除对外名利的追逐,返归于内在生命的自然颐养;或追求虚静的状态,形成圆融的体验主体。汪曾祺把这种呈现人的生命境界的"人格美"作为小说创作的终极之境,背后体现着作者重视颐养生命的情怀,暗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养气"之美。
- 祝一勇
-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养气虚静人格美
- 探寻自我的人生体验:解读电影《阿黛尔的生活》
- 2015年
- 影片《阿黛尔的生活》通过阿黛尔与艾玛邂逅、相爱、出轨、失恋、再见等过程,表现了少女通过性和爱探寻自我的一段发现之旅:即由身体体验,发现自己的性取向;由情感体验,通过爱上一个人而感受到自己独特的灵魂。说明若想认识自我,须在互动的关系里觉察自己,只有经历了身体和情感双重体验,历经挫折和痛苦,保持独立,才能趋向自我,清醒自我,逐渐发现自我。这种体验虽无止境,但历此过程方能领略生命的意义。
- 祝一勇
- 关键词:自我认识情感体验
- “新笔记小说”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近二十年学术界对新笔记小说产生的文学新现象及意义;新笔记小说对传统的笔记小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笔记小说的文体特点;对汪曾祺等人的个案作家研究;与新笔记小说的相关的分散研究和具体细致的细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学术界对新笔记小说重视还不够,研究中仍有大量不足和空白的问题。
- 祝一勇
- 关键词:笔记新笔记小说汪曾祺
- “花”落民间——解读汪曾祺小说中“花”的世界被引量:2
- 2011年
- "花"是汪曾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意象。他笔下的"花"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之花;一类人工之花。在小说中,但凡人物出场,大多有"花"相伴。"花"体现了汪曾祺对普通百姓特有的审美关照,与人物往往有着同构关系,在提供背景、渲染气氛、展示心理、推动情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祝一勇
-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
- 意向性的阐释:读电影《国王的演讲》
- 2012年
- 影片展现了艾伯特王子在罗格医生的疏导下,面对内忧外患,通过适合于他的物理、心理的演讲训练逐渐克服心理障碍,矫正了口吃,也表明了罗格医生是让艾伯特王子彻底解除羞耻心而成为获得演讲自由的人。影片中涉及意向性这个重要概念,阐释了意向性与知觉、身体、意志间的多重关系,即一个人如何在意向性中体验到自己的存在,并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克服自我阴影和焦虑,从而走向自我实现、整合和成熟。
- 祝一勇
- 关键词:《国王的演讲》意向性意志焦虑
- 在耻辱感中挣扎:读电影《耻辱》
- 2013年
- 史蒂夫·麦奎因的影片《耻辱》中的主人公布兰顿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流浪人被异化的一种代表,具有非人化倾向。一方面他被性缠牢成为肉体的囚徒,性的放纵成为他惟一体验生存的真实,在性中短暂逃避自己的个人意识;另一方面爱的沦丧使他在真实的爱的人面前处于性无能状态,且无能力又不愿照顾、关心自己的亲人。这些让他具有强烈的耻辱感,在耻辱感中挣扎是他痛苦的根源,也是他反抗死亡和虚无,重建健康人格的基础。
- 祝一勇
- 关键词:性无能人格
- 论“新笔记小说”的艺术渊源
- 2007年
- “新笔记小说”的艺术渊源可从3个方面去考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以古代笔记小说为主的“远传统”,这是最直接的因素。二是现代抒情小说的“近传统”,这是不容忽视的。三是外国抒情小说构成的“外传统”,这也应当稍作考虑。
- 祝一勇
- 关键词:新笔记小说艺术渊源抒情小说
- 论电影《日日是好日》主人公成长之旅
- 2020年
- 茶道研习是典子成长的关键入口,她在二十四年的茶道生涯中逐渐认识到新的自然和人生,同时又在新的人生体验中慢慢加深对茶道的体悟。典子从一个缺少主见,易受打击的人生状态逐渐走向成自主、自信和成熟,通过茶道由外到内的长期修为,她真正理解了“日日是好日”的真谛,从而寻找到心灵的宁静。
- 祝一勇
- 关键词:茶道仪式
- “勇气”的阐释:读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
- 2017年
- 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中主人公们的共同特征是追求成为自我的"勇气"。一是发展那种用身体来倾听的能力,获得"身体勇气"而武功超群;二是感受和体验别人的内心和困苦,拥有"道德勇气",帮助弱者,尊重对手;三是建立和他人联系的能力,获得"社会勇气",处理好与女人的关系;四是打破已有的旧关系,让新关系得以诞生,获得"创造性的勇气",建立新生活。从而他们能够克服自我的局限,逐步获得身心自由,走向人格的成熟。
- 祝一勇
- 关键词:勇气自我山田洋次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