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焕轶
-

-

- 所属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泰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吴云

- 作品数:47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DUKE评分 运动平板试验 急性冠脉综合征
- 尹鲁骅

- 作品数:41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病变 内皮功能 冠心病患者
- 李金龙

- 作品数:50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力衰竭 ST-T改变
- 周发展

- 作品数:43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松养心胶囊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 曲美他嗪
- 王爱萍

- 作品数:18被引量:82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DUKE评分 运动平板试验 左室射血分数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加服培哚普利,初始剂量2 mg,每日1次,逐渐加至靶剂量4 m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疗程12周.观察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心排血量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6.89±8.00)%较治疗前(29.60±11.0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29.20±25.00)ml较治疗前(164.40±31.00)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70.90±32.00)ml较治疗前(95.60±33.00)ml,心排血量(4.32±0.65)L/min较治疗前(2.91±0.56)L/min,每搏量(55.06±13.27)ml较治疗前(37.69±13.62)ml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2组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6.89±8.00)%较对照组(34.70±9.0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研究组(129.20±25.00)ml较对照组(148.20±29.00)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研究组(70.90±32.00)ml较对照组(81.10±31.00)ml,心排血量研究组(4.32±0.65)L/min较对照组(3.14±0.60)L/min,每搏量研究组(55.06 4±13.27)ml较对照组(49.56±14.29)ml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2%(55/59),与对照组的66.1%(39/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疗效好,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周发展卢连元张焕轶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曲美他嗪培哚普利
- 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为心肌梗塞1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李惠娟张焕轶宋志清
- 关键词:肥大性心肌病误诊HCM
- 心脏康复在心脏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9年
- 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即心脏病康复治疗,对于多种心脏疾病患者的治疗有广泛应用价值。多部指南指出CR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瓣膜手术以及稳定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积极的作用。
- 宋亚光杨鑫张焕轶
- 关键词:心脏病康复运动疗法生活质量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研究背景 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是否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指标,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对150例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测...
- 王爱萍杨曙光张焕轶吴云王咏梅
- 经桡动脉小管腔指引导管深插行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径路,应用5F指引导管深插技术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8例CTO病人(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稳定型心绞痛6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的资料,并与40例CTO病人(陈旧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稳定型心绞痛7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股动脉组)效果进行比较。桡动脉组应用5F指引导管深插技术,对慢性闭塞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23例(82.1%)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35枚,5例未成功;无穿刺部位并发症。股动脉组33例(82.5%)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62枚,7例未成功;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再次加压包扎后假性动脉瘤闭塞;局部血肿3例,经理疗后好转。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2.16,t=1.12、1.22,P>0.05);桡动脉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t=2.56,P<0.05)。结论经桡动脉5F指引导管深插技术治疗CTO安全方便,成功率较高,血管并发症少。
- 李金龙尹鲁骅王伯松孙卫东张艳玲张焕轶吴云
- 关键词:桡动脉血管成形术
- NT-proBNP水平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相关性及对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TE-ACS患者223例,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非闭塞病变组(n=156)和闭塞病变组(n=67)。分析2组NT-proBNP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闭塞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T-proBNP对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闭塞病变组相比,闭塞病变组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升高是NSTE-ACS闭塞病变的危险因素(OR=1.011,95%CI 1.001~1.012,P=0.002)。NT-proBNP诊断闭塞病变的ROC曲线下方面积(AUC)为0.724(95%CI0.638~0.810),最佳界值点为149.50 ng/L,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61.5%。结论:在NSTE-ACS闭塞病变中,NT-proBNP水平升高,对NSTE-ACS的闭塞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
- 吴珂向兵周后强张明亮齐新颜张焕轶
-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冠脉闭塞
- 参松养心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92例冠心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1.6g/次,3次/d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QTd及校正后QTd(QTcd)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QTd、QTcd均显著缩小[治疗组QTd、QTcd分别为(38.2±19.1)ms和(32.2±16.1)ms,对照组分别为(48.6±18.9)ms和(42.3±17.9)ms],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缩小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缩小QTd和QTcd,起到防治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 周发展张焕轶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QT离散度参松养心胶囊
- AMI扩展16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AMI扩展后,由于梗塞区域扩大,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并伴发各种心律失常,故使预后明显恶化。现将我们收治的16例AMI扩展患者作以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988年~1992年存活72小时以上的AMI105例,发生扩展者16例(15.2%)。16例均符合下述3项中的至少2项为诊断标准:(1)AMI后再发胸痛或临床症状恶化;(2)血清酶(尤其是CPK)复升,达到AMI诊断标准或原来未降至正常而出现明显的第二峰;(3)ECG出现ST段再次抬高或新的Q波或原未降低的R波降低。扩展发生的时间为2~18天,其中10例发生在AMI后1周内,6例发生在1周后;而前4天发生者有8例,占50%。
- 张焕轶赵庆平张鲁春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
- P波离散度与TIMI危险评分对STEMI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联合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住院确诊为STEMI患者785例,根据住院7 d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98例)和非房颤组(68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和TIMI危险评分与STEMI患者早期新发房颤的关系。结果发生房颤患者Pd与TIMI危险评分较未发生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d:(45±13)ms vs.(33±10)ms,P<0.001 TIMI危险评分:8±4 vs.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d与TIMI危险评分均可以独立预测STEMI患者住院7 d内房颤的发生。TIMI危险评分判定发生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要高于Pd(0.747 vs.0.708,P=0.023),将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均高于各自的预测值(P均<0.05)。根据ROC所计算Pd及TIMI危险评分的切点将患者分组,Pd及TIMI危险评分均增高的STEMI患者早期发生房颤的风险最大。结论临床联合应用Pd与TIMI危险评分可以预测STEMI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
- 张明亮张焕轶刘燕尹鲁骅吴云宋兆峰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P波离散度TIMI危险评分房颤
- 以心力衰竭分期为基础的临床处理原则
- 2006年
- 张焕轶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慢性心衰神经内分泌病理生理机制心脏衰竭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