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根
作品数: 16被引量:12H指数:2
  • 所属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王卫华
作品数:73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教师 教学机智 教育 教育现象学 现象学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
就科学教育而论,它也许可以拒绝作为尺度的人文教育的考量,但恐怕很难拒绝作为参照的人文教育的审视。人文教育也是如此。其实,无论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单从其自身的眼界都不可能看到整全的自己,而必须借助自我的他性或他者的眼光。...
肖林根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融合教学方式
文献传递
问题意识与毕业论文题目选择
2011年
问题是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它可以产生于实践、也可以产生于实践与理论的差异或对立,还可以产生于一种理论的内部和两种或多种理论之间的差异或对立。问题意识则是对这种问题情境的觉察。所以,在科学研究的意义上,问题意识将关涉或影响到何处选题、选什么样的题以及选题的价值等。从而我们拟通过选题来源、类型、价值等这些方面来考察选题与问题意识的关联。
肖林根王卫华
关键词:可行性
论“教育融合”的内涵被引量:1
2013年
"教育融合"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之间的"边缘地带"发生的对话—理解关系,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特别是学科不断分化和综合发展而持续展布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显示为走向、走入和融合三个阶段,并以促进教育中的人的自我完满建构为旨趣。其最终的实现以两种教育趋向作为知识、方法、思维和精神等有机整体的发展水平和两种教育在引导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方面所达成的一致性的程度为判断的标准。
王卫华肖林根
关键词:教育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也说怀特海的自由教育观
2012年
怀特海在《论教育目的及其他》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深邃博奥、论证严谨,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人文批判力。和绝大多数颇富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一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也充满着智慧和闪光点,其尤其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倡导一种自南教育。虽然自南教育的口号(形式)并不特别,但怀特海视域中的自由教育却算得上别具一格,因为自南教育在怀特海那里有了差异于之前及其时自由教育的内涵。怀特海似乎深深理解和同情现时环境下人之自南不得的处境,以至于其对可能还人以自由的自由教育是那样的关切和寄予厚望。
肖林根
关键词:自由教育教育观教育目的别具一格批判力
教学必要的追求:从可知世界到“之间”世界
2013年
可知世界照看下的教学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精确性的偏好、知识获得的"掌握"标准和对知识追求的无限扩张性。与此相对,"之间"世界看护下的教学显现出立体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知识不确定性的肯定、知识获得的"意义"标准和对知识追求的节制性。而从精确性到不确定,从"掌握"标准到"意义"标准,从无限扩张性到节制性,彰显出的是教学的进化。所以,从可知世界上升到"之间"世界反映的是教学的一种追求。
肖林根王卫华
关键词:教育哲学教学追求
试论美是什么——从《大希庇阿斯》篇说起被引量:2
2012年
《大希庇阿斯》篇蕴涵着寻美和思美的三种"路向"(主观路向、客观路向和主客观路向)、一种精神价值诉求(自由)、一种追问方式("主体—客体"结构)和一个阶段(无我),包含了其后美学发展的萌芽和线索:依着"主体—客体"结构的追问方式,从主观路向、客观路向和主客观统一路向三个方向寻美以实现和获得真正的"自由"。隐于其后的是从"无我"到"有我"的转向和在"有我"阶段的漫长求索,并预示了从"有我"到"无我"的复归。从而,人类思美的历程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循环。
肖林根
关键词:苏格拉底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阶段被引量:1
2014年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展现为走向、走进和一体化三个阶段。其中,走向阶段指两种教育由背向而驰转为直面彼此,并朝着两者间的"边缘地带"走近;走进阶段指两种教育作为由知识、方法、思维和精神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边缘地带"进行交往,呈示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互涉、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互补、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互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渗;一体化阶段指两种教育在自身作为有机整体的发展和促进教育中,人之完美精神世界的建构达成了高度的默契。
肖林根
关键词:教育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技术解蔽过程中人的主体困境与教育使命
2023年
一个时代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对人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社会越进步、越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越深入。然而,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却为现代人的主体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形成了人的主体困境。
王卫华肖林根
关键词:教育使命人工智能
论科学—人文教育的三重境界
2022年
科学—人文教育是完整而真实的教育存在的表征,其呈现在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趋向完整存在的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整体融通的生存以及成人作为教育发展价值旨归的全面自觉。这样一种教育存在,本质上受社会实践发展、学科分化与综合水平、人的认识能力提高等因素相互配合与协调程度的影响,是过程与状态的统一体。依其本质和目的实现程度,科学—人文教育可划分为知识完整、精神融合和行为合理三重境界。其中,知识完整是第一重境界,是精神融合、行为合理的前提和基础,在教育成人中发挥条件性作用;精神融合是第二重境界,是连接知识完整与行为合理的中介和桥梁,在教育成人中发挥生成性作用;行为合理是第三重境界,是知识完整、精神融合的综合、完成与自我实现的根本机制,在教育成人中发挥推动性作用。这三重境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使教育不断趋向其存在的本真。在科学—人文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中,应重视知识完整、精神融合与行为合理的有机统一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转化。
肖林根肖林根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科学-人文教育:要旨分析、基本特征及实现途径被引量:1
2021年
科学-人文教育是科学且人文的教育,它既可以指个别层面人文性的科学教育、科学性的人文教育,也可以指集体层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联结的整体教育。而无论科学-人文教育指的是个别还是集体层面的教育,都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自身及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从基本义来论,科学-人文教育是具有本质区别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彼此内在本性上的关联性和人全面自由发展需要的驱动下,相互顺应、整体融通生成的一种一体化联结,它显身于特定阶段、展布为关联层面、呈示为连续进程、显现出价值完整,在实现层面可以从加强科学-人文教育理论研究、树立科学-人文教育价值理念、供应科学-人文式课程内容、注重对话-理解式教育过程等方面予以推动和促进。
肖林根肖林根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涵义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