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妙容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林伟

- 作品数:123被引量:28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急性白血病
- 黄梓伦

- 作品数:130被引量:26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药物疗法 急性白血病 移植后 骨髓增生异常
- 邹小立

- 作品数:49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小板输注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毒试验 血液病
- 郭坤元

- 作品数:377被引量:9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NKG2D配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 李劲高

- 作品数:57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手霉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患者预后
- 补体依赖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解决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途径 ,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 选择淋巴细胞毒试验(LCT)阳性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 2 0名 ,采用补体依赖交叉试验 (CDC)从随意献血者中选出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结果 所有患者从血小板输注无效转为有效 ,LCT阳性率也逐渐下降至消失。
- 陈澍英肖露露邹小立龚峻梅佘妙容叶欣林伟黄梓伦
- 关键词:淋巴细胞毒试验
-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初诊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柔红霉素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耐药率(P=0.006)及复发率(P=0.020),提高患者总生存率(P=0.007)及无病生存率(P=0.005);2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米托蒽醌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耐药率、复发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米托蒽醌组疗效及安全性均无差异,但疗效均优于柔红霉素。
- 魏姗姗李劲高万长春廖鹏军彭琪夏平方李倩佘妙容陈景陈少贤
-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米托蒽醌柔红霉素META分析
- 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IA、T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91例,随访至2013年9月,比较两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IA与TA方案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率、总反应率、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方案中位无复发生存比TA方案明显延长(分别14.14和9.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IA方案患者超过6个月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TA方案(15.8%vs 48.6%,P=0.002);总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治AML诱导治疗方案中,与TA方案相比,IA方案明显减少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延长无复发生存。
- 夏平方李劲高万长春魏姗姗李倩林伟杜欣佘妙容
-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
- 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L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KG1a细胞中分选LSC。从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离纯化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er,a1-Io-NK)细胞;LDH法检测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lo-NK细胞诱导LSC凋亡及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和ULBP1-3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率明显增高,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分别为(60.52%±3.52%vs 22.08%±2.07%、73.93%±2.33%vs 28.99%±3.13%、83.08%±1.32%vs 36.4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在效靶比为10:1时,allo-NK细胞诱导LSC的凋亡率为7.84%±0.34%,明显高于LSC未处理组(3.3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上调,高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可能通过上调NKG2D配体增强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
- 李倩魏姗姗李劲高陈少贤陈景黄晖婷彭琪夏平方佘妙容
- 关键词:地西他滨白血病干细胞NKG2D配体
- 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诱导白血病干细胞凋亡和逆转allo-NK杀伤抵抗
- 背景与目的:
白血病干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甚至免疫治疗固有耐药是白血病治疗最大的障碍。本研究拟以MACS的方法从白血病细胞株分离LSCs,探讨Manu对LSCs凋亡、耐药和allo-NK抵抗的影响和相关机制。
...
- 佘妙容
-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凋亡多药耐药
- 文献传递
- 配型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配型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7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检测 ,研究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与LCT、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经多次血小板输注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者 ,给予输注补体依赖交叉配型 (CDC)相合的血小板。结果 :87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 2 16次 ,其中CCI有效率为 71% ,CCI无效率为 2 9% ;CCI有效组LCT阳性率为 7.9% ,CCI无效组LCT阳性率为 2 4 .6 % ,CCI无效组LCT阳性率与CCI有效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0 .4 ,P <0 .0 1) ;对 17例LCT阳性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共进行了 4 6例次CDC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 ,CCI无效率分别为 :配型前 6 3.4 % ,配型后 35 .7% (χ2 =8.0 3,P <0 .0 1)。结论 :在 87例患者中 ,对产生同种抗体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部分患者 ,采用CDC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好。
- 邹小立陈澍英黄梓伦肖露露林伟叶欣黄铮人佘妙容唐继森杜欣谢蓉吴穗晶
- 关键词:血液病恶性血小板输注有效性
-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衰竭66例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分析 66例多发性骨髓瘤 (MM )患者的特征、治疗反应和肾功能可逆性相关的因素及生存期。方法 :对 1992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诊断的MM患者 66例进行研究 ;统计学方法 :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的计算及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Kaplan Meier方法 ,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以α =0 .0 5为显著性水平。统计学计算使用SPSS 9.0软件包在PentiumII计算机上完成。结果 :66例患者 2 6例 ( 3 9.4% )有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MM患者更多处于疾病的III期。肾功能不全和正常的MM患者治疗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P =0 .3 98)。 5 3 .8%的患者肾功恢复正常。血清肌酐水平 ( <3 5 4μmol/L)和肾功能不全的可逆性有关。肾功能恢复正常的中位生存期是 2 4个月 ,而肾功能不全不可逆的患者是 8个月 (P =0 .0 2 )。在多变量分析中 ,只有肌酐水平 (P =0 .0 469)和化疗反应 (P =0 .0 117)对预后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MM患者确诊时 ,3 9.4%有肾功能不全 ,可逆的肾功能不全比不可逆的有更长生存期。肾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是肾功能不全的程度、高钙血症。治疗反应与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 佘妙容邹小立林伟黄梓伦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衰竭生存期
- 手霉素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U937和HL-60细胞凋亡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手霉素(Manumy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用2 μmol/L 手霉素处理白血病细胞系 U937和 HL-60细胞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色素 C、caspase9、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用荧光染料 JC-1检测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并用 caspase 抑制剂 Z-VAD-fmk 阻断 caspase 的活化,探讨 caspase 在手霉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 2 μmol/L 手霉素处理 U937和 HL-60细胞16 h,△ψm显著下降,相对值分别是0.51±0.07和0.41±0.06(P<0.01)。手霉素诱导细胞色素 C 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激活 caspase-9、caspase8和 caspase-3。50 μmol/L 的 Z-VAD-fmk 可完全阻断 caspase 激活,但仅部分阻断手霉素诱导的 U937和 HL-6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分别减少51.69%和56.47%。结论手霉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 U937和 HL-60细胞凋亡。
- 佘妙容李劲高杜欣林伟牛新青郭坤元
- 关键词:细胞凋亡手霉素
- 线粒体凋亡途径在Manumy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 <正>目的研究新的信号传导抑制剂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farnesyltransferase inhibitors,FTIs) 手霉素(Manumy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Manumyci...
- 佘妙容杜欣林伟Sai-Ching Jim Yeung
- 文献传递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对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 对本组 54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 ,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检测 ,研究这组患者的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与淋巴细胞毒试验、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 54例患者中 ,LCT阳性 40 7% ,其中男 1 6 7% ,女 2 4 0 % ,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 .2 0 ,P >0 .0 5) ;CCI无效组 35 1 % ,其中LCT阳性者 63 1 % ,CCI有效组 64 8% ,其中LCT阳性者 8 5 % ,CCI无效组与CCI有效组LCT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8.2 9,P <0 .0 1 )。结论 本组患者CCI无效组LCT阳性率明显高于CCI有效组 ,这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发现大多数患者LCT滴度越高 。
- 邹小立陈澍英黄梓伦肖露露叶欣林伟佘妙容谢蓉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淋巴细胞毒试验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