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曙光
作品数: 89被引量:258H指数:9
  • 所属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泰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苏玉文
作品数:42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药物复律 心房颤动 核素显像 缺血性心肌病
张杰
作品数:20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研究主题:左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汤学超
作品数:38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南苏丹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青蒿琥酯 疟疾
张燕
作品数:27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白细胞介素18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射频消融治疗
张代民
作品数:121被引量:559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血脂 血清 脂蛋白
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报告
2011年
患者男,40岁。因意识模糊,言语混乱伴发热半小时余入院。患者半小时前参加5 000米长跑比赛,当时气温35℃左右,接近终点时出现意识模糊、言语混乱,伴发热、乏力、寒战。入院查体:T38.3℃,BP 110/70 mmHg,神志清,精神差,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罗音,心率16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既往体健,
范树虹杨曙光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不全热射病入院查体肺呼吸音湿性罗音四肢肌力
经皮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残余漏1例被引量:1
2005年
张燕杨曙光苏玉文张红梅张增红
关键词: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残余漏封堵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研究背景 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是否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指标,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对150例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测...
王爱萍杨曙光张焕轶吴云王咏梅
以胸背痛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1例
2011年
患者女.57岁,因“发作性胸背部疼痛半年,加重2h”入院。近半年患者受凉后出现胸背部酸痛,多次在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早。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坚持服用“消心痛、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
范树虹杨曙光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首发症状胸背痛胸背部疼痛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早
心先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1999年
评价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6 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 3 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地高辛、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予心先安180mg ,静脉滴注 ,qd,疗程 1周。治疗前、后观察病人临床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 3 % ,对照组为 80 %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所有病人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 <0 .0 5 ) ,但心先安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 <0 .0 1)。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短期应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是安全、有效的。
杨曙光苏玉文迟东升张杰张燕葛斌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先安安全性
扇贝糖胺聚糖对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扇贝裙边提取物-糖胺聚糖(SS-GAG)体外培养应用对氧自由基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SS-GA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建立氧自由基诱导的HUVEC损伤模型,用MTT比色法观察SS-GAG对HUVEC增殖活性抑制的影响,用比色法观察SS-GAG对HUVEC损伤后乳酸脱氨酶(LDH)的漏出量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SS-GAG对Fenton体系所引发的HUVEC损伤后内皮素(ET)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分泌改变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enton体系损伤组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增殖活性、培养液中LDH释放、ET及AⅡ的分泌差异明显.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SS-GAG预先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的损伤减轻,LDH释放以及ET、AⅡ的分泌均明显减少。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SS-GAG可减轻氧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内皮细胞LDH的释放以及ET和AⅡ分泌,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抗AS的机理有关。
张杰刘赛苏玉文杨曙光
关键词:扇贝糖胺聚糖血管内皮细胞氧自由基动脉粥样硬化
室性早搏形态特征与左室功能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1993年
29例室早患者的核素心室造影结果提示,室早QRS时限与LVEF呈中度负相关(r=-0.45,P<0.05),而与PFR不相关(r=0)。作者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得出QRS时限与LVEF间的相关方程式:LVEF(%)=92.65-229.3×QRS时限(s),认为分析室早形态特征是判断心肌损害程度和左室收缩功能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杨曙光解直彬苏玉文彭勇李晓萍
关键词:心律失常放射性核素成像
鲁中南地区冠心病患者的ABO血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发生与ABO血型抗原分布关系。方法选择鲁中南地区CHD患者540例,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及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统计。结果发生CHD的ABO血型抗原分布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发生CHD与患者ABO血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血型因素不是重要的CHD易感因素。
李大鹏靳丽刘文清任红杨曙光李静
关键词:冠心病AB0血型血型抗原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因急性胸痛住院的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h、3~6h和>6h三组,检测各组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比较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胸痛发作≤6h时不同心肌标志物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病例最终确诊为AMI 62例,非AMI 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非心源性胸痛10例)。<3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7.5%、9.1%、45.8%;特异性分别为83.3%、91.6%、91.6%;3~6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1%、54.5%、63.6%;特异性分别为94.4%、88.9%、93.7%;>6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1.3%、93.7%、75.0%;特异性分别为83.3%、94.4%、100%;3种检测指标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4%,cTnI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7.5%。结论:H-FABP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诊断AMI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指标CK-MB、cTnI,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K-MB、cTnI相当。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cTnI与CK-MB联合检测。
范树虹杨曙光薛炳国李召峰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标志物
新型β-阻滞剂西利洛尔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1992年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即血管扩张性β-阻滞剂。第一代为非选择性,如普萘洛尔等,同时作用于β1β2受体,β1阻滞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血压降低;β2阻滞可引起支气管及周国血管收缩。第二代为β1受体选择性,如阿替洛尔等。
杨曙光解直彬
关键词:西利洛尔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