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爱玲
-

-

- 所属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周涛

- 作品数:175被引量:5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高场强 神经内镜 转录活性 入路切除 术中磁共振
- 张学敏

- 作品数:188被引量:4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 研究主题:蛋白质 质谱 蛋白质组学 电喷雾 细胞凋亡
- 李慧艳

- 作品数:44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 研究主题: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 CUEDC2 转录活性 P53
- 何昆

- 作品数:86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 研究主题:蛋白质组学 生物医学 EIF-5A 电喷雾 血清
- 满江红

- 作品数:32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 研究主题:相互作用 胶质瘤干细胞 自我更新 干细胞增殖 酵母双杂交
- 载体介导的小干扰RNA诱导p53基因的沉默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p53基因表达的靶位点,以研究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方法:用Ambion公司的RNA干扰(RNAi)设计软件设计了3段针对野生型p53基因的长度为19nt的反向重复序列,在人工退火条件下形成双链,将其构建到pSilencer3.1-H1neo载体上,与pcDNA3.1-HA-p53(野生型)载体共转染Cos7及293T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HA-p53蛋白质的表达;将pCMV-GFP-p53与p53-RNAi或空载体共转入Cos7细胞,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比较GFP-p53的表达;将p53-RNAi和空载体分别转入BEL-7405-p53-RE-luc+细胞,在不同剂量化疗药物阿霉素的作用下,通过活体成像仪观察内源p53的表达;利用G418(neo)筛选获得稳定整合p53-RNAi的H460细胞(p53野生型)株,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正常及p53基因沉默细胞的周期变化。结果:筛选到一个有效的p53基因沉默位点,并在H460细胞中得到p53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结论:获得了有效的p53基因RNAi位点,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在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孙宝昌靳宝峰梁冰李爱玲钭慧芬陈栋周涛
- 关键词:RNA干扰载体介导
- 表皮生长因子效应评价细胞模型的建立
- 2011年
- 为了筛选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的未知调控分子,利用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建立了EGF效应评价模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细胞周期的进程等。结果显示,EGF能有效促进MCF10A细胞的增殖。饥饿同步化后,EGF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开始DNA的合成。此外,Transwell实验显示EGF能明显促进MCF10A细胞的迁移。
- 陈亮穆蕊甄诚高彦飞李腾于鸣巩伟丽李爱玲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周期
- 氨基酸与钠离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键相...
- 吴胜明杨松成王杰王鸿丽刘炳玉李爱玲何昆魏开华张学敏
- 文献传递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疾病相关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基因(C9orf72)突变产物二肽重复蛋白对HeLa细胞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疾病相关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基因(C9orf72)内六核苷酸GGGGCC重复序列非常规翻译产物二肽重复蛋白聚-脯氨酸-精氨酸(poly-PR)、聚-甘氨酸-丙氨酸(poly-GA)和聚-甘氨酸-精氨酸(poly-GR)对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重复4次的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Ⅷ线粒体定位序列(4mt)分别插入到含二肽重复50次的pEGFP-C1-PR50,-GR50和-GA50质粒上,将该重组质粒经测序和双酶切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293T细胞二肽重复蛋白PR50,GR50和GA50表达水平。随后将上述重组质粒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HeLa细胞,通过四甲罗丹明甲酯(TMRM)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MitoSOX)染色,用宽场荧光显微成像检测二肽重复蛋白PR50,GA50和GR50对HeLa细胞线粒体形态、数目、膜电位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通过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R50,GA50和GR50的细胞系,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PR50,GR50和GA50对细胞内ATP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带有线粒体定位序列的4mt-EGFP-C1及4mt-EGFP-C1-PR50,-GR50和-GA50重组质粒。Western印迹法鉴定结果显示,二肽重复蛋白PR50,GA50和GR50在293T细胞中表达正确。线粒体功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4mt-EGFP-C1对照组相比,PR50和GR50过表达可使HeLa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线粒体数目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P<0.01),氧化应激反应增强(P<0.05,P<0.01),ATP水平下降(P<0.05);而GA50过表达则对线粒体功能无影响。结论富含精氨酸的二肽重复蛋白PR50和GR50进入线粒体,可损伤线粒体生物学功能。
- 张亚昆高俊韩秋影潘欣李爱玲李腾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额颞叶痴呆线粒体
- 用亲和纯化方法筛选与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2007年
- 目的:作为一个新发现的癌蛋白,gankyrin在肝癌细胞的发生和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筛选与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从而进一步探讨gankyrin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亲和纯化技术及质谱鉴定筛选与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初步筛选出了6个与gankyrin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与MSDB或NCBInr数据库比对,这6个蛋白质均是26S蛋白酶体的组成部分,其中proteasome(prosome,macropain)26Ssubunit,ATPase,4为已报道的蛋白质,证实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采用亲和纯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筛选出与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gankyrin的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白冰满江红高彦飞何昆李爱玲王红霞张学敏
- 关键词:质谱26S蛋白酶体
- 生物标志物分类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标志物是一种能够判断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指示物,根据特性可将其分为小分子生物标志物、大分子生物标志物、复合生物标志物和生物种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分类,监测疾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预测个体发病的风险,并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生物标志物的选择需要详尽和严格的临床验证,并考虑其在特定临床情况下使用的可行性和易用性。随着对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其应用逐步从单一化向组合化发展。将生物标志物与其他检测手段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加早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判断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李爱玲宋健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疾病诊断
- 基于磁珠分离的生物质谱技术用于急性白血病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基于磁珠分离的生物质谱技术,建立急性白血病疗效的血清评价方法。通过对质控血清的连续检测分析,日间及日内重复性均达国际标准,确保血清多肽分析体系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以3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血清及其治疗缓解血清为研究对象,经金属铜鳌合磁珠分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检测后获得血清多肽谱图。经过FlexAnalysis 2.4软件和Biosun_MS软件分析,在m/z1000~10000范围内,得到27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差异峰,其中治疗缓解后表达上调峰10个,表达下调峰17个,利用上述差异峰建立的诊断模型获得了100%敏感性和90%的特异性。基于磁珠分离和MALDI-TOF-MS检测建立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差异峰进行测序鉴定将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疗效评价和发病机理研究。
- 梁婷婷王娜王冠军李爱玲何昆王杰崔久嵬李燕李薇
- 关键词:磁珠质谱急性白血病
- CUEDC2与雌激素受体β相互作用并抑制其转录活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索未知功能蛋白CUEDC2对雌激素受体(ER)β转录活性的调控,为进一步阐明CUEDC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雌激素受体的转录激活活性,运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CUEDC2与ERβ的相互作用,同时外源过表达CUEDC2及ERβ,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UEDC2对ERβ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结论:CUEDC2能够与ERβ相互作用并抑制ERβ的转录活性,但其对ERβ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 陈媛赵洁张佩景李爱玲周涛
- 关键词:CUEDC2雌激素受体Β转录活性蛋白质相互作用
- 含溴结构域蛋白2在抗肿瘤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含溴结构域蛋白2(BRD2)在抗肿瘤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方法利用REMBRANDT胶质瘤数据库分析、GlioVis和TIMER网站在线分析,比较BRD2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BRD2的表达水平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比较其与GBM肿瘤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构建靶向BRD2基因的干涉质粒,包装慢病毒并感染小鼠胶质瘤细胞GL261,灭瘟素筛选感染阳性细胞6 d,Western印迹法检测BRD2蛋白表达水平。CellTiter-Glo试剂盒检测敲低BRD2后GL261的细胞活力。将敲低BRD2的GL261细胞移植入C57BL/6J小鼠皮下形成皮下肿瘤,定期测量肿瘤的体积,并在肿瘤接种后第28天将其取出并分离肿瘤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皮下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BRD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BRD2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较差,且BRD2表达水平与肿瘤中CD8+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敲低BRD2后的GL261细胞形成的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且皮下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增加。结论BRD2高表达抑制GBM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的浸润并促进肿瘤的生长。
- 张诚李圆圆李爱玲满江红
- 血清多肽图技术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模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技术分析血清多肽图,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血清诊断模型。方法采用MALDI-TOF技术和Clinprotools软件分析21例EMs血清和29例健康对照血清多肽图谱,建立诊断模型。用10例EMs血清和15例健康对照血清进行盲样验证。结果在m/z1000~10000的范围内共得到18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P<0.01),表达上调的多肽有6个,下调的有12个,该模型盲样验证得到90.9%的敏感性和100%的特异性,准确率96.2%。结论可以利用MALDI-TOF-MS技术和Clinprotools软件来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标记物。
- 李立安王娜梁婷婷李爱玲李亚里
- 关键词:质谱磁珠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