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芳
作品数: 20被引量:69H指数:4
  • 所属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汪思应
作品数:229被引量:678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肿瘤转移 小鼠 全身照射 LEWIS肺癌 基因表达
李菲菲
作品数:44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病理生理学 TEC EDAG-1 白血病
郑红
作品数:68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病理生理学 小鼠 电离辐射 白血病 EDAG-1
瞿成奎
作品数:37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CDNA 小鼠 SHP-2 受体 PCR技术
张玉侠
作品数:30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感染 基因表达 日本血吸虫 肉芽肿 小鼠肝脏
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新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与临床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因此,病理生理学学科的深度以及跨度都非常大,学科的涉及面非常广,学生也普遍觉得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理解有一定困难。因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目前需要完成的任务。
倪芳张玉侠汪思应
关键词:教学方法病理生理学
MiR-130a靶向调控CYLD基因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microRNA-130a(miR-130a)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YLD基因表达的调控,并探讨miR-130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130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利用靶基因预测分析软件预测miR-130a潜在靶基因CYLD后,构建携带靶基因CYLD野生型及突变型3'UTR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体系进行验证;采用miR-130a抑制剂下调肝癌细胞系HepG2中miR-130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LD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MiR-130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CYLD是miR-130a的直接靶基因;HepG2细胞中转染miR-130a抑制剂下调miR-130a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YL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130a抑制剂转染的HepG2细胞其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MiR-130a在肝癌中表达上调,下调miR-130a后可以促进靶基因CYLD的表达,并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miR-130a有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倪芳赵华汪心怡陈卓汪思应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增殖
一株新蛋白磷酸酶基因(Sy2)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2006年
目的用含有人Sy2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的pOTB7质粒,构建Sy2原核表达重组子,并用该重组子转化原核细胞,表达出含Sy2的融合蛋白,为将来以此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打好基础。方法用PCR扩增Sy2的PP2C结构域序列,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构建到表达载体pET28a(+)中,酶切、测序等鉴定后,重组子pET28a(+)-Sy2转染原核细胞,用载体标签His抗体经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y2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出pET28a(+)-Sy2重组质粒,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出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成包涵体,这种包涵体可以作为抗原制备Sy2的单克隆抗体。
马广文陈兵鲁云霞李菲菲倪芳郑红汪思应
关键词:蛋白磷酸酶聚合酶链反应
hTERT核心启动子驱动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并鉴定一种新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PCR的方法克隆腺病毒E1区基因(E1A,E1B55K)、E1B的启动子(E1Bp)以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启动子(hTERTp),以及2个目的基因:人GM-CSF和GFP(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采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pShuttle-GFPSV55K穿梭质粒,应用此穿梭质粒与AdEasy-1腺病毒DNA在BJ5183细菌内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将其转染293细胞获得Ad-GFPSV55K重组腺病毒。PCR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噬斑形成实验测病毒滴度。结果经过酶切鉴定成功地构建了分别携带GM-CSF基因和GFP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7×1010pfu/ml。结论成功获得由hTERT启动子驱动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倪芳鲁茁壮瞿成奎胡泽斌王立生汪思应
关键词:腺病毒科
蛋白磷酸酶LY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的初步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蛋白磷酸酶LY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BL21(DE3)中表达。方法PCR扩增LY1的CDs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LY1。经限制性内切酶Nhe I、XhoⅠ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组氨酸融合蛋白。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全长为1179bp的LY1基因片段,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LY1转化E.coli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为42kD的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E.coliBL21(DE3)的胞质中。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出LY1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LY1,并表达出重组LY1蛋白,为进一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生物信号转导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彭万仁陈兵倪芳鲁云霞郑红李菲菲汪思应
关键词:基因蛋白基因表达
DNA损伤应答与DNA双链断裂修复被引量:2
2007年
在多种多样的生物体中,基因组保持完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细胞发挥功能和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许多内源或外源因素如电离辐射(IR)、基因毒性剂、复制叉停止.核酸酶、减数分裂、免疫细胞V(D)J基因重排等,均可引起DNA损伤,破坏基因组的稳定性。DNA损伤发生频率很高.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最严重的DNA损伤,是细胞内多种类型的DNA损伤中最危险的一种,如何及时地感直DNA的损伤并进行修复.是至美重要的一个问题.
郑红周平坤汪思应李菲菲倪芳
关键词:DNA损伤免疫细胞电离辐射减数分裂基因重排
Tec酪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肝癌的多药耐药
目的:Tec是TEC(Tyrosine kinase expressed in hepatocelluar carcinoma,TEC)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具有PH、TH、SH3、SH2和Kinase d...
余科科李菲菲郑红倪芳储著朗瞿成奎汪思应
关键词:TECHGF
文献传递
Tec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大鼠组织分布及参与的信号途径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Tec在大鼠组织中分布特异性,以及在大鼠肝细胞中Tec可能参与的信号途径.方法:从大鼠心、肝、脾、肺、脑、胸腺和肌肉组织中提取RNA,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Tec在大鼠中的组织分布,在WBF-344细胞中共转染Tec-pSRα真核表达载体与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再用HGF刺激细胞,用微量发光检测仪检测发光值.结果:Tec在大鼠肝脏与肾脏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肝干细胞中对HGF介导下的E1k信号分子活化的报告质粒中荧光素酶的表达有明显增强(2-3倍)作用.结论:Tec在大鼠肝脏高表达,Tec可能参与HGF介导Erk途径,可能与肝细胞增殖的信号调控有关.
钟明贵李菲菲郑红倪芳余科科汪思应
关键词:肝再生信号转导
Tpr-Met致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初探
2007年
[目的]探讨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表达Tpr-Met的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致其恶性转化,用软琼脂集落实验和3H-TdR掺入DNA的方法检查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增殖性,用Westernblot检测其c-Met及P-Erk、P-Akt表达水平,用EMSA实验检测NF-кB的结合活性。[结果]转染Tpr-Met的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变,能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形成的集落大且明显增多,转染pcDNA3.1/c-Met/Tpr-Met的细胞集落数分别是0,71±10和160±12,说明Tpr-Met能诱导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用3H-TdR掺入DNA的方法来检测细胞的增殖性,发现转染Tpr-Met的NIH3T3细胞和转染c-Met的NIH3T3细胞相比,转染Tpr-Met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转化后的NIH3T3细胞DNA与NF-кB的结合能力明显增强,并且P-Erk和P-Akt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NF-кB参与了Tpr-Met致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信号调控,提示阻断该信号途径有可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郑红汪思应杨晓明陈志武李菲菲倪芳
关键词:NIH3T3细胞恶性转化
B16M高低转移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异质性的分析
2004年
目的 筛选B16M高低转移株 ,以探讨B16M的转移异质性及机制。方法 通过B16M自发肺转移模型筛选出转移性能不同的细胞株 ,并用实验性和自发性肿瘤转移模型验证其在体内生长、转移性。通过细胞增殖、3 H TdR参入实验、流式细胞技术、细胞侵袭离散实验研究了高、低转移B16M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以及对离散因子的反应的差异 ,Western印迹实验研究细胞c -met表达及活化水平。结果 在所筛选出的 3株可疑高转移B16M细胞株中 ,H3B16M细胞接种于同系C5 7BL/ 6小鼠体内所形成的原发瘤重量、实验和自发性肺转移结节数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株 ;该细胞株增殖能力、侵袭性及对离散因子的反应能力的也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株。c met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也升高。结论 成功的筛选出B16M高、低转移细胞株 ,两者在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离散能力等方面有差别。这种差异可能与c met有关。
李春霞郑红李菲菲周颖余科科倪芳程洁瞿成奎汪思应
关键词:黑色素瘤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