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篇“ 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文章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7例确诊为T2DM且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患者作为CAS组,选取确诊为T2DM但颈动脉未发现粥样硬化的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R、QT、QTc间期测定值、血糖血脂等,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结果:CAS组患者的PR、QT、QTc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患者,CAS组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延长(OR=1.833)、QT延长(OR=1.718)、QTc延长(OR=1.487)、TG增高(OR=1.833)、hs-CRP增高(OR=2.081)、糖尿病病程延长(OR=2.036)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2DM患者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监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选指标。
李丽丽杨敏
关键词: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QTC间期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药师参与吉瑞替尼致QTc间期延长的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吉瑞替尼引起QTc间期延长的病例中的作用,为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及时发现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通过分析患者基础疾病、诊疗过程、治疗用药及其潜在相互作用参与临床诊疗。结果临床药师怀疑QTc间期延长很可能是吉瑞替尼引起的不良反应,建议立即停用该药,复查心电图。医师采纳此建议,及时停止可疑药品吉瑞替尼药物治疗,3 d后复查心电图,患者QTc数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过程,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崔晓林付晓菲杜艳红刘娟朱茜刘子祺
关键词:QTC间期延长临床药师
抗结核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临床监测和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2
2024年
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氯法齐明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于提高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的QTc间期延长,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监测和妥善处理。本共识旨在解决抗结核药物引发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问题。依托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以及参与专家的应用经验,经过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关于抗结核药物导致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的专业建议。希望本共识能够指导医生及时和规范地预防、发现、处理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QTc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
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初乃惠聂文娟李强马丽萍
关键词:QT延长综合征药物毒性病人医护管理
1型糖尿病患者QTc间期延长风险的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024年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68例T1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中QTc间期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QTc间期正常组(423例)和QTc间期延长组(145例),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T1DM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应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T1DM患者发生QTc间期延长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使用1000次增强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综合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应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预测变量,包括T1DM病程、UACR、HbA_(1c)、LVEF、DPN、HDL-C及Sc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T1DM病程≥10年(OR=4.951)、UACR>300 mg/g(OR=1.759)、HbA_(1c)≥7%(OR=7.988)、LVEF≤50%(OR=8.501)、DPN(OR=1.708)、HDL-C(OR=0.198)是T1DM患者发生QTc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建立的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 0.786~0.858),预测结果接近于实际。DCA显示,在0~0.8的阈值区间具有最大效益。CIC表明,预测模型可以在阈值概率范围内有效区分出QTc间期发生延长的高危患者。结论包含6个预测变量(T1DM病程、UACR、HbA_(1c)、LVEF、DPN、HDL-C)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T1DM患者发生QTc间期延长的风险,对早期甄别这类高风险人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黄昕刘小宁李佳昱王洁田利民
关键词:QTC间期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间期延长危险因素分析及基于Lasso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基于Lasso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分析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2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QTc间期情况将其分为延长组(n=46)和非延长组(n=210),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通过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延长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间期延长发生的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及综合指数预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间期延长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延长组的女性比例高于非延长组,BMI高于非延长组,空腹血糖(FPQ)高于非延长组,血钾(K)低于非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FPG、K为影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间期延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itc回归结果,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模型公式=1.175×年龄-0.568×BMI-0.715×FPG+2.312×K-10.144。建立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QTc间期延长发生的价值,结果显示,性别、BMI、FPG、K、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599、0.741、0.701、0.898、0.954,敏感度分别为0.674、0.739、0.652、0.805、0.862,特异性分别为0.524、0.652、0.657、0.915、0.935。成对Z检验显示,联合的AUC高于单个指标(P<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那些BMI指数偏高、FPG水平较高以及K水平较低的患者,在长期住院治疗期间,出现QTc间期延长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在预测这类患者QTc间期延长发生风险时,性别、BMI、FPG和K这四个指标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而且,当这四个指标被联合使用时,它们的预测效能能够达到最佳水平。
郭蕊韩勇刘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QTC间期ROC曲线分析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1年9-11月1046例宁夏回族自治区5城市社区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其中1028例完成生化指标、心电图检查等,既往存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者233例,最终纳入795例。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MS诊断标准及QTc间期延长(QTc>440 ms)为依据分为MS组、非MS组和正常组。分析MS及其不同组分,以及吸烟、饮酒与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结果MS组患者QTc间期明显长于非MS组,血压升高组、血糖升高组,以及吸烟组、饮酒组患者QTc间期明显长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血脂异常组患者QTc间期长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Tc间期延长与MS、空腹血糖、收缩压均呈正相关(P<0.05);空腹血糖升高、收缩压升高是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S与QTc间期延长显著相关,空腹血糖、血压升高可能是QTc延长的危险因素,应关注MS患者空腹血糖、血压情况,预防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马万瑞何珊齐国雪王志忠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QTC间期
一种耐药肺结核QTc间期延长的代谢物筛选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关于QTc间期延长的代谢标志物的筛选及应用,所述代谢标志物可预测/监测耐药肺结核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时期的QTc间期延长;该标志物可用来...
逄宇于佳佳唐神结袁金锋李姗姗马丽萍刘荣梅丁卫民
儿童漏斗胸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探讨儿童漏斗胸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外科儿童漏斗胸患者23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安静状态下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按QTc间期是否延长分为QTc延长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法探讨可能导致患者QTc间期延长的相关因素。结果 儿童漏斗胸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为14.2%;与正常组比较,QTc延长组患者Haller指数偏高、血钾数值较低、合并肺通气功能障碍及脊柱侧弯患者的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提示,Haller指数≥3.8是此类疾病患者QTc间期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漏斗胸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较高;其中Haller指数≥3.8是此类疾病患者QTc间期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华宇柏林茹雪
关键词:漏斗胸QTC间期影响因素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QTc间期延长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6月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符合要求长期住院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以QTc间期>440 ms为延长的标准,将患者分为QTc延长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分析QTc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11例,22例患者QTc间期延长,QTc间期延长检出率19.82%;QTc间期延长组和正常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钾(K)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FPG、K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延长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FPG、K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防止发生猝死。
李东霞梁直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QTC间期延长影响因素
腹膜透析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引起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评估的129...
贾梦婷
关键词:QTC间期QT间期肺动脉高压腹膜透析

相关作者

吕建宝
作品数:27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血脂 QTC间期 QTC间期延长 精神分裂症患者
李娟
作品数:389被引量:2,98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老年人 抑郁 精神分裂症 疫苗 痴呆
李悦
作品数:47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文献计量分析 莫西沙星 血药浓度 磷霉素 利奈唑胺
高宏
作品数:32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芬太尼 QTC间期 血液动力学 剖宫产术 氯胺酮
王睿
作品数:1,119被引量:5,581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