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6篇“ O139霍乱弧菌“的相关文章
O1/O139霍乱弧菌感染病例的病原学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2023年上海市一起疫情中分离出的非O1/O139霍乱弧菌同源性、毒力和耐药情况,进行溯源调查和基因分析。方法2023年9月,采集上海市徐汇区疑似感染霍乱弧菌的3个腹泻病例和7份环境样本,通过血平板培养分离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血清学鉴定,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肉汤稀释药敏试验,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测序,预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果从10份样本中分离到10株非O1/O139霍乱弧菌,携带hlyA、rtx、T6SS等毒力基因,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cgSNP)显示菌株间最少存在8947个核苷酸位点差异,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显示10株菌株均不成簇。10株菌株多重耐药率80%,对阿奇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唑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60%、50%和50%,10个菌株中共检出24种耐药基因,其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和多粘菌素类耐药基因(Alm)在所有菌种中均检出。结论本起疫情分离的10株非O1/O139霍乱弧菌呈现生物多样性,在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分布和耐药表型方面均有所不同。
倪斌君王凯悦钱雨澜邬安琪陶艳琳
关键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
北京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和非O1/O139霍乱弧菌共感染导致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病原检测分析
2024年
目的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和非O1/O139霍乱弧菌共感染导致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4个病例肛拭子、12件可疑污染食品和8件环境涂抹的增菌液进行多种腹泻病原检测,将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取菌株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构建聚类树。结果4件病例肛拭子增菌液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均为toxRVP+/tdh+/trh-,其中2件肛拭子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结果为阳性。病例肛拭子副溶血性弧菌培养法检出率为100%(4/4),分离株均为toxR_(VP)+/tdh+/trh-,血清型均为O4:KUT;病例肛拭子霍乱弧菌培养法检出率为50%(2/4),均为非O1/O139血清型,其中1分离株为toxR_(VC)+/ctx-/t3ss+。可疑污染食品副溶血性弧菌培养法检出率为66.67%(8/12),环境涂抹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2.50%(1/8),可疑污染食品和环境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均为toxR_(VP)+/tdh-/trh-;可疑污染食品霍乱弧菌检出率为25.00%(3/12),分离株均为toxR_(VC)+/ctx-/t3ss-。基于病例、可疑污染食品和环境分离副溶血性弧菌形成10个相互独立且遗传距离较远的分支,全部病例分离株处在同一分支,为高度克隆化分支。分离自2个病例和3件可疑污染食品的霍乱弧菌分离株形成5个相互独立且遗传距离较远的分支。结论本次暴发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和非O1/O139霍乱弧菌共感染导致;弧菌共感染暴发事件中应加强多病原荧光PCR的辅助检测和菌株基因组特征分析,优化弧菌优化培养路径。
康颖乔胜鑫闫爱霞赵文轩崔尧李首飞王苗王园园王洛桐李颖逄波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PCR基因组测序
抗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的中草药筛选及抑菌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non-O1/O139 Vibrio cholerae)生长的中草药,本研究通过水煎法获得黄柏、五倍子等23味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其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制效果较强的8种中草药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五倍子、白芍、黄柏、诃子、山楂、石榴皮、地榆、木瓜等8种草药对非O1/O139霍乱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非O1/O139霍乱弧菌对五倍子、白芍和黄柏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92±1.24)mm、(19.50±0.74)mm和(18.92±2.12)mm。五倍子抑菌和杀菌作用最强,MIC和MBC均为7.81 mg/mL,其次是白芍,MIC为15.63 mg/mL,MBC为31.25 mg/mL。本研究为中草药防治由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了理论参考。
陈圳钱且奇李志鹏徐静雯张紫瑞姜群张晓君高晓建
关键词:抑菌效果
院内感染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败血症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患者,女,46岁,因"阴道流血1月余"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持续性流血,伴头晕、乏力、心慌,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2.01×109/L,血红蛋白48 g/L,PLT 21×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检提示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给予"输注血小板、红细胞,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烟台敏璜顶医院。
刘岩蒲增惠赵茂茂于红霞宋波
关键词:O139霍乱骨髓细胞学检查阴道流血全血细胞减少输注血小板血红蛋白
1例肺癌患者血液培养检出1株非O1群、非O139霍乱弧菌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对1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液培养,从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征及血清学方面进行鉴定。菌株为革兰阴性短小杆状需氧菌,氧化酶试验阳性,粘丝试验阳性,试验条API 20EV4.0;生化谱:1367126;该菌株为完全溶血,O1群O多价不凝集,O139O抗血清不凝集。该菌株为非O1群、非O139霍乱弧菌
聂义红明儒成
关键词:肺癌肝硬化
隆回县首次从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隆回县城区市售外来水生动物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菌型特征。方法用直接肠内容物采样法采样,样本按《霍乱防治手册》方法,对城区销售的外来甲鱼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从188份甲鱼样本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1株,菌落特点、血清学试验、制动试验、生化反应和肠毒素基因(CTX)PCR检测均与O139霍乱弧菌相符。结论霍乱弧菌可通过外来甲鱼等水生动物的运输而传播,直接肠内容物采样可提高霍乱弧菌的检出率。
孙辉传阳秋香段美红
关键词:弧菌甲鱼霍乱O139群疾病控制
血平板辅助检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O139霍乱弧菌
2015年
目的研究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后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的方法。方法将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在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和TCBS平板、庆大霉素平板等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的同时,接种血平板辅助培养,于37℃培养10 h^12 h后挑取可疑菌落再转种碱性琼脂平板,于37℃继续培养。结果接种血平板37℃培养10 h后形成直径2 mm左右的可疑菌落,再转种碱性琼脂平板37℃继续培养10 h后分离得到O139霍乱菌株,而直接接种碱性蛋白胨水、TCBS平板和庆大霉素平板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12 h仍无菌生长。结论利用血平板辅助培养可提高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后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霍乱弧菌分离培养成功率,减少因抗生素抑菌作用而导致的漏检。
谢燕湘谢朝梅屈敏文邓海斌
关键词:血平板急性腹泻粪便O139霍乱弧菌
小鼠血清中杀O139霍乱弧菌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2014年
目的研究探索O139霍乱弧菌弧菌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微孔板培养和琼脂平板克隆计数相结合的杀弧菌抗体检测方法,对实验菌株及稀释度、补体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筛选;对50份小鼠免疫血清进行杀弧菌抗体滴度检测,并与O139霍乱弧菌LPS Ig G抗体滴度进行相关分析;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线性和精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筛选出最佳菌株为20100603菌株,最佳稀释度倍数为2 000倍,补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6倍。O139霍乱弧菌小鼠免疫血清检测到较高的杀弧菌抗体滴度而PBS小鼠免疫血清未检测到杀弧菌抗体滴度。小鼠免疫血清杀弧菌抗体滴度与O139霍乱弧菌LPS Ig G抗体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验证结果显示,在抑制剂浓度达到1.0~2.0 A600时,抑制率100%;线性回归方程为y=-1.093x+5.058,其相关系数为-0.999,P〈0.05;方法批内CV值为15.72%,批间CV值为23.47%。结论初步建立了O139霍乱弧菌弧菌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线性和精密度。
范锋锋谭小梅李燕婷吴朝今刘月萍乔瑞洁王浩赵志强谢贵林
关键词:霍乱霍乱弧菌O139滴度
湖北省2012年流行株O139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3起霍乱疫情病原O139霍乱弧菌分子分型特征和遗传相关性,探讨O139霍乱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年湖北省3起霍乱疫情分离鉴定的35株O139霍乱弧菌菌株用水煮法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霍乱肠毒素CT基因;取新鲜培养的菌株,制备约4.3个麦氏单位的细菌悬浮液,经裂解、洗涤及限制性内切酶NotI和Sfi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用凝胶成像仪获取电泳图像,分析DNA片段并用BioNumerics V4.6软件UPGMA方法(复选Dice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5株O139霍乱弧菌ctxA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308bp,分离自聚餐食用的凉菜、病人、带菌者及厕所标本(对应病人家)O139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经NotI酶切分为9种PFGE带型,SfiI酶切分为6种PFGE带型;A市2株病人分离菌和4株带菌者分离菌PFGE带型为KZGN11O139.CN0077+KZGS12O139.CN0054,B市1株病人分离菌和1株厕所分离菌PFGE带型为KZGN11O139.CN0302+KZGS12O139.CN0058,C市和D市分离菌株优势型为KZGN11O139.CN0276+KZGS12O139.CN0007,包括3株食品分离菌、2株厕所分离菌及16株病人和带菌者分离菌,另有6株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结论 2012年湖北省霍乱疫情特点为散发以及聚餐导致的局限暴发,3起疫情的分离菌株带型各不相同,呈现多样性,其中2起为单一菌型感染,1起为混合菌型感染,传染来源复杂且不明确,提示应加强霍乱的病原学监测。
杨红梅张婷江永忠吕静程均福王鸣李国明
关键词:霍乱O139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云南省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一次食源性霍乱爆发被引量:4
2010年
杨汝松吴强王树坤姚颖波刘红雁
关键词:食源性霍乱流行病

相关作者

刘延清
作品数:69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霍乱弧菌 霍乱毒素 分子流行病学 霍乱 O139群霍乱弧菌
祁国明
作品数:89被引量:63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华医学会
研究主题:霍乱弧菌 卫生技术评估 霍乱毒素 分子流行病学 噬菌体
高守一
作品数:78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霍乱弧菌 克隆 基因 CTXΦ 噬菌体
王秉瑞
作品数:74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研究主题:伤寒 肽6A 霍乱 疫苗 聚合酶链反应
袁佩娜
作品数:36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双歧杆菌 微生态 霍乱弧菌 微生态制剂 肠道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