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5篇“ LUFFA“的相关文章
基于表型性状的丝瓜初级核心种质库的构建
2025年
丝瓜为葫芦科丝瓜属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欢,是我国主要的瓜类蔬菜之一。随着丝瓜种质资源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丝瓜优异材料的筛选、保存难度日益增大。为了构建丝瓜核心种质库,剔除同质化严重的种质材料,提高丝瓜育种效率,本研究以丝瓜极具代表性的18个表型性状为指标,对244份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变异系数变化率、香农指数、表型保留比例等7项参数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8种不同抽样比例(5%~40%)、3种不同取样方法(随机聚类取样、分组聚类取样、优先聚类取样)的丝瓜候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果发现:丝瓜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其中香农指数最大的是叶宽,为3.0,最小的是种瓜长,为1.8。利用7个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发现最适宜的抽样比例为20%,最适宜的取样方式为分组聚类取样。利用该方法进行核心种质库构建,获得的初级核心种质包含51份丝瓜种质资源,占全部原始种质资源的20.90%,与原始种质对比,18个农艺性状中有13个性状与原种质的极大值、极小值完全一致,大部分性状的特征值与原种质相同或是差异较小,经T检验发现所有表型性状均值与原种质无显著差异,表明采用该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遗传多样性丰富。本研究可为后期丝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也为提高丝瓜品种改良效率奠定基础。
张婷王雪艳郭勤卫韦静方萍萍谢利芬赵东风李朝森
关键词:丝瓜表型性状核心种质
糯米丝瓜设施长季节栽培技术
2025年
糯米丝瓜是杭州市优势特色地方品种,早熟、高产、品质优、不褐变,深受市场欢迎。从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总结了设施长季节栽培技术,以期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
方淑丽粟贵俊许士运黄越陈永吉史邵萍蒋宁飞邹宜静
关键词:栽培技术长季节
南方高山露地玉米——丝瓜间套作新模式
2025年
南方高山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常年种植品种单一,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土传性病害难以控制,导致综合产量下降,产品品质降低,商品性差,种植效益低等。为提高南方高山区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提升土传性病害的综合防控效果,促进南方高山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南方高山农作物主产区探索旱地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形成了玉米—花椰菜、玉米—丝瓜等多种复合种植新模式,有效控制了南方高山区农作物土传性病害的发生,缓解了稻菜争地、农民增收与粮食保障等冲突,保证了粮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关发刘敏陆陈后张久玲蓝晓玲高杨薛珠政
不同诱杀处理对丝瓜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
2024年
为评价不同诱杀处理对丝瓜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比较了在套种紫苏区和未套种区使用实蝇粘虫板(果园专用)、实蝇粘虫板(菜园专用)、新型全降解粘虫板、诱杀球、瓜实蝇诱捕器,对丝瓜地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为害丝瓜的主要实蝇种类是南亚实蝇,平均占比高达96.19%;不同诱杀处理的小区诱杀南亚实蝇数量在113.67~351.83头,其中以套种区悬挂的新型全降解粘虫板诱杀数量最多,达到351.83头,其次是未套种区悬挂实蝇粘虫板(菜园专用)和套种区悬挂实蝇粘虫板(菜园专用)的处理;诱杀的雌虫百分比以未套种区悬挂新型全降解粘虫板和套种区悬挂新型全降解粘虫板的处理最高,分别达到44.64%和41.42%,远高于未套种区悬挂实蝇粘虫板(菜园专用)和套种区悬挂实蝇粘虫板(菜园专用)的处理。综合比较,建议田间应用时,在丝瓜地大量悬挂新型全降解粘虫板诱杀南亚实蝇雌虫,在周边悬挂实蝇粘虫板(菜园专用)或瓜实蝇诱捕器诱杀雄虫,减少雌雄虫的交配机会,防止雌虫在丝瓜中产卵为害。
吴景王冲勇龚碧涯肖伏莲刘慧周勇林文力黄蕊张艳
关键词:丝瓜实蝇诱杀效果
宁乡市高品质丝瓜筛选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为筛选出适合宁乡市春季设施和露地栽培的高品质油亮丝瓜品种,对宁乡市及周边地区目前种植的该类型5个丝瓜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调查各品种农艺性状、商品性、产量及抗病性等情况。结果发现:5个品种果实均为短圆筒形,果表油亮;白玉丝瓜果实颜色前期为白绿色,中后期逐渐变为白色,其余4个品种前期均为浅绿色,中后期逐渐变为白绿色,油亮3号果实颜色前后期变化相对较小;果实商品性综合评价以油亮3号最好,白玉丝瓜最差。果肉致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胖妞、白关、白玉、翠玉1号、油亮3号。裂果率最高的是胖妞和油亮3号,均为6%,翠玉1号最低,为2%。5个品种果肉均抗褐变,口感肉质细腻、甜。翠玉1号的前期产量最高,为2167.4 kg/667 m2,其次是油亮3号,为1414.7 kg/667 m2,白关丝瓜最低,为1106.0 kg/667 m2。总产量最高的是翠玉1号,为5248.8 kg/667 m2,其次是油亮3号,为4730.4 kg/667 m2,白关丝瓜最低,为3914.2 kg/667 m2。5个品种均未发生枯萎病,也没有其他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翠玉1号适合宁乡市大棚春提早和春露地栽培,油亮3号适合春露地栽培。
银晓闵子扬韩小霞李勇奇胡新军
关键词:丝瓜
湖北省丝瓜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为对湖北省丝瓜地方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对湖北本地46份丝瓜种质资源的34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69%,其中瓜长的变异系数最大(35.41%),棱数变异系数最小(12.10%);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1.66%,其中瓜斑纹色变异系数最大(65.78%),叶缘的变异系数最小(6.90%)。数量性状平均多样性信息指数为1.829,质量性状的平均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686。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叶片长与叶片宽、子叶宽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蔓粗与叶片长和叶片宽、瓜肉厚与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对46份丝瓜种质资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124.6处可以把46份丝瓜种质聚为3类。利用34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特征值大于1的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04%。研究结果可以为湖北省地方丝瓜资源的分类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李庆珂易丽聪王运强王运强伍娜徐劲松戴照义
关键词:丝瓜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我国丝瓜品种选育与保护现状及DUS测试
2024年
在提倡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我国丝瓜优异种质资源的充分挖掘以及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执行力和业界影响力的不断强化,对丝瓜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回顾了我国近20年来丝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及围绕早熟、抗病、耐冷耐热、丰产优质等育种目标的品种选育进展,分析了新品种保护现状;解析了丝瓜品种DUS测试指南性状构成、观测方法;归纳总结了近似品种筛选、种子催芽、性状观测和特异性判定在丝瓜品种DUS测试中的应用;指出了丝瓜品种DUS测试中存在测试水平、标准品种、性状表达状态等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丝瓜新品种选育创新的发展对策,可综合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多元化育种目标的产业需求,并适时启动丝瓜品种DUS测试指南修订,以期推动丝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钟海丰钟声远陈剑锋陈宇华林觅刘中华
关键词:丝瓜品种选育DUS测试
丝瓜子房培养类胚体发生途径诱导研究
2024年
[目的]以丝瓜(Luffa ssp.)品种“徐绿一号”的未授粉子房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因素对类胚体形成的影响。[方法]设置L 16(215)正交试验分析子房发育阶段、4℃预冷处理、35℃黑暗热激处理、TDZ、6-BA、ABA、NAA、2,4-D对丝瓜离体子房培养获得类胚体的影响。[结果]不同因素对子房片的发育过程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采集当天开放的雌花、4℃预冷处理、在MS培养基中添加0.04 mg/L TDZ对子房片的类胚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添加0.04 mg/L 2,4-D对丝瓜子房类胚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可以促进子房片生根;另外预冷处理与TDZ、TDZ与雌花采集时间、4℃预冷和ABA的两两交互作用对丝瓜类胚体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有效形成丝瓜子房类胚体途径:当天采集子房+4℃预冷处理+0.04 mg/L TDZ。
颜乐龙黄耀倪维晨冯翠刘慧颖吉茹苏小俊钱春桃
关键词:丝瓜单倍体TDZ
丝瓜新品种‘农福803’的选育
2024年
农福803’丝瓜是以高代自交系S15为母本,高代自交系S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农福803丝瓜植株生长势强,早熟,连续结果能力强。商品瓜平均纵径22cm,平均横径6 cm,平均单果重500 g,果皮翠绿色,果肉致密,细嫩爽口,烹饪后不褐变,味甘甜,品质好,每667m2产量4700kg。对农福803丝瓜主要病害调查发现,其对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且耐热耐湿,适于福建省春夏秋露地栽培和冬季设施栽培。
陈铣
关键词:丝瓜选育杂种一代
丝瓜MYB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药食同源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MYB(LcMYB)基因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鉴定参与抗褐化作用的主要成员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Pfam数据库及NCBI保守结构域分析,对丝瓜全基因组水平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通过Expasy、MEME等在线工具分析Lc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理化性质、顺式作用元件及保守结构域。然后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丝瓜与拟南芥、苹果、番茄、茄子及马铃薯等植物MYB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2个褐化敏感程度不同的丝瓜转录组,筛选了丝瓜褐化相关的关键MYB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结果全基因组水平共鉴定到449个具有相似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的MYB基因,可聚类为4个亚家族(R1_MYB、R2R3_MYB、R3_MYB和R4_MYB),并在正反链均存在可能的顺式调控元件。靶基因及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多个MYB及其靶基因尤其是多铜氧化酶相关基因可能在鲜切丝瓜的不同褐化阶段起重要的作用,是丝瓜褐化的关键调节因子。结论系统鉴定了LcMYB家族基因,并鉴定了可能参与丝瓜褐化的MYB基因及其靶基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丰富LcMYB基因家族的生理功能,并为进一步解析果实褐化调控机制,提高果实品质提供了候选基因。
吴珊余小丽宋航孙淼曾厚圆杨丽欣刘雷练华山刘鹏
关键词:丝瓜转录因子褐化

相关作者

朱进
作品数:76被引量:391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淹水胁迫 NACL胁迫 盐胁迫 丝瓜 黄瓜
刘昌瑜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丝瓜叶 化学成分 丝瓜 化学成分研究 Q
侯奕充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研究主题:补充光照 LED 红豆杉 光强 净光合速率
蔡元聪
作品数:14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丝瓜叶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丝瓜 Q
王国夫
作品数:67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研究主题:香榧 综合评价 化感作用 杀虫活性 三角帆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