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篇“ DWI技术“的相关文章
IVIM-DWI技术联合T1 mapping成像对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
2025年
目的 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联合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对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112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并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接受IVIM-DWI、T1 mapping检查,以手术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IVIM-DWI参数[表现弥散系数(ADC)、单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以及灌注分数(f)]、T1 mapping参数[T_1值],评估IVIM-DWI联合T1 mapping成像对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手术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显示,112例乳腺肿瘤患者经活检确诊恶性12例,占比10.71%。恶性组ADC、D值均小于良性组,f、D^(*)、T_(1)值均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IVIM-DWI、T1 mapping主要参数(ADC、D、f、D^(*)、T_(1)值)对乳腺肿瘤定性诊断的ACU均>0.70,有一定诊断价值。基于上述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发现,ADC、D越小,f、D^(*)、T_(1)值越大的乳腺肿瘤患者,恶性风险越高,列线图中各参数联合对乳腺肿瘤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AUC=0.980)。结论 IVIM-DWI技术联合T1 mapping成像可用于对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基于各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对乳腺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尹桂亭闫灵芝
关键词:乳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在乳腺疾病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研究乳腺疾病病情诊断方法,分析DWI技术在MRI检查过程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这批患者,乳腺恶性病变疑似患者115例,在患者入院后,通过常规X线钼靶技术,对其进行检查,随后在利用DWI技术,实施MR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学或穿刺病理学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病理学证实恶性病变例数及所占比例;对比X线钼靶技术DWI-MRI检查乳腺恶性病变阳性例数、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检查准备时间、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误诊漏诊率和纠纷率。结果 ① 病理学发现恶性病变110例,占比95.65%;② DWI-MRI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在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度方面,数据表现,均较常规X线钼靶技术更佳,组间P<0.05;③ DWI-MRI病情确诊时间,较常规X线钼靶短,DWI-MRI检查准备时间、操作时间,较常规X线钼靶长,组间P<0.05;④ DWI-MRI导致的误诊漏诊率、纠纷率,均较常规X线钼靶低,组间P<0.05。结论 对于乳腺疾病患者而言,以DWI-MRI技术,实施检查与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吴戈
关键词:乳腺疾病X线钼靶
磁共振rFOV IVIM-DWI技术用于鉴别直肠癌分期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磁共振小视野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rFOV IVIM-DWI)技术用于鉴别直肠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视野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fFOV IVIM-DWI)及rFOV IVIM-DWI检查。比较2位医师对IVIM-DWI图像的病灶变形及病灶清晰程度的主观评价结果、两组磁共振rFOV IVIM-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通过ROC分析rFOV IVIM-DWI参数诊断直肠癌处于Ⅲ期、Ⅳ期的价值,将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一致性分析rFOV IVIM-DWI参数诊断直肠癌处于Ⅲ期、Ⅳ期的价值。结果 2位医师均认为rFOV IVIM-DWI序列的图像变形程度低于fFOV IVIM-DWI序列相比,但DWI及ADC清晰度高于fFOV IVIM-DWI序列(P<0.05);Ⅲ期、Ⅳ期组ADC、D、f均低于Ⅰ期、Ⅱ期组(P<0.05),两组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rFOV IVIM-DWI参数诊断能用于诊断直肠癌处于Ⅲ期、Ⅳ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907、0.913,且P<0.05;以ADC≤0.895×10^(-3)mm^(2)/s、D≤0.868×10^(-3)mm^(2)/s以及f≤25.59定义为直肠癌处于Ⅲ期、Ⅳ期。经一致性分析证实,rFOV IVIM-DWI技术诊断直肠癌处于Ⅲ期、Ⅳ期的准确率94.00%、灵敏度94.37%、特异度93.10%、阳性预测值97.10%、阴性预测值84.38%、Kappa值=0.857。结论 磁共振rFOV IVIM-DWI技术的图像质量较高,可明显提高常规视野下的图像清晰度,减少变形,且rFOV IVIM-DWI参数用于鉴别直肠癌分期的价值较高,将磁共振rFOV IVIM-DWI技术用于直肠癌诊断处于Ⅲ期、Ⅳ期,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结果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李晓维张伯英程秋波轩翠华
关键词:小视野直肠癌
DWI技术在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肾透明细胞癌(ccRCC)发病率高、侵袭性强、致死率高。术前精准预测其病理分级对手术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DWI是一种对水分子的扩散特点进行无创成像的技术,扩散张量成像(DTI)可以分析水分子在不同方向的扩散特点,扩散峰度成像(DKI)既可以体现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又可反映出组织结构复杂性,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可以同时提供水分子的扩散受限程度及组织灌注视图。影像组学是一种新兴的、发展前景广阔的技术,在肿瘤的病理分级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主要对DWI及基于DWI技术的影像组学对ccRCC病理分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郑文静刘杨颖秋曹金凤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增强联合DWI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磁共振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济南北城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129例。分别进行磁共振增强、DW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恶性75例,良性54例;DWI检查准确检出恶性67例,良性51例;磁共振增强+DWI检查准确检出恶性74例,良性52例;磁共振增强+DWI检查肝脏肿瘤的灵敏度98.67%、准确率97.67%均高于DWI检查的89.33%、91.47%(P<0.05);在b值为50、400、800 s/mm^(2)时,恶性肝脏肿瘤患者ADC值均低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增强+DWI检测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可为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可推广应用。
唐勇
关键词:肝脏肿瘤磁共振增强弥散加权成像
IVIM-DWI技术在早期小肝癌(<10 mm)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在早期小肝癌(HCC)(<10 mm)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0月宁波市解放军第九〇六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早期小HCC患者为研究对象,行MRI常规扫描及IVIM-DWI检查,以早期小HCC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IVIM-DWI主要参数诊断HCC价值以及与小HCC病理分级的相关性,IVIM-DWI主要参数包括真性弥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假性弥散系数(D*)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临床诊断结果显示,50例疑似早期小HCC患者均确诊为早期小HCC。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MRI常规扫描及IVIM-DWI检查检出早期小HCC 50例,检出率为1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IM-DWI相关参数中的D值和ADC值诊断HCC具有一定价值,AUC值分别为0.820和0.858,而二者联合诊断HCC的AUC值为0.872,诊断价值更高(P<0.05)。小HCC不同病理分级患者D值、D*值、f值和ADC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分级为Ⅲ级小HCC患者D值、ADC值低于Ⅰ级患者(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D值和ADC值与小HCC病理分级呈负相关性(r=-0.472、-0.495,P<0.001)。结论:IVIM-DWI参数中的D值、ADC值诊断小HCC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且D值、ADC值与小HCC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联合应用二者可有效提高早期小HCC检出率、辅助分级诊断。
楼晓剑何维新项伟敏徐贤冯杰傅政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增强T1 mapping和IVIM-DWI技术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应用磁共振(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参数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接受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检测和MR增强扫描,测量增强前20 min和增强后20 min T1弛豫时间,计算肝细胞增强分数,并应用Mltalytics 1.0.1软件自动测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和真性水分子扩散系数(D)。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参数评估肝储备的效能。结果在60例肝硬化患者中,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10%者30例(A组),≥10%但<30%者16例(B组),≥30%者14例(C组);C组增强前T1弛豫时间和增强后T1弛豫时间分别为(700.5±71.2)ms和(324.1±99.6)ms,显著长于A组【分别为(612.2±28.3)ms和(148.3±51.9)ms,P<0.05】或B组【分别为(682.5±73.1)ms和(256.2±88.1)ms,P<0.05】,而ADC、D和肝细胞增强分数分别为(0.5±0.1)×10^(3)、(0.5±0.1)×10^(3)和(50.2±11.6)%,均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1.2±0.1)×10^(3)、(1.0±0.4)×10^(3)和(80.8±10.9)%,P<0.05】或B组【分别为(0.8±0.2)×10^(3)、(0.7±0.2)×10^(3)和(59.4±19.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增强前和增强后20 min T1弛豫时间、ADC、D和肝细胞增强分数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均具有较高的价值(灵敏度均在70.0%以上,特异度均在76.7%以上)。结论应用MR IVIM-DWI和T1 mapping参数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
穆玉娟吴斐斐陈莹
关键词: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
联合磁共振T1 mapping与DWI技术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危险分级的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native T1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不同病理亚型和分期的鉴...
兰江涛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胸腺瘤胸腺癌肿瘤分期
DWI技术与常规MRI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采用DWI技术以及常规MRI技术完成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并且对比良恶性肿瘤各性质状态下的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DWI技术诊断的特异度为95.00%,敏感度为96.67%,准确度为95.71%,均优于常规MRI技术诊断的50.00%、66.67%、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5、7.111、25.037,P<0.05)。恶性肿瘤患者各性质状态下的ADC值均低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常规MRI技术比较,合理选择DWI技术对肝脏肿瘤患者实施良恶性鉴别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显著。
贾小青王刘辉
基于MUSE-DWI与SS-DWI技术在前列腺癌图像中的对比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基于复合灵敏编码-弥散加权成像(MUSE-DW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SS-DWI)在前列腺癌(PCa)图像的定量评估及主观分析。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46例PCa患者的MUSE-DWI及SS-DWI图像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定量分析两种序列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信噪比(CNR)、表观扩散系数(ADC)及主观评价。结果MUSE-DWI检测PCa的图像较SS-DWI更清晰。MUSE-DWI的SNR及CNR明显高于SS-DWI图像(38±13)vs(18±7),(43±24)vs(1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USE-DWI与SS-DWI的ADC值分别为[(0.75±0.14)vs(0.74±0.13),P=0.020]。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为0.764(MUSE-DWI)和0.691(SS-DWI)。MUSE-DWI图像总评分(229.0±5.7)高于SS-DWI(127.0±5.2);MUSE-DWI图像评分高于SS-DWI[(3.7±3.4)vs(2.1±1.0),P<0.05]。结论对比SS-DWI,MUSE-DWI检测PCa的图像更清晰,SNR、CNR更高,且医师主观评分更高,辅助临床对PCa的诊疗更有价值。
李全喜唐辉军张健生杨飞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

相关作者

许春苗
作品数:40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CT 胃肠道间质瘤 间质瘤 胃肠道
钱根年
作品数:207被引量:699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18F-FDG 图像质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高阳
作品数:162被引量:717H指数:1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MRI 静息态 胶质瘤
陈自谦
作品数:807被引量:2,772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PET/CT CT 磁共振
曹代荣
作品数:339被引量:1,564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