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2篇“ CHLORPROMAZINE“的相关文章
- 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024年
- 氯丙嗪可以作为人类或畜禽的治疗药物,但是大剂量用于畜禽养殖将会在动物体内积累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构建一种高效的氯丙嗪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研究按照检测技术分类从酶联免疫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面对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展望了未来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 金伟李惠颖张宁
- 关键词:氯丙嗪动物源食品
- 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3年3月—2024年4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42例)和对照组(利培酮治疗,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脂指标。
- 林梅香林永和陈丽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甲状腺激素氯丙嗪
- 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 2024年
- 氯丙嗪作为吩噻嗪类药物的代表性镇静剂,在畜禽与渔业饲养中常被用于限制动物活动、降低营养素消耗,以促进动物生长和增重。动物性食品中的氯丙嗪残留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风险,因此快速而准确地测定动物性食品中的氯丙嗪残留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色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旨在为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 孟迪
- 关键词:氯丙嗪动物性食品
- 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5种抗氧化剂
- 2024年
-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5种抗氧化剂。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HP-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分流比为10∶1,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5种抗氧化剂能实现完全分离,其质量分数在0~1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2.0~4.0mg/kg,定量限为5.0~9.0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36%~95.9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n=6)。该方法可满足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5种抗氧化剂含量的检测。
- 朱玉婷李灿武蕊彭国泰唐文杰邹子爵陈同强
-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氧化剂
- 氯丙嗪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氯丙嗪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甲状腺激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前,两组T3、T4、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3、T4、FT3、FT4水平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丙嗪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 朱高层陈凌云蔡晓亮
- 关键词:氯丙嗪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
- 长期服用氯丙嗪引起双眼角膜内皮及晶状体色素沉着1例
- 2024年
- 患者,女,74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年,于2023年4月6日至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精神分裂症病史40余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6年。自2017年开始连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400 mg,每日2次,2年后患者病情稳定,日剂量改为200 mg口服,每日2次至今。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UCVA)0.3,左眼0.4.
- 田曼段兴翔
- 关键词:眼部检查裸眼视力氯丙嗪色素沉着
- 氯丙嗪和噻洛芬酸在3种光毒性测试中致p38和Erk1/2表达变化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3种光毒性条件下细胞内p38和Erk1/2的表达变化,同时对3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3种测试方法评估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和噻洛芬酸(tiaprofenic acid,TA)的光毒性。随后收集3种测试方法所涉及的生物样本的全细胞裂解物,并利用蛋白质印迹法评估细胞内p38和Erk1/2的表达变化。结果这3种测试方法均能准确判断CPZ和TA作为光毒性阳性化合物。在3T3 NRU光毒性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TA和CPZ在光毒性剂量下显著提高了p38的表达水平(P<0.05),这一现象在其他测试方法中未观察到。在豚鼠和人工皮肤模型的光毒性试验中,p38和Erk1/2表达模式的变化相似。结论p38和Erk1/2在3T3 NRU光毒性试验中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高度敏感性,可被视为评估3T3 NRU光毒性的潜在分子标志物,但在豚鼠试验和EpiKutis人工皮肤试验中尚未可行。豚鼠和EpiKutis人工皮肤表现出更相似的p38和Erk1/2表达变化,提示EpiKutis人工皮肤模型试验方法可能比3T3NRU方法能更好地替代动物试验。
- 吴晓星陈舒怀刘彦娟桑晶
- 关键词:光毒性P38ERK1/2
- 分子光谱技术在氯丙嗪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3年
- 氯丙嗪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精神活性物质,因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滥用而成为临床的关注热点。分子光谱技术不仅是检测体系构建和反应机制解析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兴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基于分子运动产生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等现象,从测定的原理、条件等方面综述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子荧光、化学发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共振瑞利散射等光谱技术在氯丙嗪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探讨和展望了分子光谱法在氯丙嗪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氯丙嗪的检测、药理学、毒理学、风险评估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 张惠峰宋志峰
- 关键词:氯丙嗪分子光谱
- 真实世界中氯丙嗪超适应证用药合理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基于循证医学评价氯丙嗪超适应证用药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7—2019年《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中门诊患者使用氯丙嗪的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判断是否为超适应证用药,结合联合用药方案,并依照循证医学证据,综合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共分析氯丙嗪处方9 620张,其中超适应证处方4 388张,超适应证用药发生率为45.61%,联合用药处方中超适应证用药率为20.45%。超适应证主要包括支气管等呼吸道疾病、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癫痫、双相情感障碍等。结论 氯丙嗪超适应证用药普遍,部分存在合理性,但仍有用药风险,医疗机构应规范其超适应证用药管理,促进氯丙嗪的临床合理应用。
- 闫奕龙王召健郭姗姗赵志刚李草霍记平
- 关键词:氯丙嗪联合用药
- 药理学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氯丙嗪教学中思政渗透设计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桥梁学科。它不仅承担着指导医药学生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优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任务,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以药理学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氯丙嗪本科教学为例,挖掘整理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内容特点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于教学设计中,于教学实践中论证思政教学的效果,并按照“评价反馈——反思讨论——改进优化”路线原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客观的系统的价值判断,以期不断提升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最终收获传道授业与立德树人双重目标。
- 吴登攀牟杰黄金兰
- 关键词:药理学抗精神分裂症氯丙嗪教学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