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篇“ 鹅副黏病毒病“的相关文章
-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
- 2024年
- 副黏病毒病是养鹅业常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对养鹅业危害影响较大,如何有效诊治、预防鹅副黏病毒病成为行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对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
- 周志东
- 关键词:副黏病毒病症状
- 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及中西医治疗
- 2024年
-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对养鹅业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副黏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导致病鹅出现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以及病鹅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养鹅场要注重疫苗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本病的发生,一旦出现本病,要及时对病鹅进行隔离、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损失。本文通过对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及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旨在为广大养鹅场提供参考。
- 马焕发
- 关键词:鹅副黏病毒病发病原因中西医治疗
-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被引量:1
- 2023年
-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Ⅰ型鹅副黏病毒(Goose Paramyxovirus,GPMV)感染引起,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鹅群感染本病后会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病变。该病感染性极强,各季节均有发生;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日龄越小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我国养鹅产业的不断壮大,本病一旦流行.
- 张红田秋丰陈志峰王志强黄宇翔邹跃马志刚霍明东董佳强苗艳李鑫吕明哲杨昊天杨坤魏念冬王欢刘秋瑾
- 关键词:接触性传染病鹅副黏病毒病鹅群免疫系统雏鹅感染性
- 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被引量:2
- 2023年
- 随着养鹅业逐渐发展,鹅的各类疾病也开始流行,经常导致大批鹅死亡。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感染副黏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导致养殖户经济顺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发展。现将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和预治措施做一概述,希望为养殖户带来一定参考。
- 张志遥
- 关键词:接触性传染病消化道病变养鹅业鹅副黏病毒病副黏病毒养殖户
- 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中医治疗措施
- 2023年
-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与鸡新城疫病毒同属,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均无法治疗感染副黏病毒病的鹅只。现代研究表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环境相容性好,不仅对病毒有抑杀作用,还可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为鹅副黏病毒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张志遥
- 关键词:鸡新城疫病毒鹅副黏病毒病中草药资源磺胺类药物消化道病变发病规律
-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及防控措施
- 2023年
- 近些年来,随着鹅类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生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有不断扩大感染宿范围趋势出现,有报道表明已出现鸽和丹顶鹤感染此病的现象。该病于1997年7月在江苏进行首次报道,随后成为一种鹅类常见传染病。鹅副黏病毒病是以消化道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腹泻,肠道黏膜出血,溃疡,坏死和结痂。
- 吕海源
- 关键词:鹅副黏病毒病神经症状常见传染病急性传染病肠道黏膜防控措施
- 鹅副黏病毒病的症状、诊断及防控
- 2021年
- 鹅副黏病毒病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季节交替或气温较低时容易发生,不同周龄的鹅群都可以发病,随着日龄的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本病对幼龄鹅群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同时本病毒还可以感染鸡群和鸽群等禽类动物,对整个养禽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控本病发生,在此将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案等简述如下,希望给广大养鹅户有所帮助。
- 王华友
- 关键词:鹅群副黏病毒症状免疫
-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养鹅工作,保证鹅群的健康生长是养殖人员的基本工作任务。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流行性特征及临床症状,结合这些特征可以展开对疾病的防治管理工作,降低疾病发病率。通常来说,养殖场要结合鹅的品种以及当地常见的病害问题,找到发病源,确定传播途径,做好防治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地区养鹅工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鹅副黏病毒病。该病症的潜伏期短、发病速度快、病死率高,需要工作人员从流行病学方面,分析易感染群体及疾病发病规律。并配合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实验室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防治计划,真正控制病情。
- 胡柏冬
- 关键词:鹅群防控措施临床症状
-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被引量:4
- 2021年
-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于感染鹅副黏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各个年龄鹅都可感染。病鹅临床上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下痢,并伴有转圈、扭颈等现象。剖检主要是肠道发生病变,早期肠道有浆液性炎症,中后期有出血性溃疡,并存在大量的纤维性结节,较难剥离。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可达到98%左右,严重损害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并影响养鹅业的发展。
- 黄福庭
- 关键词:副黏病毒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控措施
-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剖检变化及防控被引量:3
- 2021年
- 鹅副黏病毒病也称为鹅类新城疫,是由于感染禽Ⅰ型副黏病毒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会使鹅出现腹泻、呼吸困难、肠道黏膜出血以及神经症状等。各个年龄段的鹅都能够感染,其中幼龄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该病在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春夏季节相比于秋冬季节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发病急、传播广,严重影响鹅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危害。现概述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控措施。
- 乔鑫
- 关键词:副黏病毒病流行病学剖检变化疫情处理免疫接种
相关作者
- 李琳

- 作品数:374被引量:96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小鹅瘟 鹅细小病毒 防控措施 诊治 雏鹅
- 丁壮

- 作品数:468被引量:90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新城疫病毒 NA-1 新城疫 鹅源副粘病毒 鹅副粘病毒
- 邵洪泽

- 作品数:214被引量:307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诊治 小鹅瘟 鹅细小病毒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 许贵宝

- 作品数:19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沂水县畜牧局
- 研究主题:前胃弛缓 鹅副黏病毒病 反刍动物 兴奋性 消化机能紊乱
- 吴佳宁

- 作品数:25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禽白血病 鹅副黏病毒病 鸡新城疫 动物疫病 发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