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0篇“ 高角型“的相关文章
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和上气道的形态结构
2022年
目的研究分析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和上气道的形态结构。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和安氏Ⅰ类患者,各30例。对每例患者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上下颌骨、上气道进行测量,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在颌骨测量中,相对于安氏Ⅰ类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组上下颌骨相对位置(ANB)、颌凸(NA-PA)、下颌位置(S-Co)增大(P<0.05),下颌骨相对于颅骨的位置(SNB)、下颌体长(Go-Po)、下颌升支长(Co-Go)、下颌综合长度(Co-Po)、后面/前面(S-Go/N-Me)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测量中,相对于安氏Ⅰ类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组腭咽气道间隙(U-MPW)、舌咽气道间隙(TB-TPPW)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下颌体及下颌升支短小,下颌后缩、后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存在明显狭窄,且狭窄段多位于腭咽段和舌咽段。
付东旭张月兰
关键词:上气道形态高角型下颌后缩头影测量
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伴下颌后缩者颅颌面和上气道形态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安氏Ⅰ类患者为对照,通过X线头影测量研究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形态和上气道形态的特点,探讨颅颌面生长发育对上气道的影响,探索颅颌面形态结构异常与上气道的关联,为临床上诊断为安氏Ⅱ...
付东旭
关键词:上气道形态高角型下颌后缩头影测量
横腭杆对青少年患者垂直向生长控制效果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横聘杆对青少年患者垂直向生长控制的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人75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患者分为横聘杆组和未使用横聘杆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垂直向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下颌升支长度、前后面度、上下颌第一磨牙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其中,横聘杆组下颌升支长度、后面和前下面分别增加(2.36±2.30)mm(t=6.23.P<0.001)、(2.71±2.56)mm(t=6.44,P<0.001)和(2.20±2.23)mm(t=5.97,P<0.001),上、下颌第一磨牙度分别增加(1.66土1.18)mm(t=8.52,P<0.001)和(2.26±1.35)mm(t=10.16,P<0.001),下颌平面(SN-MP)增加0.62°±1.34°(t=2.83,P=0.01)。未使用横聘杆组下颌升支长度、后面、前下面、上下颌第一磨牙度变化分别为(2.28±2.20)mm(t=7.06,P<0.001)、(2.50±2.20)mm(t=7.01,P<0.001)、(2.19±2.15)mm(t=6.28,P<0.001)、(1.27±1.16)mm(t=6.76.P<0.001)和(2.48±1.12)mm(t=13.57 P<0.001).下颌平面(SN-MP)增加0.32°±1.53(t=1.28.P=0.21)。两组之间各项垂直向测量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的青少年患者,横聘杆未能有效控制垂直向度。无论是否使用横聘杆,两组患者均出现上下颌第一磨牙度的增加,且部分患者出现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
朱萌蒋可李娇雷浪
关键词:正畸青少年横腭杆
MSE对骨性Ⅰ类青少年头位及颈椎姿势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评估了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器(MSE)对上颌骨宽度不足的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尺寸、头位和颈椎姿势的影响,并分析上气道狭窄问题的改善与头颈姿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来...
宋阳阳
关键词:青少年头位颈椎姿势
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利用AD2颌架和MCD记录研究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程度。方法利用AD2合架对100例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CO/CR位进行MCD记录,研究该类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结果CO-CR完全一致仅占3.1%,髁突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正常标准内仅占22.1%,左右两侧水平向及垂直向偏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向t=2.34,p=0.01;垂直向t=2.01,p=0.02),男女之间双侧髁突水平向、垂直向及横向偏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水平向t=0.542,p=0.271;右侧水平向t=0.708,p=0.354;左侧垂直向t=0.867,p=0.433;右侧垂直向t=0.632,p=0.316;横向t=0.806,p=0.403)。结论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比例,在临床治疗中应观察髁突是否处于CR位上以利矫治效果的稳定性。
吴斯媛
关键词:正中关系位
骨性Ⅱ类错(牙合)髁突位置与颌骨中线偏斜的三维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下颌骨髁突位置的对称性、髁突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颌骨中线的偏斜程度及髁突位置与颌骨中线偏斜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方法:  收集骨性Ⅱ类错(牙合)CBCT影像资料共45例,将...
阴旭萍
关键词:高角型髁突位置
Ⅱ~1患者舌体与下颌骨形态及位置相关性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舌体与下颌骨形态及位置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成年患者45例,通过CBCT三维重建测量其舌体形态(舌长度,舌度),舌体位置(舌水平位置T-S’,舌垂直位置S-S’)及下颌骨形态(下颌升支长度Co-Go,下颌骨上端的宽度Co-Co’,下颌体部的长度Go-Me,下颌骨下端的宽度Go-Go’,下颌体部的水平开张度∠Go-Me-Go’,下颌垂直的打开量∠Co-Me-Co’,下颌的大小∠Co-Go-Me)。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舌体形态及位置与下颌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下颌升支长度Co-Go与舌长度呈正相关(r=0.653,P<0.05),与舌度呈负相关(r=-0.627,P<0.05),与舌水平位置T-S’呈正相关(r=0.550,P<0.05)。下颌∠Co-Go-Me与舌长度呈负相关(r=-0.557,P<0.05),与舌度呈正相关(r=0.519,P<0.05),与舌水平位置T-S’呈负相关(r=-0.495,P<0.05),其余指标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舌体形态位置与下颌骨形态有相关性,随着舌体位置后移及舌度增加,下颌升支度减小,下颌增大。
王之瑜杨彤彤杨彤彤程开清
关键词:下颌后缩舌体下颌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开牙合畸形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开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并评估其疗效。方法选取开牙合畸形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30岁,平均24.5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均采取拔牙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头影测量指标并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矫治后前牙覆牙合恢复正常,面得到明显改善。SNA减小1.6°(P<0.001),SNB减小0.5°(P=0.038),ANB减小1.1°(P<0.001),GoGnSN减小1.7°(P<0.001),U1-NA减小3.7 mm(P<0.001),L1-NB减小1.8 mm(P=0.001),U1-L1增加16.6°(P<0.001),U1-SN减小8.2°(P<0.001),OPP-SN减小5.3°(P=0.012),FH-PP减小0.9°(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PP减小0.6 mm(P=0.091),L1-MP减小0.6°(P=0.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开牙合畸形能有效进行垂直向控制,使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获得良好疗效。
张晟王春阳谢永建麦理想
关键词:错牙合测颅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高角型
正畸治疗对成年安氏Ⅱ类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成年安氏Ⅱ类错颌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80侧)成年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实施正畸治疗。16层螺旋CT在治疗前后扫描颞下颌关节,多层面重建技术对扫描数据进行参数测量、三维重建,分析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结果 (1)4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6.3±1.5)月,治疗后,髁状突位置:关节窝内中性位有48侧(60.00%),关节窝前位有25侧(31.25%),关节窝后位7侧(8.75%);关节窝后位、关节窝前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髁状突前斜面倾(31.7±2.7)°明显大于治疗前(28.5±3.2)°,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窝度、前后径、内外径,髁状突前后径、内外径,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髁状突度、髁突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成年安氏Ⅱ类错颌患者采用正畸治疗能改进髁状突前斜面,使髁状突位置向前移动,恢复下颌外观美观度。对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功能无不良影响,疗效安全可靠。
颜萍陈丽王云云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成人正畸治疗
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成年女性患者髁突位置的CBCT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利用CBCT测量并比较不同矢状骨性错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相关参数(体积、表面积、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筛选骨性错成年女性患者,分为骨性Ⅰ类、Ⅱ1类、Ⅲ类,各30例。将样本的CBCT影像以DICOM3.0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存储,用软件Mimics10.01读取并进行髁突三维重建,测量上述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左、右侧髁突的相关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髁突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髁突关节上间隙,骨性Ⅰ类与骨性Ⅱ1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骨性Ⅱ1类与骨性Ⅲ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矢状向骨性错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位置具有一定差异性。
崔涛杜雨晴宋宇孙志涛侯凤春于艳玲
关键词:髁突高角型

相关作者

潘锡红
作品数:14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高角型 上颌快速扩大 矫治 地区女性 基托
葛晓磊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颏部形态 颏部 高角型 牙列 生长型
叶湘玉
作品数:76被引量:811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错HE 青少年 牙周膜牵张成骨 骨性 正畸治疗
刘晓君
作品数:69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正畸治疗 错HE 安氏 口呼吸 牙周炎
牛百平
作品数:31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错HE 骨性 青少年 ACTIVATOR 正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