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篇“ 颅内软骨瘤“的相关文章
颅内骨瘤被引量:9
2008年
李顺业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良性肿瘤透明软骨患病年龄女性病人
颅内骨瘤被引量:11
1993年
报告我院30余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骨瘤9例,占同期颅内肿瘤15000例的0.06%。本瘤多发生在青壮年,男女之比为1∶2。肿瘤多位于颅底,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因其生长的部位而异。神经放射学检查有特征性表现:(1)颅骨 X 线平片可见颅底有骨质破坏,部分患者可见钙化灶;(2)CT 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注药有轻度不规则强化;(3)MR 检查在 T_1加权像为低信号区,边界清楚而光滑,T_2像显示为高信号区。临床表现结合神经放射学检查的特点术前基本可确诊。手术可做肿瘤近全或大部切除来解除其对脑干和颅神经的压迫。放疗不敏感。
王集生罗世祺
关键词:脑肿瘤颅底软骨瘤
右额部颅内骨瘤1例报道
2023年
颅内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0.2%~0.3%[1],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归至间叶性非脑膜上皮来源肿瘤(骨及骨肿瘤)[2],发病部位多为颅底骨结合处,以中颅窝较为常见,其次为中线大脑镰结构,而大脑凸面少见。
周文明张赛锋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脑凸面颅内软骨瘤大脑镰中颅窝
颅内骨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骨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骨瘤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另行CT平扫。结果病灶呈类圆形、哑铃状或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边界清楚,周围无明显水肿。MRI上病灶呈混杂信号,5例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2例呈稍长T1长T2信号,内见点条状、弧形或不规则长T1短T2或短T1短T2钙化影,增强扫描病变边缘呈环形强化,内部呈蜂窝状不均匀强化; CT上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点条状、弧形及不规则钙化,相邻骨质可见侵蚀性破坏。病理上肿瘤由骨组织构成,细胞分化成熟,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难见。免疫组化:S-100(+~++),Vimntin(+),EMA(-)。结论颅内骨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联合CT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认仍依赖于病理。
钱超超胡广柱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颅内骨瘤1例被引量:2
2017年
男性,41岁。因右侧面部麻木10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头部CT平扫示:右侧颅中、后窝(颞骨岩尖、枕骨右侧、枕骨斜坡)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滑,肿块内见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大小约40mm×28mm(图1A);局部骨质破坏(图1B)。MRI平扫+增强示:右侧颅中窝不规则形态长T1、长T2信号灶,T2FLAIR呈高信号,邻近脑组织呈受压,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图1C^E);
兰静江普查曹长军王伟陈礼道赵宇航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
颅内骨瘤的CT、MRI表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骨瘤的CT、MRI特点,并与临床病理相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骨瘤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颅底发病5例,左侧顶叶大脑镰旁发病1例,右侧顶枕骨区发病1例;CT上病灶内见多发不规则钙化或残留骨质,呈混杂密度,可见多发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楚;MRI上均呈混杂信号,可见更长T_1、短T_2信号,肿瘤骨基质及黏液成分呈长T_1、长T_2信号,5例内部可见片状短T_1信号;MR增强扫描后7例均可见明显不均匀花边样强化,肿瘤实质部分常规增强未见强化。结论骨瘤颅内少见肿瘤,好发于前颅窝底,CT上有多发钙化或残留骨,MR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花环样强化,CT、MR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肖格林陈娟芝韩路军
关键词:软骨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颅内骨瘤的CT与MRI诊断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颅内骨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内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行颅脑CT平扫,1例同时行颅脑CT增强扫描,4例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颅内骨瘤中,位于颅底3例(前颅窝底1例,蝶鞍1例,左侧中颅窝底1例),大脑镰区1例。CT平扫示3例肿瘤均边缘清楚,内均见明显钙化灶,其中2例肿瘤的未钙化部分呈不均匀的稍高密度,1例呈"石榴籽"样低密度;CT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M R I平扫肿瘤均表现为混杂信号,其中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未钙化部分呈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肿瘤呈"石榴籽"样明显长T1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骨瘤好发于颅底、大脑镰区,密度/信号欠均匀,内可见到明显的钙化,周围无脑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大多数情况下CT、MRI诊断较困难,病理仍是主要的确诊手段。
江海燕张世科成官迅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颅内骨瘤的CT与MRI诊断
2013年
目的分析颅内骨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内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行颅脑CT平扫,1例同时行颅脑CT增强扫描,4例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颅内骨瘤中,位于颅底3例(前颅窝底1例,蝶鞍1例,左侧中颅窝底1例),大脑镰区1例。CT平扫示3例肿瘤均边缘清楚,内均见明显钙化灶,其中2例肿瘤的未钙化部分呈不均匀的稍高密度,1例呈"石榴籽"样低密度;C T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MRI平扫肿瘤均表现为混杂信号,其中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未钙化部分呈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肿瘤呈"石榴籽"样明显长T1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骨瘤好发于颅底、大脑镰区,密度/信号欠均匀,内可见到明显的钙化,周围无脑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大多数情况下CT、MRI诊断较困难,病理仍是主要的确诊手段。
江海燕张世科成官迅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X线磁共振成像
颅内骨瘤7例MR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骨瘤的MR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骨瘤的MR表现。结果 7例肿瘤中,位于鞍区3例,前颅窝底2例,大脑镰旁及颞部各1例。MR检查示:肿瘤在T1WI上呈不均匀等低信号,其中1例夹杂片状高信号,在T2WI中呈以片带状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高信号区呈囊泡状改变,其钙化部分6例在T1WI及T2WI中均为低信号影;1例在T1WI中为高信号,在T2WI中为等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增强扫描,5例瘤周呈花环状强化,2例周缘强化不明显,瘤内呈斑片状不均匀轻度强化,所有病例边界清晰,均未见瘤周水肿及瘤内出血。结论颅内骨瘤好发于颅底及大脑镰区,钙化多见,具有延迟强化特点,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唐浩胡桂周徐维敏胡碧莹陈卫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少见部位颅内骨瘤的影像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少见部位的颅内骨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南方医院放射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大脑凸面及大脑镰颅内骨瘤患者6例,其中大脑凸面3例,大脑镰区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CT显示肿瘤边缘清楚,5例可见数量不等钙化,相邻骨质受累2例;MRI显示病灶呈混杂信号,其中肿瘤实质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肿瘤出血为长T1、短T2信号;其中3例可见特征性的“皂泡征”;MRI增强扫描显示1例明显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结论发生于大脑凸面及大脑镰的颅内骨瘤罕见,术前误诊率高。结合肿瘤体积较大、多发钙化、可见“皂泡征”、增强扫描无或轻度边缘强化等特征,可对其做出影像学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张格王显龙王燕钰陈燕萍路世龙温志波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相关作者

成官迅
作品数:333被引量:1,35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MRI CT 体层摄影术
孙异临
作品数:194被引量:870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超微 超微病理 电镜 病理学
刁宏宇
作品数:55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预后 星形细胞瘤 脑积水 表达及意义
王成林
作品数:99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星形细胞瘤 人脑星形细胞瘤 胶质瘤 表达及意义 外科手术
张辉
作品数:27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微 超微结构 七氟烷 异氟烷 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