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9篇“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文章
羟考酮在老年女性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羟考酮在老年女性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择期行OPCABG的老年女性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2例。两组后采用不同的PCIA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时(T1),拔管后6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拔管后48 h内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和镇痛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平均年龄(68.0±3.5)岁,两组各时点的VAS、Ramsay镇静评分、自控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后皮肤瘙痒及眩晕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4.4%比12.5%)及排气时间[(32.3±9.2)h比(25.5±6.1)h]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羟考酮用于老年女性OPCABG后PCIA效果良好,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
邹璐雯叶伟光马艳辉徐娜李洪利李超王天龙
关键词:羟考酮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自控静脉镇痛女性
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肺功能衰竭患者ECMO治疗与护理被引量:5
2022年
对6例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行ECMO救治。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4例患者救治成功;1例患者于ECMO运行96 h,突发结性心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患者ECMO运行132 h,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于后15 d死亡。提出在给予该组患者保护性隔离的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用ECMO治疗时容量、流量及凝血等方面的监测,做好呼吸系统及各种管路的管理,可以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柳巧丽李传圣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心肺功能衰竭体外膜肺氧合ECMO抢救重症监护
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NCAB)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行ONCAB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6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后12 h心电图,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冠心病患者ONCAB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COPD病史、前左心房内径、机械通气时间、输注悬浮红细胞(RBC)量是老年冠心病患者ONCAB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前左心房内径≥38 mm、机械通气时间≥3 d、输注悬浮红细胞(RBC)量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ONCAB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ONCAB后新发房颤多发生于后5 d,且后第2天为高峰期,临床加强对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前左心房内径≥38 mm、机械通气时间≥3 d、输注悬浮红细胞(RBC)量升高患者的关注,强化风险防控及临床护理干预。
徐焕香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CYP2C19基因指导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否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其对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入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OPCAB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因指导组和传统治疗组,基因指导组根据CYP2C19基因不同分为快代谢型亚组和快代谢型亚组,快代谢型亚组患者OPCAB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快代谢型亚组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传统治疗组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亚组和替格瑞洛亚组,后分别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比较患者后30 d及后6个月MACE及出血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58例患者中,因不符合标准,31例患者先后退出本研究,最终入组127例患者。基因指导组患者63例,其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62.65±7.88)岁,根据CYP2C19基因不同分为快代谢型亚组20例、快代谢型亚组43例;传统治疗组患者64例,其中男45例、女19例,年龄(61.91±8.99)岁,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亚组32例、替格瑞洛亚组32例。基因指导组和传统治疗组后30 d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6%(1/63)、10.9%(7/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P=0.030);后6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3.2%(2/63)、14.1%(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7,P=0.029)。基因指导组和传统治疗组患者后30 d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4/63)、10.9%(7/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5,P=0.358);后6个月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5/63)、12.5%(8/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0,P=0.396)。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进行精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OPCAB后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张宪芬张殿宝韩婉青王永生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氯吡格雷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在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在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手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48例OPCABG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20),2020年1—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128),对照组行常规手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室护理质量、手相关指标、护理风险事件、中转体外循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仪器管理得分为(27.65±1.73)分、护理人员配合得分为(27.41±1.88)分、物品器械准备得分为(18.37±1.29)分及护理质量总分为(92.08±3.92)分,比对照组的(24.48±1.89)、(25.35±1.64)、(16.45±1.82)、(84.86±4.7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前准备时间为(27.08±6.64)min、手时间为(174.12±42.55)min、接送时间为(21.68±5.35)min,较对照组的(35.62±7.81)、(192.55±43.06)、(26.44±6.57)min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最低鼻咽温为(34.79±0.84)℃、最低红细胞比容为(33.66±2.74)%,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34%(3/128)、中转体外循环率为1.56%(2/128)、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24/128),低于对照组的8.33%(10/120)、6.67%(8/120)、31.67%(38/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PCABG患者手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效率及安全性,有利于降低中转体外循环、护理风险事件及后并发症发生率。
蔡丽艳刘学智任海燕闫建伟刘辉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冠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精益管理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拟行OPCAB患者分为强化他汀组(55例)和常规他汀组(5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立普妥)40 mg/d和20 mg/d,用药自前1周至后21 d。评估2组患者后7 d、21 d认知功能及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与常规他汀组比较,强化他汀组后第7、21天累加测试、循迹连线测试及后21 d数字广度测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组和常规他汀组后7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30.91%和54.00%,后21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d阿托伐他汀较20 mg/d明显改善OPCAB患者后认知功能,减少后7 d、21 d POCD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强化他汀治疗安全有效。
张宪芬韩婉青张殿宝曹劝省陶欢欢王永生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阿托伐他汀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强化他汀治疗
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前个性化心理护理研究
2019年
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手的安全性,需全面制定个体化的前、后治疗和护理方案。本研究将心理干预作为OPCAB患者前辅助性手段,实施干预的主体是护士,参与者是管床医生,同时要求加强医患沟通,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本文探讨个体化希望护理模式对OPCAB患者的作用。
陈冰
关键词:护理模式OPCAB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心理护理
比较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行OP-CABG的患者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0.5μg/(kg·h),对照组静脉泵注丙泊酚1~3 mg/(kg·h)。2组均持续给药12 h。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者后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SpO2、体温、心率、VAS评分、低SBP和5 d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改善不停跳OP-CABG患者后的睡眠质量,而且不影响后镇痛及谵妄的发生率。
梅魁魁赵文增文冰李红卫赵国昌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丙泊酚
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cTnI显著升高的影响因素
2018年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0PcABG)后cTnI显著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本院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严重病变进而接受0PCABG的冠心病患者共69例。监测患者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其中以cTnI〉5.Ong/dL为显著升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cTnI〉5.Ong/dL,n=24)及对照组(cTnI≤5.Ong/dL,n=4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中相关资料的差异性,同时通过10gistic回归分析影响0PCABG后cTnI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桥血管吻合口在中远端比例及中搭桥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搭桥时间以及桥血管吻合口位于中远端与0PcABG后cTnI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其优势比(OR)(95%cI)分别为4.06(1.09-15.15),11.03(1.12=l09.16)和1.02(0.99=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搭桥时间以及桥血管吻合口位于中远端是0P-CABG后cTnI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
王璟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肌钙蛋白I
重症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冠心痛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OPCABG)和对照组(行CABG),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后均未发生病死病例,两组患者桥血管数目、正性肌力药物用量、24h尿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24h、48h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高于前,对照组后24h、48h、72h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高于前,观察组患者后24h、48h、72h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前,观察组患者后24h及后1周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冠心病患者无论行0PCABG还是CABG均会对患者心肌造成一定的损伤,而0PCABG过程中造成的心肌缺血是短暂可逆的;较CABG有明显优势。
吴清柳李海涛马建林任良强李海嵘
关键词:危重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相关作者

高长青
作品数:502被引量:1,93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器人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高成杰
作品数:117被引量:47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瑞芬太尼 体外循环 依托咪酯 预处理
王嵘
作品数:106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左心功能不全 机器人 冠状动脉分流术
万峰
作品数:157被引量:63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心病
郭志刚
作品数:108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