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0篇“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相关文章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无锡怡和妇产医院收治的8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30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和54例深静脉血栓;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病变处血管内径、管腔内实性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或点状细微血流、血液回流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变处血管内径小于对照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变处血管内径小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管腔内实性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或点状细微血流、血液回流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且下肢深静脉患者的管腔内实性低回声、血流信号消失或点状细微血流更高,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血液回流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和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运用。
吴路凤张文静王艳英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
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PDVVI)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PDVVI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采取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与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改良股总静脉戴戒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双侧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股静脉反流情况、股隐静脉残端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VCSS、股隐静脉残端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股静脉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股静脉戴戒术治疗单侧PDVVI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及瓣膜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小伟安明华张伏生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慢性静脉功能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居高下,常规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射频消融是治疗轻中度慢性静脉功能的首选手术方法。但深静脉瓣膜功能所导致的重度慢性静脉功能(CEAP分级4级及以上)往往需要通过瓣膜修复来进行治疗。在成熟的瓣膜修复技术的基础上,人工合成瓣膜和生物瓣膜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深静脉瓣膜修复技术,以供临床参考。
崔鸿杰吴英锋
关键词: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瓣膜修复手术技术
基于血脉辨证理论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辨治思路被引量:1
2023年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PDVI)主要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出现深静脉血液倒流至膝盖以下乃至踝部静脉的病理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静脉淤滞症状的病症。根据PDVI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水肿”范畴。从血脉辨证理论内涵、奇恒之腑脉、脉之营卫二气、脉内津血等方面阐释血脉辨证理论,PDVI基本病机为脉络气虚为本、湿瘀阻滞为标,以益气利湿、养血通脉作为治疗PDVI的基本治法。结合临床病案对PDVI的辨证治疗思路进行介绍。
郑佩勳赵欣闫英
关键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医
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患者1073例,根据2022年欧洲血管外科学会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将静脉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级中C3至C6级定义为慢性静脉瓣膜功能(CVI),将C0至C2级定义为慢性静脉瓣膜功能早期(CVI早期)。比较CVI早期与CVI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对CVI的诊断价值。结果:CVI早期与CVI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病程、久站时间、久坐时间、吸烟史、腿部外伤史、下肢静脉血栓史、糖尿病史、风湿病史、患者静脉疾病临床症状评分(HASTI)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久站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史及糖尿病史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体重>68 kg、病程>12年及久站时间>6 h对CV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50岁、体重>68 kg、病程>12年、每日站立时间>6 h、下肢静脉血栓病史及糖尿病史。针对性地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可降低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赵永锋刘丽文董子龙刘珍张冰清赵军凤赵晓宇
关键词: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手术方法的探讨
2022年
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实施确认以对照研究形式展开,为保障研究的顺利实施,将62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组前对其进行了基本资料调查,确认可入组参与实验,同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按照每组31例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可用于该病症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股浅静脉戴戒术以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照组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中则需加用股浅静脉戴戒术。结果:研究中观察分析了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下肢症状体征和复发情况,首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仅如此,在术后6个月,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数分别为3例、4例,复发率9.67%、12.9%,差异大(P>0.05)。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可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予以治疗,疗效显著,无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必要。
姜永泽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治疗复发风险
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在深静脉瓣膜功能手术中的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在深静脉瓣膜功能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14例深静脉瓣膜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同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波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12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同时间的血管超声指标(平均静脉管径、平均血流速度、反流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物用量和术后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静脉管径低于对照组患者,反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瓣膜功能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对循环系统的干扰程度更低,术后的疼痛感更低,短期内恢复更快。
张洁贾伟蔡楠肖蕊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脾虚湿瘀证临床观察
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双肓、对照临床研究,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外四科经验方水肿Ⅱ号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C3 Ep Ad Pr)脾虚湿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
王前
关键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水肿随机对照实验中西医结合治疗
同麻醉方式在深静脉瓣膜功能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同麻醉方式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DVV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下肢DVV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方式同将其分为A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n=33)和B组[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n=49]。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循环功能指标(收缩压波动差、舒张压波动差、心率波动差)、麻醉指标[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慢性静脉功能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CIVIQ)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和超声指标(静脉管径值、平均血流速度、反流持续时间)。结果B组患者术中的收缩压波动差、舒张压波动差、心率波动差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截至随访结束,两组患者的CIVIQ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VCS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CIVIQ、V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B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快于A组患者,静脉管径小于A组患者,反流持续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腰麻对DVVI患者术中循环功能的干扰较小,临床效果更好。
皮旭东汪刚蒋筱扬项尽一韩建涛
关键词: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连续硬膜外麻醉血流动力学
同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伴Cockett综合征的效果探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同联合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伴Cocket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左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伴Cockett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n=60)单纯行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硬化剂治疗,B组(n=60)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再行GSV高扎+EVLT+硬化剂治疗。结果 A、B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A组19例(31.7%)有同程度患肢肿胀,7例(11.7%)色素沉着,4例(6.7%)足踝区溃疡形成,2例(3.3%)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B组有2例(3.3%)患肢轻度肿胀,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 GSV高位结扎+EVLT+硬化剂注射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伴Cockett综合征效果确切,微创安
郑世宾郭衍秦金保吴超李维敏张宏中沈建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OCKETT综合征腔内治疗微创治疗

相关作者

王深明
作品数:538被引量:4,01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乳腺癌 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治疗 静脉性溃疡
王春喜
作品数:283被引量:718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内皮素 一氧化氮 激光 动脉硬化闭塞症 手术探讨
韩丽娜
作品数:161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竹红菌乙素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激光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修复
张柏根
作品数:285被引量:2,02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功能不全 基因治疗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张培华
作品数:219被引量:1,42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 外科手术 静脉 下肢深静脉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