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青铜礼器“的相关文章
春秋时期造物演变——以青铜礼器为例
2024年
春秋时期是古代社会造物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春秋时期青铜礼器代表着春秋时期造物演变,此时青铜礼器的造型、纹饰、铭文、目的等演变的内核代表了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的转变。同时,青铜礼器的转变呈现的是春秋造物内部的结构以及反馈中实现的第一次真正的突破。春秋早期的造物传统遵循的是“神”为本位的造物转型的起点,到春秋中晚期后,遵循的是由“神”到“人”为本位的造物体系。春秋时期的造物转型本质是造物的结构性变化,在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是整体性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是器物对于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演变,以此最终符合时代要求。
周鑫
关键词:春秋时期青铜礼器
这些青铜礼器的名称和用途你都知道吗?
2024年
青铜器中的礼器,按照它的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三大类. 食器 有鼎、鬲、甗、豆、敦、簋、簠、盨等,这其中又可分为蒸煮食物所用的炊器及盛放食物所用的食器.
知乎用户信古斋主人
关键词:青铜礼器食器青铜器食物
楚式青铜礼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24年
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铜时代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意识,教师设计楚式青铜礼器专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楚式青铜礼器造型、纹饰、色彩特点,深度理解楚式青铜礼器所反映的楚人的审美特征,并完成创意表达和创新设计。
万丽
关键词:创意表达文化习俗色彩特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晋国青铜礼器“晋公盘”交互展示设计
本课题以春秋时期晋国的青铜重器晋公盘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晋公盘的整体造型、装饰纹样、盘内铭文中所传递的历史信息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将晋公盘的价值信息作为研究内容,为其搭建全新的交互展示平台。山西有得天独厚的...
鲁晴
关键词:青铜器用户体验三维模型
中国传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中美术元素的运用被引量:1
2023年
青铜礼器是中华文明体系中的重要美术代表。“礼”即礼乐制度,它包含了我国奴隶社会(主要是夏商周时期)的阶级地位、法律体系、社会伦理及道德规范等重要准则。“器”即青铜器具,通过一系列复杂铸造工艺实现,可视为礼乐制度的物化形式或物质媒介。简单来说,青铜礼器象征着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基于后世研究视角来看,则是一种文化软实力表现,尤其青铜礼器铸造工艺形成的丰富美术元素,包括铭文、图案、纹饰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给与受众别具一格的观赏体验。
刘淑红
关键词: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礼乐制度物质媒介中国传统文化美术元素
考古与历史的合证:由蜀地中原青铜礼器演变说古蜀王权更替被引量:1
2023年
商周至战国,蜀地考古发现的中原青铜礼器在形制、组合和功能上均有明显变化。从年代上说,蜀地中原礼器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商晚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发生了由“尊+罍”向“列罍”的转变,并在功能上由神权祭祀用器变为酒礼器,表明西周时期的蜀,与周的文化交流愈加深入。这同文献记载的蜀参与武王伐纣、成周会盟相暗合。特别是,蜀在成周会盟上献文翰(鱼凫氏象征物)表明西周的蜀为杜宇氏。因此,商周之际蜀地青铜礼器变革,正是杜宇氏代替鱼凫氏的历史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鼎为核心的楚文化青铜礼器组合取代此前“列罍”的规制,以及楚系文字传入等现象与古蜀史传中开明氏源自荆楚、入蜀后代替杜宇氏的史实相合。
龚伟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
稀缺资源视角下的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对比研究——以青铜礼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为例
2023年
青铜礼器复杂的铸造工艺和制作流程,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特殊的材质和烧制工艺,使其具备稀缺资源的多种属性。郑州商城出土的青铜礼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种类和数量远多于偃师商城,青铜礼器级别也远高于偃师商城,而且有多处青铜礼器铸造作坊,其主导性和统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偃师商城的从属性和被统治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郑州商城作为早商时期王朝都城的可能性更大,其在商王朝建立之初就已经建成,且极有可能是商汤所都之亳,偃师商城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设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初可能是为了镇抚二里头及周边地区的夏遗民,后期增加了许多具有都城性质的设施和功能区。
孙明
关键词: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稀缺资源
青铜礼器中的山形纹饰
波曲纹是两周时期青铜器典型纹饰之一,2018年《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17号墓发掘》报告中霸伯山簋的纹饰造型与铭文引发了学界对其相关信息新的讨论和认识,最新意见之一是可将霸伯山簋上所饰的捉手称为“山形捉手”,可将旧称...
王子玄妙
关键词:青铜器纹饰
青铜礼器——中国三代文明的物化象征
2022年
青铜器知识和生产技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传入中国后,很快与中国的农业社会环境和技术、文化传统相结合,为满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社会需要,青铜广泛用于夏商周三代社会的祭祀器具和军事用品生产,形成自己独特的青铜时代文化特色——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礼乐器。这些青铜礼乐器用于庙堂等宗教与政治场所,不仅是三代时期主要国家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祖先崇拜的献祭仪式用具,更成为国家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物化形式和统治者社会等级、身份地位的标识,被视为当时的国之重器与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三代礼乐文化大传统物化象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并对后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良高
关键词:青铜礼器文明
周代“宴飨”铭文青铜礼器用器观念变化
2022年
周代青铜礼器中“宴飨”类铭文上常见“用+功能+对象”的表述形式,这其中的“功能”限定词和“对象”群体在不同的时期有着较为稳定的变化,功能词从单一的“飨”到多样化的功能词运用,对象从早期单一的公务群体到晚期的私人亲属群体,标识着周代青铜器的器用范围不断地扩大,从祭祀、公务的尊贵向着私人化、生活化扩展。结合作器群体的变化和使用这类铭文的中心区域的变化,反映出周王朝所建立的礼仪制度向下、向外的普及拓展。
赫德川
关键词:青铜器铭文

相关作者

印群
作品数:42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随葬 春秋时期 青铜礼器 车马坑 文化因素
张昌平
作品数:90被引量:434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青铜器 盘龙城遗址 殷墟文化 墓地 商代
滕铭予
作品数:53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东周时期 GIS 考古研究 墓地 墓葬形制
张懋镕
作品数:51被引量:255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西周 青铜器 西周早期 商周青铜器 青铜
卢连成
作品数:9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西周早期 西周墓葬 青铜礼器 西周时期 西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