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4篇“ 降水关系“的相关文章
亚洲西风急流位置与东亚/中亚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对比研究
2025年
利用1979—2018年CRU和ERA5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析方法,研究亚洲西风急流经向位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华北、中亚地区夏季降水关系,并结合水汽收支诊断分析方法探究降水变化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亚洲西风急流EOF分解的前两个主要模态分别代表东亚和中亚西风急流的经向位移特征。在东亚西风急流北移年,华北夏季降水相对于气候平均态增加12.32%,华北地区的南风异常利于附近海域水汽输送至华北,水平动力项主导降水的变化;而在南移年,华北夏季降水减少9.47%,由于华北上空大气显著的下沉运动,垂直动力项对降水减少的贡献较大。在中亚西风急流南移年,中亚夏季降水相对于气候平均态增加25.31%,由于中亚上空大气上升运动显著加强,垂直动力项主导降水增多;而在北移年,中亚夏季降水减少17.47%,中亚中部地区存在北风异常,阻碍水汽输送,降水减少由水平动力项主导。因此,环流变化主导了急流经向位置异常年华北和中亚夏季降水的变化。
郭家宁解小宁王安琪
关键词: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
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及其与降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利用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17部地基GPS水汽探测仪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 14个地面气象站逐时和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区域A)和东部(区域B)PWV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年平均PWV高值区主要集中于盆地北部和盆地西南部平原地区,海拔超过1300 m站点的PWV年平均值与海拔成反比,低于1300 m的低海拔地区PWV年平均值在10~12 mm。夏季测站PWV平均值是春、秋季节的2倍。(2)区域A和区域B PWV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分别在8月和7月达到峰值。区域A有、无降水日PWV均在23:00(北京时,下同)达到日峰值。区域B有、无降水日PWV日峰值出现时间相差5 h,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3)区域A和区域B多数测站ΔPWV(PWV与PWV月平均值差值)峰值分别在降水开始前0~1 h和降水开始时刻前后1 h出现。春季区域B降水前PWV跃变程度较区域A更剧烈,夏季各区域σPWV(PWV与PWV月平均值倍数)提前降水开始时刻1 h、 5~6 h达到1~1.8倍的天气过程较其余时次偏多。秋季和冬季区域BσPWV分别集中在1.4~2.0倍和1.6~2.4倍。(4)海拔高于1400 m测站的5-6月、 7-8月PWV值达到10~20 mm和15~25 mm,对应降水结束时刻。海拔低于1400 m测站5-8月降水结束时刻PWV值逐渐由15~25 mm增至25~35 mm。
刘晶刘兆旭杨莲梅杨莲梅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降水
普格县地质灾害与降水关系分析研究
2024年
对2008—2022年普格县境内发生的25起地质灾害事件及其与降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月下旬至8月中旬和9月降水是诱发普格县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之一;普格县地质灾害点大多位于山区,中梁山西部、南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于中梁山东部和北部;普格县地质灾害在5—9月均有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6—8月,地质灾害发生与总降水量和短时强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普格县地质灾害事件主要由短期降水引发的,具有突发性强、危害大等特点。
李宗祝罗绍艳边庆国尤乾惠
关键词:地质灾害降水
区域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关系非一致性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区域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关系非一致性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步骤确定研究区域,收集研究区域NDVI和降水数据;进行降水插值,计算获得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GAMLSS模型,构建区域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关系一致性...
贾路徐国策任宗萍李占斌李鹏鲁克新程圣东于坤霞成玉婷王飞超朱田甜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湿度与降水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使用黄土高原气象台站的土壤湿度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及GLDAS和CMFD再分析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研究土壤湿度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初始土壤湿度影响随后降水的时间尺度与空间范围。结果显示:黄土高原的土壤湿度与随后1~2个月降水回归分析的解释方差相对较高,较大值在夏秋季节(7-10月),黄土高原不同区域(Ⅰ区、Ⅱ区和Ⅲ区)的土壤湿度与随后21天降水相关的时间较全区域的多,时间较集中,说明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分布不均匀,不同区域差别较大,较大的滞后降水时间尺度适用于较大空间范围的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黄土高原全区域秋季(10月、11月)的初始土壤湿度对随后1个月或2个月的降水有显著影响,在Ⅲ区8月土壤湿度对10月的降水也有显著影响,这与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再分析资料的SVD分解的结果显示,1979-2014年7月黄土高原中部、北部和东部土壤较湿润时,8月西部和北部边缘的降水偏多;9月东部的土壤偏湿润,则10月黄土高原西部以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降水偏多。土壤湿度与降水的显著相关区域重叠部分较少,说明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对降水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不对称性。
廖慧仁黄倩王梦圆王瑞张君霞张永鹏郭坤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湿度降水
CMIP6对春季北极涛动与长江流城夏季降水关系的模拟评估与预估
长江流域对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旱涝灾害的高频发生区域。北极涛动(AO)作为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大气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以及相关的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鉴于AO与东亚夏季风...
贾魏楷
关键词: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
近20年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温与江南5月降水关系增强的可能原因
2024年
本文以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降水资料、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大气环流和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江南5月降水极端性的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结果表明,自2004年江南5月降水年际差异显著增大以来,200 hPa上的Rossby波能量从北大西洋向下游传播,一部分能量沿副热带西风急流传播,形成南支波列;另一部分沿不列颠群岛向西伯利亚地区传播,上述两支波列在旱涝年的不同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江南地区高空200 hPa附近的辐合辐散影响江南地区的垂直运动;另一方面波列下游的中国东南沿海200 hPa的异常气旋或反气旋具有准正压结构,对应于对流层中下层西北太平洋异常气旋或反气旋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南海上空位置和强弱变化,影响水汽向江南地区的输送。在偏涝年形成正位相的欧亚遥相关波列,利于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积累并向江南地区输送,它和低纬暖湿气流在江南地区附近相遇,形成降水。2004年以来,欧亚大陆上空与5月不列颠群岛附近海温异常有关的波列分布发生了改变,影响了江南地区高空200 hPa的辐合辐散。上述遥相关波列增强了和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关系,进一步与江南5月降水建立起紧密联系。2004年以来自江南5月偏涝年前的冬季开始,北大西洋中纬度通常出现冷海温异常并随时间东移,于5月降水同期东移到不列颠群岛附近,偏旱年反之,这对江南5月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郭浩康李春石剑
西亚春季陆面热力状况与中国东北初夏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近期研究发现,西亚春季陆面热力异常与中国东北初夏降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亦有研究指出地表温度和降水量都存在年代际变率。本文使用更长时间、更高精度的观测以及再分析资料重新审视了西亚春季陆面热力异常与中国东北初夏降水关系,并...
孙鸿珺
关键词:陆气相互作用年代际变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与我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关系及其机理研究
青藏高原积雪与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的降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存在何种关系,相应的机理如何,气候模式是否能再现出该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  本文...
王芝兰
关键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水汽输送
海北州地形与短时强降水关系的研究
2023年
利用青海省海北州自动气象站2013—2021年逐小时降水资料,根据DEM7资料,采用ArcGIS$软件提取坡度、经度、纬度、高程等地形因子资料,对海北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归纳、凝练。结果表明:海北州短时强降水以南北向变化为主,高发区的地形特征有山谷喇叭口地形、水域沿线地区、城市热岛效应、高寒山区地形。海北州地势特点分为三个地貌区:祁连山高原地貌区、青海湖北部滨湖地貌区、浩门河河谷地貌区,呈地势高、骨架明显、类型多样的地貌特点。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短时强降水与地形因子相关性较高。应用相关系数和插值处理获得海北州短强年频次空间插值图,经精度检验,发现其计算效果较好。
赵国蓉刘冰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相关作者

范广洲
作品数:245被引量:2,503H指数:29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降水 数值模拟 夏季
李占斌
作品数:793被引量:6,171H指数:39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淤地坝 侵蚀产沙 径流
于坤霞
作品数:71被引量:439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贡献率 输沙 径流量 黄土高原 流域
张义军
作品数:365被引量:2,547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闪电 雷暴 电场变化 雷电 人工触发闪电
郑栋
作品数:139被引量:75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闪电 闪电活动 人工触发闪电 雷暴 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