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2篇“ 防蜡机理“的相关文章
- 大北天然气防蜡剂的合成及防蜡机理研究
- 2023年
- 为防止大北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管道结蜡,针对大北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和石蜡的性质,以丙烯酸高碳醇酯(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MA)和4-烯丙基苯甲醚(AA)为原料合成了两种防蜡剂EMAAA-12和EMAAA-18;通过全温域模拟相图、析蜡曲线和FBRM粒径分布分析了防蜡剂对天然气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蜡剂后的析蜡曲线向低温区偏移,防蜡剂可显著降低天然气的析蜡点温度。随着温度降低,大弦长粒子的数量整体增加,而粒径分布无明显突变。防蜡剂自身超支化结构有益于与石蜡相互作用形成共晶,抑制石蜡晶体的长大和自身聚结,从而达到防蜡的效果。
- 谭川江严东寅唐鑫孙凤枝曾冠鑫陈磊雷志云张烜玮刘启利
- 关键词:防蜡机理
- 天然气清防蜡机理及应用研究
- 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塔里木区块中某气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蜡组分,这些蜡组分在天然气处理厂中J-T阀等低温处理设备前后沉积下来并逐渐积累,导致管道或天然气处理装置的堵塞,引起天然气处理装置减产直至停产。目前采用注...
- 郭侃
-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防蜡剂的制备及其防蜡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SiO_(2))表面带有羟基特性,通过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其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后,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聚丙烯酸二十二酯(PDMA),得到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SiO_(2)@PDMA)。利用红外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对其化学结构、接枝率和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考察改性原油蜡析出情况剂及蜡晶形貌尺寸变化。结果表明:纳米SiO_(2)表面成功接枝聚丙烯酸二十二酯,SiO_(2)@PDMA表面接枝率为46.0%,改性后纳米SiO_(2)粒径变大,分散性增强;将SiO_(2)@PDMA作为防蜡剂,在加剂量为1000 mg/kg时,可将乍得原油析蜡点降低4.7℃,蜡晶平均尺寸减小89.9%,防蜡率为63.5%,降黏率为79.9%。
- 李鑫源肖彭邓相荣张珊榕刘琛刘亮
- 顺北原油防蜡剂的研制及防蜡机理被引量:4
- 2020年
- 为防止顺北原油管道集输中结蜡,根据顺北原油析出蜡的碳链分布设计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对苯二乙烯为单体的超支化聚合物防蜡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防蜡剂防蜡性能的影响,采用冷指法评价了该防蜡剂的防蜡效果并分析了该防蜡剂的防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顺北原油的含蜡量为6.57%,析蜡点为23℃,在环境温度下极易结蜡。优化得到防蜡剂最佳合成条件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醋酸乙烯酯摩尔比为5∶1,对苯二乙烯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2%,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量的0.7%,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为6 h。当防蜡剂加量为500 mg/L时防蜡率达到7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蜡效果。当加入防蜡剂600 mg/L后,原油凝点降低8℃,析蜡点降低13.4℃,防蜡剂与石蜡形成了共晶,破坏了石蜡的晶体结构,抑制了石蜡的继续增长,从而达到防蜡的效果。图19表1参10。
- 赵德银姚彬常小虎石锐郑存川
- 关键词:防蜡机理
- 顺北原油防蜡剂研制及防蜡机理研究
- 根据顺北原油石蜡的特点设计并制备得到了一种超支化聚合物防蜡剂,当加量为500ppm时防蜡率达到70%以上。防蜡剂的防蜡机理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防蜡剂与石蜡形成了共晶破坏了石蜡的晶体结构,从而达到防蜡的效果。
- 赵德银姚丽蓉郭靖
- 关键词:防蜡机理
- 地面超声防蜡器防蜡机理及其声场的数值模拟
- 油井结蜡在妨碍油田正常生产的同时,增加了油田生产成本,造成了能源浪费。当下油田现场上常用的清防蜡工艺或多或少地存在费用高,劳动强度大,清蜡次数频繁等不足。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清防蜡作业有诸多优势,如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污染...
- 张伟伟
- 关键词:油井结蜡空化效应原油乳化
- 多因素作用下防蜡剂作用效果及防蜡机理被引量:6
- 2016年
- 考虑到单因素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温度、剪切强度和作用时间共同作用下防蜡剂的作用效果,分析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通过蜡晶晶格参数和微观形态剖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防蜡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温差与剪切强度对防蜡率的影响显著,作用时间的影响较小;温差、剪切强度和作用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并不明显;防蜡剂通过改变蜡晶的衍射峰强度、有序性和晶面间距等参数,使得蜡晶的生长更规则,颗粒变大并向准球状发展,从而对蜡沉积起到抑制作用;不同影响因素对加剂后蜡晶晶体结构的影响情况不同,但都是通过改变蜡晶的衍射峰强度和晶面间距等参数而发挥作用。
- 田震靳文博王磊
- 关键词:含蜡原油蜡沉积防蜡剂防蜡机理
- 超低渗油藏原油胶质的防蜡机理与结构特征
- 2016年
- 高含蜡原油中天然胶质对蜡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紫外、红外、1HNMR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元素分析全面研究了长庆超低渗油藏华庆油区伴随井筒结蜡析出胶质的组成与结构,通过X衍射技术研究了蜡晶晶格畸变即胶质的防蜡机理,旨在探讨胶质防蜡作用的结构基础。结果表明,井筒析出纯蜡为C29左右的长链烷烃,析出蜡胶质为含长链烷基、芳基、羰基、酯基等基团的复杂混合物,其中胶质所含长链烷基是胶质与蜡共晶的必要条件。长链烷基所连芳基、羰基、酯基等其他基团则利于胶质在与蜡共晶时致使蜡晶晶格畸变、晶型改变并由长程有序变为短程有序,最终因结构疏松而难以沉积,原油胶质的防蜡作用比较明显。
- 刘清云陆梅张謦文陈艳玲
- 关键词:胶质防蜡机理波谱分析
- 聚合物防蜡剂SMSA的合成及其防蜡机理研究
- 介于我国的大部分油田含蜡量都比较高,蜡的沉积对正常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在对国内外的防蜡技术的原理吸收学习之后,确定了研究仍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化学防蜡剂的思路,针对现有防蜡剂适应性小的问题,本文从...
- 张毅
- 关键词:防蜡剂表面活性剂
- 文献传递
- 基于蜡晶磁取向的原油磁防蜡机理研究
- 2016年
- 采油生产过程中油管内壁极易结蜡结垢,清防蜡一直是困扰油田正常生产的技术难题。磁防蜡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原油防蜡技术,在油田防蜡降黏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原油磁防蜡的机理至今仍未明确。为揭示原油磁防蜡的微观作用机理,在"磁致分子取向"机理的基础上,探讨磁场作用于原油时的能量转化机制,并据此研究磁场对原油中蜡分子的取向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分子抗磁各向异性是原油中的高分子蜡成分能够响应磁场作用的根源,而蜡分子的有序聚集结构又显著增强了磁场对蜡的取向作用。磁取向作用能够产生三种效应,即减小蜡晶的粒度、取向排列及形成"有序流动"的油流等。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会显著抑制蜡晶网络结构的生成,从而导致原油的胶凝温度降低及低温流动性增强。
- 张伟伟段玥晨李霞张广玉张三川
- 关键词:磁各向异性网络结构
相关作者
- 雷光伦

- 作品数:134被引量:85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弹性微球 孔喉尺度 微生物 提高采收率 驱油
- 徐卫华

- 作品数:4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油田
- 研究主题:防蜡机理 微生物 陈堡油田 微生物防蜡 润湿性
- 赵德银

- 作品数:77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原油 塔河油田 天然气 脱氮 脱硫
- 田震

- 作品数:11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含蜡原油 蜡沉积速率 蜡沉积 清管周期 防蜡机理
- 张磊

- 作品数:50被引量:10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孔隙度 裂缝 石墨烯 生物质 复合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