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5篇“ 长期气管切开“的相关文章
- 个体化预测长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建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风险个体化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长期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及同期230例长期气管切开无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长期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建立预测长期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原发性疾病为肺部疾病、吸烟史、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前7 d内经常误吸、气道湿化不足/过度是长期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R软件计算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1,预测能力良好。ROC曲线结果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在预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92~0.932)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1.7%。结论基于糖尿病、原发性疾病为肺部疾病、吸烟史、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前7d内经常误吸、气道湿化不足/过度7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 李贤英丁克元王捷
- 关键词: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 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更换护理策略的证据总结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评价与总结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更换护理策略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提出循证问题,并系统检索BMJ循证医学库、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气管套管更换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总结得出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更换护理策略最佳证据20条,包括换管时机的识别与观察、常规换管频率、换管评估、换管人员及场所、换管前准备、换管过程配合及换管后维护等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可为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的更换提供参考,应用前还需考虑特定的医院科室临床背景,结合患方意愿,审慎明智地选用证据,从而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刘瑜周春兰周君桂邓水娟吴艳妮王润
-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管套管护理策略
- 长期气管切开老年患者拔管的管理一例被引量:3
- 2020年
- 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因"脑动脉瘤术后左侧肢体力弱11+个月"于2018年10月25日收入我院我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患者2017年10月30日突发头痛、呕吐致昏迷,就诊于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行血肿清除术+去骨瓣术、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昏迷48 d后清醒。
- 李思敏唐凤娟余中华雷中杰雷中杰魏全杜春萍何成奇
- 关键词:气管切开拔管吞咽障碍
- 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帽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对于长期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帽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气管切开需要长期封管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自制消毒棉签封管,研究组采用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帽。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因呛到咳嗽堵管物被喷出掉落的平均次数和出现呼吸道感染次数少均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需要长期封管患者采用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帽,能够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指数,避免交叉感染或医源性感染。
- 姜汉芳齐春凤
- 关键词:气管切开
- 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气管切开降低了危重患者死亡率,但是长期气管切开也会并发气道狭窄,且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1]。王冬梅等[2]研究表明,长期气管切开患者达到拔管标准后48 h内拔管,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一半。如何使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早期拔管是重症医学科关注的问题。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e oxygen therapy,HFNC)装置可输出21%~100%的恒定氧浓度,37℃左右温度以及100%相对湿度的高流量气体,兼顾了普通鼻塞和面罩的优点[3]。本次研究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作用。
- 吴慧娟李丹郑贞苍祁敏芳
- 关键词:气管切开患者早期拔管气道狭窄氧浓度
- 长期气管切开的病人吸氧与湿化临床护理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探讨采用湿化护理干预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9月所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加温湿化呼吸道吸氧法)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呼吸道湿化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呼吸道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和吸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湿化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吸氧情况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患者呈鲜明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时间段较长的患者,采用加温湿化呼吸道吸氧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湿化效果,减少不良吸氧情况,值得临床医师深入研究探讨。
- 郑纪锐
- 关键词:长期气管切开
- 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科长期气管切开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湿化氧疗,观察组给予高流量氧疗技术,比较两组拔管前...
- 吴慧娟李丹郑贞苍祁敏芳
- 关键词:长期气管切开
-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因长期气管切开接受CT检查的患者46例,根据CT-MPR图像分别对气管切口上缘、套管管腔、套管末端接触气管管壁处进行气道评估,并对CT怀疑气道狭窄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CT-MPR和支气管镜显示气道狭窄位置、程度、原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46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CT-MPR图像中气道狭窄16例,气道狭窄发生率为34.8%。其中气管切口上缘狭窄9例,气管套管腔内狭窄2例,套管下方气管壁狭窄5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2例,痰液阻塞致气道狭窄5例,肉芽增生致气道狭窄11例,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16例CT怀疑气道狭窄患者中,支气管镜确诊气道狭窄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8%。CT-MPR对气道狭窄诊断的特异性为96.9%,敏感性为100%。结论 CT-MPR技术显示气道解剖结构和评估气道狭窄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筛查气道狭窄的首选检查。
- 梁毅徐嗣正李良石慧铃
-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技术气道狭窄气管切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1例脑出血后长期气管切开病人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被引量:4
- 2017年
-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功能障碍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下颌、双唇、软腭、咽喉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的将食物由口腔送至胃内而导致进食困难[1],临床表现为进食时咀嚼无力、呛咳、吞咽后食物在口腔内滞留或从口角漏出,或吞咽完全后食物反流[2]。
- 郑雪玲
- 关键词:吞咽障碍气管切开护理
- 长期气管切开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长期气管切开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科72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分析病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长期气管切开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有:1营养不良;2应用气切套管的时间延长;3气切套管型号及类型不适合;4套管位置不稳定;5气囊压过高、不稳定;6气囊压迫时间过长;7留置胃管选择不合适。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气切套管;2定时测压;3呼吸机辅助呼吸、T管或文丘里吸氧时合理固定气切套管;4增加营养;5选择合适胃管;6加强气道护理。结论加强营养,同时加强开放气道护理,选择适合的气切套管、稳定适合的气囊压,气切套管合理、可靠固定,选择合适的胃管对减少气管食管瘘均有帮助。
- 关雨胡占升
- 关键词:长期气管切开气管食管瘘气切套管
相关作者
- 张俊丽

- 作品数:65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住院 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翟新海

- 作品数:24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 研究主题:远程医学 军队 远程医疗会诊 医院感染 长期气管切开
- 张绍敏

- 作品数:71被引量:249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干预 哮喘 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 吸入性
- 沈炯

- 作品数:20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脓毒血症 V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老年患者
- 裴兰

- 作品数:9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长期气管切开 老年患者 微生物监测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