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铁素体区“的相关文章
铁素体轧制低碳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2024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铁素体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低碳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奥氏体和两相轧制的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热轧板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铁素体轧制的热轧板组织均匀,{001}、{112}织构增强;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形变铁素体晶粒进一步回复、长大;当终轧温度为750℃、卷取温度为650℃时,铁素体热轧、冷轧和退火的低碳钢板的显微组织均匀,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达到要求,塑性应变比略微降低。
王洪东周旬徐永先程洋张海涛赵志强
关键词:铁素体区轧制低碳钢显微组织织构力学性能
奥氏体铁素体热轧IF钢板的织构及成形性能被引量:2
2024年
采用金相观察、织构分析、成形极限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铁素体热轧含Ti的IF钢板的显微组织、织构特征及成形性能,探讨了影响钢板成形性能的因素、钢中Ti元素的作用以及织构的形成。结果表明:奥氏体热轧IF钢的铁素体晶粒均匀,呈等轴状,铁素体热轧IF钢的晶粒沿轧制方向被拉长,形成形变带,呈纤维状。相比铁素体热轧IF钢,奥氏体热轧IF钢具有更低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更高的平均塑性应变比、平均硬化指数和断后伸长率,以及高的FLD0值(成形极限图中平面应变处的主应变),成形性能更好。在两个域热轧的IF钢均有较高强度的{110}〈112〉织构,其中铁素体热轧IF钢有一定强度的{110}〈uvw〉纤维织构,奥氏体热轧IF钢有一定强度的{111}γ纤维织构,γ取向密度较大,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的{111}〈101〉、{111}〈112〉等有利织构。
赵楠刘学伟薛军
关键词:IF钢显微组织织构
一种提高铁素体轧制效率的生产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铁素体轧制效率的生产方法,涉及热轧工艺技术领域,包括采用低温加热进行轧制,控制出钢温度控制在950~1050℃,在炉时间控制在120min以上;粗轧采用3+3轧制模式,R1粗轧机3道次,R2粗轧机3道...
李瑞艾矫健周政杨孝鹤李晓林高文刚刘靖群程洋周旬李建伟
稀土和奥氏体变形对铌在铁素体析出的影响
含Nb钢是广泛使用的微合金钢,稀土对Nb在钢中溶解和析出行为影响受到关注。稀土对铌在铁素体析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未考虑到奥氏体中固溶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没有对于析出的第二相颗粒尺寸和分布进行深入的研究,阻碍了稀...
雷梓华
关键词:微合金钢NBC铁素体析出动力学
铁素体等温过程中Ti-Mo-Cu微合金钢中的共析出行为被引量:1
2022年
碳化物和Cu的共析出是提高微合金钢强度的一种有效手段,本工作利用OM和TEM研究了Ti-Mo-Cu微合金钢在不同等温温度下复合型碳化物和ε-Cu的共析出行为,利用复合析出相固溶析出模型和经典形核长大理论对Ti-Mo-Cu微合金钢的析出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Ti,Mo)C与ε-Cu二者独立析出,分别与铁素体基体呈N-W和K-S取向关系,在600℃时析出以ε-Cu为主,620℃发生(Ti,Mo)C与ε-Cu的共析出,而640~660℃时析出以(Ti,Mo)C相间析出为主。热动力学计算表明,在600~660℃范围内,随温度提高,(Ti,Mo)C中的Ti/Mo原子比由2.5增大到4.5,碳化物组成由Ti_(0.71)Mo_(0.29)C演变为Ti_(0.79)Mo_(0.21)C,(Ti,Mo)C与ε-Cu的析出-温度-时间(PTT)曲线存在交点,当温度低于616℃时,ε-Cu优先析出,温度在616℃附近时,发生(Ti,Mo)C与ε-Cu的共析出,当温度高于616℃时,(Ti,Mo)C优先析出,很好解释了实验现象。
唐帅蓝慧芳段磊金剑锋李建平刘振宇王国栋
关键词:微合金钢析出动力学
一种铁素体轧制带钢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素体轧制带钢的温度控制方法,在粗轧机出口处设置第一中间坯冷却装置,在热卷箱或保温罩的出口处设置第二中间坯冷却装置;控制钢坯的加热温度在1050~1200℃,粗轧后中间坯温度在钢的奥氏体温度间,且在奥氏...
夏小明裴新华徐国利汪明新方少华焦四海
文献传递
一种薄规格电梯用钢及其铁素体轧制工艺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规格电梯用钢及其铁素体轧制工艺和应用,所述电梯用钢的化学成分为C:0.01%~0.05%、Si:0.01%~0.05%、Mn:0.10%~0.50%、S≤0.015%、P≤0.01...
丁继师秦哲翟兵刘洪磊刘红生孙向阳张培楠郑泽林陈潮张瑞鹤陈兵王中辉李浩然
文献传递
立辊润滑工艺对铁素体轧制Ti-IF钢组织性能及边部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针对某热轧厂铁素体轧制Ti-IF钢带钢边裂缺陷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立辊润滑的方法予以改善。分析认为,采用立辊润滑轧制工艺可减小立辊减宽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低温下带钢边部表面的剪切力;同时,有利于立辊表面质量的改善,从而改善带钢边部质量。为此,研究了立辊润滑工艺对铁素体轧制Ti-IF钢带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析出物以及边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立辊润滑轧制工艺,Ti-IF钢带钢的组织和析出物没有明显差异,但塑性显著提高;带钢边部表面的最大裂纹深度由361μm减小到128μm,边部缺陷数量明显减少;带钢截面形貌较为光滑,没有发现明显裂纹,边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夏银锋刘宏博王建功康永林赵文姣黄爽
关键词:TI-IF钢铁素体区轧制
铁素体保温对钒微合金化HRB50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1年
通过Gleeble3500对HRB500进行了奥氏体形变+铁素体保温的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铁素体保温工艺对HRB50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加热到980℃保温15 min,进行80%压下之后,随着铁素体保温温度的降低,珠光体组织逐渐碎化,铁素体出现少量针状结构,但硬度未随之发生规律性改变;在保温工艺中,700℃×15 min保温时获得了最高硬度(HV)300,较直接冷却试样提高了30,这可归于碳化钒的析出强化,进一步延长保温时间硬度显著降低,可知保温过程中晶粒的粗化抵消了碳化钒的第二相强化效果。由试验数据可以推测,常规热轧生产的HRB500并未充分利用VC的第二相强化,在轧后冷床上进行700℃×10~15 min的保温作业,可望实现该钢10 MPa以上的强度增量。
吕远亓海全眭文杰石代敏谢国庆
关键词:HRB500钒微合金化铁素体区保温
一种极薄带钢的铁素体无头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薄带钢的铁素体无头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无头连铸、粗轧和中间强制冷却,经精轧机组在铁素体温度范围轧制为厚度0.8‑2.0mm的带钢。根据精轧机组的最高速度和铁素体轧制的带钢极限厚度,近距离卷取机...
余伟张家铭章程陈雨来程知松邵健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昭东
作品数:375被引量:1,95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中厚板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超快速冷却 淬火
王国栋
作品数:1,535被引量:8,718H指数:37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中厚板 热轧带钢 热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康永林
作品数:891被引量:3,935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薄板坯连铸连轧 CSP 显微组织 半固态
刘相华
作品数:1,197被引量:6,355H指数:31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中厚板 热轧带钢 热轧 数学模型 有限元
刘战英
作品数:98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IF钢 变形抗力 深冲性能 优化设计 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