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97篇“ 酶活分析“的相关文章
不同生境下烤烟三段式育苗微生物群落变化及抗逆分析
2024年
【目的】为解析三段式育苗对烟苗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抗逆性的影响。【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以常规漂浮育苗为对照,设置三段式育苗。通过监测工厂化四联体育苗大棚中烟苗的生长发育情况,系统分析了三段式育苗方式对育苗环境,育苗池、基质和根系微生物多样性,烟苗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的影响。同时,追溯分析三段式育苗对于田间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幼苗期,三段式育苗方式相对于漂浮育苗对照,改善了育苗池水体的理化性状,降低了育苗大棚内的温差和湿度水平,日均温差由19.23℃下降至17.95℃,日均湿度由75.17%RH下降至69.53%RH;成苗期,三段式育苗增加了育苗池水体中的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丰度,分别为漂浮育苗的13.90倍和4.66倍。增加了烟苗的鲜重、根长、侧根数、CAT性、SOD性、POD性、根力和成苗率,较漂浮育苗对照分别提高了34.33%、34.37%、36.41%、31.91%、25.34%、58.07%、29.08%和10.91%,MDA含量降低了22.31%;大田期,提升了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子囊菌门和青梅属的丰度,创造了更有利的烟草生长环境。【结论】三段式育苗通过改善育苗环境,增加了烟苗根际有益菌群的丰度,显著提高了烟苗的成苗期农艺性状和抗逆性,从而提升烟苗素质。
王颢杰常栋李俊营孟颢光蒋士君周硕野崔江宽
桃儿七苯丙氨酸解氨的基因克隆及其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苯丙氨酸解氨(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作为植物苯丙烷类途径的入口关键,对抗肿瘤木脂素——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影响。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是鬼臼毒素的主要天然来源,以四川阿坝地区桃儿七植株的根为材料,基于桃儿七公共SRA转录组数据包,通过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克隆其苯丙氨酸解氨基因ShPAL。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hPAL编码蛋白由711个氨基酸组成,包含PAL保守结构域,有芳香族氨基酸解氨性中心的特征性基序,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单体三级结构呈现典型的“海马状”,Swiss建模空间结构为同源四聚体,在系统发育谱系上与同属小蘖科(Berberidaceae)的三枝九叶草(Epimedium sagittatum)PAL序列相似度最高、进化距离最短。亚细胞定位实验结果显示ShPAL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少量定位于内质网膜上。ShPAL蛋白通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重组表达和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其高达20.91 U/mg,最适温度为41℃,最适pH为9.0;其F130H突变体降低约23.6%,但随温度、pH变化的趋势不变,证实该位置的苯丙氨酸确为影响PAL底物特异性的残基;两者的热稳定性均较差,但pH稳定性较好。这些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分析ShPAL在鬼臼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促进鬼臼毒素异源合成,从而保护桃儿七种质资源,同时也表明ShPAL可在生物化工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胡迪罗晓伟王宇贤龚明邹竹荣
关键词:桃儿七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酶活分析
宁波地区传统梅干菜中优势发酵菌株分离鉴定及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以宁波地区梅干菜半成品和成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倍稀释法分离其中优势发酵菌株,从半成品中得到7株细菌,分别命名为MGCB1~MGCB7,从成品中得到3株细菌,分别命名为MGC1~MGC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GCB1~MGCB7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空气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erius)、高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ltitudinis)、短小芽孢杆菌属(Bacillus pumilus)、琥珀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uccinus)、琥珀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uccinu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GC1~MGC3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哥特氏芽孢杆菌属(Cytobacillus gottheilii)。MGCB1和MGCB7产能力相对较高,在37℃培养96 h后,蛋白分别为16.39±0.79和13.45±0.46 U/mL,纤维素分别为3.27±0.13和1.60±0.02 U/mL。研究结果可为梅干菜纯种发酵剂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李艺童秀子徐伟程郭斯统陈育如郭宇星孔晓雪罗海波
关键词:梅干菜酶活
大丽轮枝菌外切葡聚糖VdCBH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分析
2022年
为了探究大丽轮枝菌外切葡聚糖VdCBH1(exoglucanase)的与催化机理,本研究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大丽轮枝菌V991菌株为材料克隆了VdCBH1基因,进一步构建了pPIC9-VdCBH1重组质粒并转入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测定了重组VdCBH1蛋白的外切葡聚糖性;将预测的VdCBH1催化残基位点进行突变,随后通过SDS-PAGE分析了重组VdCBH1蛋白及其催化残基位点突变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了VdCBH1催化残基位点突变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VdCBH1基因编码区全长1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蛋白理论分子量大小为48.574 kDa,理论等电点为4.29,N端前17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保守结构域和进化树分析表明,VdCBH1蛋白含有GH7_CBH_EG保守结构域,该结构域是糖基水解7家族(Glycosyl hydrolase family 7,GH7)所特有的,与尖端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 apiospermum)的外切葡聚糖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重组VdCBH1蛋白具有典型的外切葡聚糖性,而Glu233催化残基单突变与Glu228、Asp230和Glu233催化残基三突变蛋白的明显下降。这表明催化残基Glu233在外切葡聚糖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Glu228、Asp230则可能在其中起协同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VdCBH1蛋白的催化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思源刘璐王琦潘国强刘海洋马伯军苏晓峰程红梅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基因克隆毕赤酵母酶活
防治东亚飞蝗的杀虫剂筛选及不同组织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杀虫剂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生物性及对解毒性的影响,为研究东亚飞蝗的抗药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东亚飞蝗的生物动,并测定LC浓度下东亚飞蝗不同组织解毒性的差异。[结果]6种杀虫剂对东亚飞蝗的生物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及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处理后,CarE性在马氏管、中肠及脂肪体中显著提高,马氏管和中肠GST性明显提高,马氏管和脂肪体P450性显著高于对照。啶虫脒处理后,马氏管、中肠、脂肪体CarE性显著增高,马氏管和中肠P450性显著提高,马氏管GST性显著提高。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脂肪体和中肠P450性显著提高,CarE性在3个组织中均显著提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中肠CarE性显著提高。[结论]6种杀虫剂对东亚飞蝗杀虫性均较好,其中溴氰虫酰胺生物性最高。GST、CarE和P450在东亚飞蝗对溴氰虫酰胺、啶虫脒的敏感性中发挥一定作用,CarE和P450可能参与了东亚飞蝗对乙基多杀菌素的解毒代谢,CarE可能是东亚飞蝗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耐受力的主要原因。
王爱玉薛超来有鹏李秋荣张芸赵鸣张建华杨媛雪
关键词:东亚飞蝗杀虫剂生物活性解毒酶活性
嗜碱纤维素分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从新疆某棉浆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分离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耐碱细菌,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及纤维素分解性,为生物法处理碱性、纤维素含量高的废水提供菌株。[方法]采用4种特异性碱性培养基分离耐碱细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其中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对纤维素分解细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DNS法对其进行测定。[结果]从各类样品中分离出50株耐碱细菌,筛选出12株纤维素分解细菌,其中有7株芽孢杆菌(Bacillus)、2株涅斯捷连科氏菌(Nesterenkonia)、1株耐盐短杆菌(Brevibacterium halotolerans)、1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1株另类希灭氏菌(Alishewanella),大部分菌株的最适pH为11~12,且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和纤维素分解力。菌株49228和49239分别与Nesterenkonia flava CAAS 251(T)、Pseudomonas indoloxydans IPL-1(T)的最大相似性为97.71%和98.5%,疑似为潜在的新物种。[结论]该结果初步明确了棉浆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碱性细菌为优势种群,嗜碱纤维素分解菌的获得可为生化法处理纤维素含量高的碱性废水处理提供优势菌株。
张越锋吕玲玲张海沈王开权
关键词:嗜碱细菌酶活分析
马盲肠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与分析
2022年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初筛培养基和LB发酵复筛培养基从马盲肠内容物中筛选具有高纤维素性的菌株,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对分离的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分类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然后测定其性、生长特征及理化特性,研究马盲肠纤维素分解菌对提高饲料中纤维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马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66株高产纤维素的菌株,经过16S测序鉴定为10个物种,除了大肠杆菌(E.coli)之外,其余9种均为芽孢杆菌,分别是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莫来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维尔兹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 zhangzhouensis)。其中最高的达到14.81 U/mL,最低的为1.91 U/mL。本研究从马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了性高的纤维素分解菌66株,为进一步研究马盲肠消化机制提供了思路,并为饲料添加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李村院李晓悦刘夏夏咸柱乔军胡圣伟
关键词:盲肠纤维素酶酶活力
长角血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分析
2022年
为探究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因(HlMIF)的功能,采用RT-PCR方法对HlMIF基因进行扩增,运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对HlMIF基因进行体外重组表达,随后对纯化后的重组HlMIF蛋白进行互变异构梅分析。结果表明:HlMIF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51 bp,编码116个氨基酸,预测成熟蛋白的分子量为12.5 ku;HlMIF基因在大肠杆菌上清中成功表达,大小为17.4ku;重组HlMIF蛋白具有互变异构性;利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具有力的重组HlMIF蛋白,为进一步明确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条件。
王玉俭代绍密李晓燕黄冰冰宋冠华钟平生
关键词:长角血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原核表达
橡胶树蛋白激HbBIN2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分析
2022年
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唯一材料来源。寒害是橡胶树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限制了橡胶树的生长发育和种植区域分布,克隆和鉴定橡胶树低温应答基因尤为重要。蛋白激BIN2(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2)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在调控植物应对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橡胶树蛋白激HbBIN2还未被克隆与鉴定。本研究从橡胶树cDNA中成功克隆出HbBIN2,序列分析表明:HbBIN2的开放阅读框为1143 bp,编码380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为42.9 kDa,理论等电点为8.74,是亲水性蛋白且无跨膜结构域。将HbBIN2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摸索合适的诱导条件后成功诱导表达出HbBIN2蛋白。比较HbBIN2在不同的诱导温度(16、28、37℃)、诱导时间(3、6、12 h)和IPTG浓度(0.1、0.3、0.5 mmol/L)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HbBIN2在37℃,0.3 mmol/L IPTG诱导12 h的表达量最大。对HbBIN2蛋白体外纯化条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00 mmol/L咪唑能将目的蛋白完全洗脱。纯化HbBIN2蛋白并进行激性鉴定,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激性。该研究为后续HbBIN2蛋白功能分析和橡胶树应对低温胁迫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橡胶树耐寒品种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郭靖袁红梅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蛋白纯化激酶活性
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优势发酵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从传统的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分离产蛋白较高的优势菌株,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研究菌株。[方法]以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分离其中优势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特征菌落鉴定,最后对2株霉菌的蛋白和纤维素性进行检测。[结果]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2株产蛋白较高的优势菌株分别为M-THF-01与M-THF-02;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发现,M-THF-01为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M-THF-02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a)。M-THF-01与M-THF-02中性蛋白分别为(83.00±4.25)U/mL和(277.35±6.09)U/mL,酸性蛋白分别为(156.36±3.68)U/mL和(405.69±4.18)U/mL,碱性蛋白分别为(19.30±2.56)U/mL和(25.37±3.88)U/mL,产纤维素总体分别为(2.51±0.85)U/mL和(3.64±1.31)U/mL。总体来说,M-THF-02产力明显高于M-THF-01。[结论]该研究可为毛霉豆豉纯复合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毛霉豆豉的工业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何维安天星余玲廖柯陈超刘迎涛胡洁邓婷尹鑫苏波赵志峰
关键词:豆豉雅致放射毛霉酶活

相关作者

郭宾
作品数:35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液质联用 药物代谢 衍生化反应 探针 生物样品
李永强
作品数:26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棉铃虫 制药工程专业 酯酶 原核表达 羧酸酯酶
张兴
作品数:582被引量:5,388H指数:42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杀虫剂 杀虫活性 抑菌活性 粘虫 雷公藤
吕明生
作品数:161被引量:469H指数:11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
研究主题:海洋细菌 酶学性质 交替假单胞菌 生长温度 SP
张维
作品数:91被引量:16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基因 除草剂 磺酰脲类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