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篇“ 郎罕细胞“的相关文章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郎罕细胞在角膜浅层斑翳形成研究
- 2015年
-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浅层斑翳形成过程中的眼表郎罕细胞(1ang—erhans’cells,LC),分析LC在角膜浅层斑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实验研究。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42例(342只眼)浅层角膜溃疡和角膜炎、轻度的角膜外伤和化学伤患者,进行连续的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对恢复期的LC共聚焦显微镜图像进行研究总结,分析LC在角膜浅层斑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结果(1)342例(342只眼)中,有317例(317只眼)患者在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中发现郎罕细胞从角膜缘的毛细血管和(或)新生血管中游离移行出来,占92.69%(317/342)。(2)有287例(287只眼)发现郎罕细胞移行参与角膜上皮细胞层及前弹力层的修复过程,占83.92%(287/342)。(3)有231例(231只眼)发现郎罕细胞在角膜上皮修复后继续移行至病灶周边部,同时郎罕细胞变形、伸出更多突触,开始参与角膜浅层斑翳的修复过程,占67.54%(231/342)。(4)有322例(322只眼)发现郎罕细胞移行聚集至病灶处,参与与角膜浅层斑翳的修复过程,占94.15%(322/342)。结论郎罕细胞在角膜浅层斑翳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根据研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渗漏移行期:毛细血管或者新生血管扩展,郎罕细胞从血管中移行出来。第2阶段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修复移行期:郎罕细胞向病灶聚集移行,参与角膜上皮的修复过程和前弹力层的修复过程。第3阶段角膜浅层斑翳形成期:郎罕细胞在溃疡灶处聚集,参与浅层斑翳的形成。
- 黎明姚晓明曹端荣郭萍田汝银彭云潘裕锦
- 关键词:郎罕细胞共聚焦显微镜
- 郎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骼病变的X线诊断
- 2003年
- 目的 :总结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骨骼病变的X线表现 ,评价X检查的本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 35例 ,均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 :颅骨破坏 2 4例 ,占 6 8.6 % ;脊柱破坏 8例 ,占 2 2 .9% ;长骨破坏 12例 ,占 34.3% ;扁骨及不规则骨破坏 4例 ,占 11.4 %。结论 :本病骨骼病变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别 ;X线检查及随访是本症诊断的基本手段。
- 龙文林蔡金华
- 关键词:骨骼X线摄影
- 40例儿童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骨骼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 (LCH)骨骼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LCH 40例 ,均行X线平片检查 ,其中 8例CT扫描。 14例分别于 1个月~ 2年内随访。结果 :本组中颅骨破坏 32例 ,占 80 %;脊柱破坏 9例 ,占 2 2 .5 %;长骨破坏 13例 ,占 32 .5 %;扁骨及不规则骨破坏 4例 ,占 10 %。嗜酸性肉芽肿以颅骨、长骨和脊柱多发 ,其他类型以颅骨多发。结论 :LCH骨骼病变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X线平片是本症诊断的基本手段 ,CT对隐蔽部位病变及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平片。
- 蔡金华李强郑鹤琳李昊
- 关键词:儿童影像学诊断CT回顾性分析
- 中枢神经系统郎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被引量:2
- 2002年
- 包颜明Albert Lam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 人角膜郎罕细胞和T淋巴细胞主要表面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该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优势,对12例人正常角膜及50例病变角膜中的LC和T 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抗原进行了检测,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DR分子(human Leucocyte antigenDR,HLA-DR),CD<,...
- 顾扬顺
- 关键词: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
- 文献传递
- 郎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被引量:1
- 1998年
- 郎罕细胞首先是由PaulLangerhans于1868年报道的一种组织细胞亚型,正常发现于皮肤的表皮中,偶尔也可在支气管、口腔粘膜、食管、胸腺、结肠下段等组织中发现。1953年,Lichtenstein等发现“嗜酸细胞肉芽肿”、“韩—薛—柯病”、“勒...
- 赵洪文侯显明
-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多郎格罕细胞病因病理
- 郎罕细胞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 1997年
- 顾扬顺
- 关键词:郎罕细胞角膜移植免疫排斥
- 人郎罕细胞上的FcεRⅠ
- 1996年
- 人郎罕细胞能表达IgE的高亲和性受体一FcεRI,这一新发现使人们对此受体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郎罕细胞和其他抗原提呈细胞在特应性疾病的发生中所起的病理生理作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 刘仿
- 关键词:郎罕细胞受体特应性疾病
- 郎罕细胞组织胞增生症骨骼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1996年
- 本文4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儿组织细胞增生症,其中勒彐氏病17例,黄色瘤病10例,中间型7例及嗜酸性肉芽肿14例。其中全部经X线检查有11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通过对本组骨骼病变的影象学表现的探讨与比较,对几种检查方法作了初步的评估。
- 王以良凌小雷李玉华王秋艳
- 关键词:骨骼病变组织细胞增生症影像学表现影象学表现黄色瘤病
- 郎罕细胞和淋巴细胞在贲门癌间质中的分布及其免疫学意义
- 1995年
- 目的探讨郎罕细胞(LC)和淋巴细胞在贲门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免疫学意义,为判断病人预后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以LSAB免疫组化法,用S-100蛋白抗体对正常贲门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癌组织进行染色,油镜下观察LC及淋巴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将所得结果用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贲门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LC的数量较癌组织中的少,正常粘膜组织内更少见。癌组织中LC的数量与其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同时在密集的区域常有淋巴细胞伴随。结论牌号癌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LC及淋巴细胞的多少,可作为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一个标志。
- 杜华贞
- 关键词:贲门癌免疫组织郎罕细胞淋巴细胞
相关作者
- 王秋艳

- 作品数:38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CT CT诊断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诊断
- 李玉华

- 作品数:75被引量:3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CT 影像学诊断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 王晓秋

- 作品数:104被引量:5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学
- 顾扬顺

- 作品数:67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营养不良 基因突变 高度近视 遗传性眼病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 赵洪文

- 作品数:121被引量:5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无创正压通气 肺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新型甲型H1N1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