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1篇“ 透析并发症“的相关文章
尿毒血液透析并发症Logistic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尿毒血液透析并发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39例尿毒患者,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56例)和未发生组(83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心理状态以及营养风险指数,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尿毒血液透析并发症因素。结果 社会支持度评分≥20分、心理压力评分≥71分、焦虑程度评分≥50分和抑郁程度评分≥53分属于尿毒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社会支持度、心理压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是影响尿毒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可从上述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方案,更好地防控并发症
闫东爽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对策
经方辨治血液透析并发症4则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根据经方理论分析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理,运用经方治疗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列举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辨治血液透析并发症低血压、肌痉挛、皮肤瘙痒、消化不良临床医案4则。
丁海花
关键词:经方辨证施治血液透析并发症经方实验录
人工智能技术在血液透析并发症预测及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2024年
肾功能衰竭患者多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的质量、安全及个体化透析方案一直是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为开发血液透析患者个性化诊断、预后和治疗决策模型创造了条件。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透析中低血压早期预警;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进而指导超滤目标和透析增重目标,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提供血液透析期间贫血患者的外源性红细胞生成素剂量调整决策,控制血液透析期间的贫血发生。人工智能技术在血液透析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
张明红张明伟孔凌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低血压贫血干体质量红细胞生成素
个体化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索个体化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40例(DN组),非糖尿病患者40例(NDN组),两组均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DN1组与DN2组、NDN1组与NDN2组,每组各20例;DN1组与NDN1组均给予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DN2组与NDN2组给予常规透析方案。观察期为1年,观察4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血压、低血糖、肢体痉挛、高血压),并监测各组患者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下降率。结果在个体化和常规透析方案中,DN组低血压(次)(11.0 vs 3.5、19.5 vs 9.5)、低血糖(次)(5.0 vs 0.0、11.5 vs 3.5)及肢体痉挛(次)(3.0 vs 0.0、9.5 vs 1.0)发生频次高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于透析中高血压(次),仅DN2组高于NDN2组(18.0 vs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DN组及NDN组,个体化方案较常规方案相比均可降低低血压(次)(11.0 vs 19.5、3.5 vs 9.5)、低血糖(次)(5.0 vs 11.5、0.0 vs 3.5)及肢体痉挛(次)(3.0 vs 9.5、0.0 vs 1.0)发生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高血压,仅DN1组较DN2组明显降低(次)(10.0 vs 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及常规透析方案中,DN组与NDN组在血白蛋白(g/L)(40.80±2.84 vs 42.75±4.56、42.40±4.17 vs 42.65±2.92)、血红蛋白(g/L)(103.50±15.37 vs 109.90±9.71、108.60±13.80 vs 112.90±7.81)及尿素氮下降率(%)(56.10±8.01 vs 63.95±6.05、59.70±5.28 vs 63.15±5.8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DN组及NDN组,个体化透析方案与常规透析方案相比,血白蛋白(g/L)(40.80±2.84 vs 43.40±4.17、42.55±4.56 vs 42.65±2.92)、血红蛋白(g/L)(103.50±15.37 vs 108.60±13.80、109.90±9.71 vs 112.90±7.81)及尿素氮下降率(%)(56.10±8.01 vs 59.70±5.28、63.95±6.05 vs 63.15±5.8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DN患者透析并发
王春杰谢静韩雪吴丹陈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透析并发症
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探析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中选定108例,以数表法随机分组,54例行常规护理,划为对照组,54例行控制论护理策略,划为观察组,分析组间影响。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负性心理、自护能力、依从性、PTGI 评分、并发症、院内感染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 DN血液透析患者行控制论护理策略取得了显著效用,可借鉴。
王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依从性自护能力并发症
早期风险防范质控模式在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早期风险防范质控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风险防范质控护理。对比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采用早期风险防范质控模式,可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马旭梅崔海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医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效果好
2024年
在我国,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通过腹膜透析进行治疗。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往往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并发症,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春静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腹膜透析中医治疗生存期生命安全并发症
经方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替代疗法,其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西药多以对处理为主,效果参差不齐。中医药,特别是经方,在改善腹膜透析并发症的临床状、减轻炎反应等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本文总结近年来经方在防治营养不良、腹膜炎、呼吸道感染、便秘、水肿、不良情绪等常见腹膜透析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的效果,延长其应用时间,降低透析失败率。
刘鹏冷伟刘春莹
关键词:腹膜透析并发症经方
一种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设备,包括护理设备本体,所述护理设备本体包括第一收纳槽、限位槽、第二收纳槽和垫板,所述限位槽开设于垫板顶部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分别位于...
白明宇
辨证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医案举隅被引量:1
2023年
血液透析作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但是不能有效缓解其并发症,中医辨证论治血液透析并发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可操作性强、不良作用小的优点。此文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瘙痒和不宁腿综合征并发症为例,分析其病因病机、辨治方法及用药,并列举临床医案。
王俊惟李岩刘艳华
关键词:癃闭血液透析皮肤瘙痒不宁腿综合征

相关作者

刘天喜
作品数:68被引量:253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微炎症 IGA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血液透析 肾纤维化
梅长林
作品数:857被引量:5,545H指数:3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纪元春
作品数:27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Β2-微球蛋白 自我管理 内瘘穿刺 血液净化方式
梁萌
作品数:50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 护理
苏军霞
作品数:24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Β2-微球蛋白 病案管理 病案质量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净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