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篇“ 迷走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章
- 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预防眼心反射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CVB)对眼心反射的预防效果。方法招募行巩膜后兜带术或眼球摘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复合麻醉组。2组患者入室后均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复合麻醉组另采用1%利多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CVB。记录2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阿托品使用情况和手术操作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声音嘶哑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全麻组比较,复合麻醉组患者使用阿托品占比、暂停手术操作占比明显降低(P<0.05),眼心反射发生率、眼心反射发生级别明显降低(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未发生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右侧CVB用于眼科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抑制眼心反射的发生。
- 张琦玮李洪超宁林毛庆祥闫红
- 关键词:超声引导迷走神经阻滞眼心反射并发症
- 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 通过观察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验证胃肠-迷走神经-脑轴在肺叶切除术PONV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叶切除术的女性患者180例,年龄3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组(V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90例。术中由外科医师在胸腔镜下对VB组使用0.75%罗哌卡因2.5 ml行气管下段右侧迷走神经阻滞,C组不行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记录肺叶切除术后24 h内PONV发生情况。记录术后24 h内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情况、补救性止吐药应用情况、术后24 h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文修订版(CAM-CR)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咳嗽、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晕动症、PONV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吸烟、哮喘病史。与C组比较,术后24 h内VB组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24(27%) vs 39 (43%),(P<0.05)]。两组术后24 h内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情况、补救性止吐药应用情况、术后24 h NRS评分、CAM-C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 h内无一例咳嗽、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肺叶切除术中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少PONV的发生,提示迷走传入神经在介导PONV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尹慧胡有力
-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迷走神经神经阻滞
- 颈部迷走神经阻滞在胃肠手术中预防术中反射性心动过缓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胃肠手术得以在更微创的条件下进行。但由于腔镜手术大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使得交感神经被抑制,而胃肠手术中的牵拉和CO2气腹又会进一步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或心律不齐等,甚至有可能出现休克、心跳骤停等一系列症状。而迷走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术中因手术操作或药物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的心动过缓和/或血压下降,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适用人群较广。所以本文旨在探讨颈部迷走神经阻滞用于预防胃肠手术中由迷走神经介导的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杨天宇任杨浩甄心月范冰倩王天海
- 关键词:胃肠手术
-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均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手术,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实施不插管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开始30 min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均P<0.001)。手术开始30 min、术毕即刻,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均P<0.05),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心率:(75±8)次/min比(81±7)次/min、(76±8)次/min比(83±10)次/min;平均动脉压:(81±9)mmHg(1 mmHg=0.133 kPa)比(90±9)mmHg、(82±8)mmHg比(93±10)mmHg](均P<0.05)。术前30 min,2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24、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2/33)比24.2%(8/33)](χ^(2)=4.243,P=0.039)。结论相比较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对于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可避免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邱荣恩兰允平李晋张艳清曾睿峰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椎旁神经阻滞迷走神经阻滞快速康复
- 迷走神经阻滞预防LSG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 刘超
- 颈部迷走神经阻滞用于预防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术中心动过缓的研究
- 杨天宇
- 颈部迷走神经阻滞对腔镜手术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目的:观察术前超声引导下颈部单侧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腹部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 , PONV )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
- 杨忠宇
-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
- 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联合胸椎旁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cervical vagal block,CVB)联合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general anaesthesia with double lumen tube,GA+DLT)组20例,以及非气管插管神经阻滞麻醉(non-intubated nerve block anaesthesia,NINBA)组20例。GA+DLT组采用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NINBA组行超声引导下CVB联合TPVB,予0.5%罗哌卡因40 mL。记录2组患者术中是否出现呛咳、出血量、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和手术时间,术后胸闷发生情况、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帕瑞昔布钠使用次数、术后住院天数及Bruggermann舒适评分(Bruggermann Comfort Score,BCS)。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低氧血症和呛咳,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NBA组患者术后运动VAS较GA+DLT组低(P=0.008),术后帕瑞昔布钠使用次数较GA+DLT组少(P=0.000);NINBA组患者BCS较GA+DLT组明显升高(P=0.020);与NINBA组比较,GA+DL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超声引导下CVB联合TPVB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
- 程晨范坤张瑛
- 关键词:迷走神经阻滞胸椎旁阻滞超声引导肺大疱切除术
- 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阻滞联合左侧迷走神经阻滞用于开腹胃造瘘术一例被引量:4
- 2019年
- 晚期肿瘤患者常常极度衰弱,且合并有多种疾病,使得麻醉风险明显增加,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多点阻滞联合颈部左侧迷走神经阻滞,成功地应用于一例肺癌晚期全身转移患者的开腹胃造瘘手术,现报道如下。
- 周静梅伟
- 关键词:迷走神经阻滞胸椎旁阻滞胃造瘘术超声引导开腹
- 迷走神经阻滞对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患者咳嗽反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迷走神经阻滞抑制咳嗽反射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拟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group, DLT组)采取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肺隔离单肺通气;观察组(non-intubated group,NI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迷走神经阻滞,靶向输注镇静及超声引导下肋间迷走神经阻滞,术中保留自主呼吸,NI组记录患者基础心率及迷走神经阻滞成功后心率。比较两组术中、术后评价指标及手术开始10 min、20 min肺塌陷分级和肺塌陷满意率。结果 :两组手术室滞留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I组基础心率与迷走神经阻滞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I组手术开始20 min二氧化碳分压、麻醉满意率显著高于DLT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吗啡镇痛次数显著低于DL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肺塌陷均能满足手术需求,DLT组手术开始10 min及20 min肺塌陷满意率高于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迷走神经阻滞可抑制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患者咳嗽反射,避免呛咳体动。
- 曹存礼岳修勤黄守印
- 关键词:超声引导迷走神经阻滞咳嗽反射非气管插管胸腔镜
相关作者
- 王天海

- 作品数:29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靶控 清醒镇静 硬膜外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半数有效浓度
- 袁岚

- 作品数:69被引量:2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针药复合麻醉 经皮穴位电刺激 气管导管 针刺麻醉 电针
- 池浩

- 作品数:59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复合麻醉 术后 长期随访 胸腔镜
- 郭丰

- 作品数:24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身麻醉 并发症 光斑 气管插管
- 林治湖

- 作品数:321被引量:91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电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肺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