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0篇“ 迎茬“的相关文章
- 迎茬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筛选大豆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本研究以中早熟丰豆2号、合交02-69及中熟赤豆3号为供试大豆品种,设置正茬、迎茬2个处理,研究迎茬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供试品种耐迎茬性较弱,均不适合迎茬种植。尽管中早熟品种丰豆2号耐迎茬性相对稍强,迎茬生育期同正茬相差较小,667米2株数、株高和产量降幅较小,667米2产量达到153.34千克,但在生产中仍然不建议迎茬种植。
- 孙金英郭峰白银凤吕福虎徐静杨阳李慧霞白晓燕
- 关键词:大豆迎茬农艺性状
-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应对措施
- 2024年
- 大豆重迎茬(即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大豆)会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益。本文通过对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依据。从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积累、土壤微生态失衡、养分吸收受阻等角度深入探讨,并结合施肥优化、轮作休耕、病害防治等对策,促进大豆高产稳产。
- 曹祎
-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农业生产
- 根内根孢囊霉对正茬和迎茬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在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高大豆生物量方面的效应。以‘黑农48’品种的大豆为对象,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以及直接测量法,分别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及大豆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正茬大豆田的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是迎茬的2.2倍。在自然土壤条件下,接种R.intraradices的正茬与迎茬土壤中的大豆植株,其根系AM真菌侵染率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组,其中根长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31.60%和33.57%。在迎茬土壤中接种R.intraradices菌剂的大豆生物量与正茬土壤中未接种处理组的接近。在相同接菌处理条件下,灭菌土壤中的大豆植株根系AM真菌侵染率和生物量均低于自然土壤。本研究这些发现为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升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张敏接伟光谭义雯阚连宝孟剑侠孙珊珊张勇石贺张思怡
- 关键词:大豆侵染率生物量
- 北大荒集团大豆重迎茬单产提升集成配套技术指导意见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北大荒集团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豆重迎茬现象普遍,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制约大豆产业发展。文章以“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为技术载体,以土壤、品种、栽培、植保等为技术发力方向,形成大豆重迎茬单产提升集成配套技术指导意见,以期为北大荒集团大豆科学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
- 韩冬周伟鑫包荣军张景云王平
-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栽培技术
- 大豆重迎茬问题及与玉米轮作大豆季整地技术综述被引量:9
- 2023年
- 大豆玉米均为我国的主要种植作物,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优势更为突出,播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具备轮作基础与条件,通过轮作既可以互促增产增收,又能达到用地养地结合,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本文作者概述了大豆重迎茬问题、与玉米轮作的优势、玉米秸秆处理方法和整地技术,以期为发展大豆玉米轮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徐杰飞赵星棋王象然
-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玉米轮作
-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解决重迎茬减产关键技术及保障措施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重迎茬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制约大豆产业发展。为探索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重迎茬减产解决途径,文章提出以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优选抗性强、广适大豆品种,提升种子质量;优化种子处理,推广拌种新技术;增施生物菌肥、有机肥,提高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和作业标准;对农田杂草治理实施人、机、药相结合综合防治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科技服务水平等保障措施解决大豆重迎茬减产,助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
- 董爱书关成宏邓佳佳马占洲
- 关键词:重迎茬
- 正茬与迎茬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索正茬与迎茬种植方式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分析导致大豆迎茬障碍形成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研究大豆迎茬障碍的形成机制,进而为其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正茬与迎茬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大豆迎茬种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而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正茬与迎茬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主要优势菌群所占比例均存在较大差异。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分别为正茬和迎茬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最具优势的细菌门。镰孢霉属(Fusarium)和粗糙孔菌属(Subulicystidium)分别为正茬和迎茬大豆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最具优势的属。
- 接伟光杨冬莹姚延轩林厚泽
- 关键词:迎茬大豆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
-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防治
- 2021年
- 大豆重迎茬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采取选用优良品种、精耕细作、科学施肥、采用垄三耕播种植法、增加播种密度、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能防治大豆重迎茬导致的减产。
- 谷成杨克军杨克军
-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
- 花生迎茬种植施用新型肥料试验初探被引量:3
- 2021年
- 山东省临沭县常年种植花生3万hm2,其中迎茬种植的夏花生面积超过1.3万hm2,花生烂果现象时常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并积极响应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山东省"四减四增"行动方案,结合临沭县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项目实施,通过应用型新肥料与花生配方肥料进行田间试验对比,探索验证肥料选用对预防花生烂果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了填加有机质、微生物菌剂和生物炭等原料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炭复混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肥效,实现种养结合,在综合增产方面具有优势,为新型肥料的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 郭玉玲丁文峰姜启双胡涛
- 关键词:花生新型肥料
- 大豆重迎茬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20年
-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国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大豆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大豆重迎茬种植现象在部分地区有抬头的倾向。大豆重迎茬种植是制约大豆产量的主要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大豆种植行业面临的重迎茬问题,开展大豆重迎茬障碍机制及对策研究对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综述重迎茬种植在大豆、土壤环境和土壤与作物相互作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重迎茬大豆化感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着重阐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重迎茬条件下的演变规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以展望,以期为充分认识和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李森姚钦刘俊杰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 关键词:重迎茬大豆土壤环境化感作用土壤微生物
相关作者
- 许艳丽

- 作品数:281被引量:1,91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 重迎茬 连作
- 于广武

- 作品数:99被引量:26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新型肥料 大豆 生态肥 腐植酸 中微量元素
- 李兆林

- 作品数:50被引量:3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豆 连作 栽培方法 重迎茬 卵孵化
- 李春杰

- 作品数:426被引量:2,143H指数:2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醉马草 大豆 昆虫病原线虫 禾草
- 接伟光

- 作品数:101被引量:26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豆 丛枝菌根真菌 黄檗 AM真菌 孢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