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篇“ 谶语“的相关文章
“求真”与“务实”的权衡——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红楼梦》谶语英译研究
2025年
《红楼梦》谶语文学色彩浓厚,形式丰富多样,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译学界目前从译者行为视角出发探究其谶语英译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借助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将红楼谶分为四类,从译内和译外两个角度分析杨宪益、霍克斯两家译本隐藏在《红楼梦》谶语英译策略背后的译者行为,进而探究其社会性动因,旨在说明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翻译目的把握好“求真”与“务实”的平衡是《红楼梦》谶语英译的关键,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一定借鉴。The prophecies in Hong Lou Meng have rich literary color and diverse forms, as well as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 and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rophecies i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or’s behavior. Based on the 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prophecies in Hong Lou Meng into four categories with the help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Aixelá’s Culture-Specific items, then analyzes the translator’s behavior hidden behi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versions translated by Yan Xianyi and Hawkes from both the in-translation and out-of-translation aspects, and then explores its social motivation. The final purpose is to show that the balance between “truth-seeking” and “utility-attaining” is the key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rophecies in Hong Lou Me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works to “going global”.
张蕊涵邓诗佳
关键词:谶语《红楼梦》英译
《红楼梦》中的谶语叙事研究
2023年
谶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发源于秦汉年间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可预示吉凶。在先秦典籍文献中多次出现,由于其先验性质,故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另外谶语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谶语在《红楼梦》一书中处处可见且形式多样,主要有诗谶、图谶、戏谶、梦谶等,对整部小说搭建叙事结构、彰显主题寓意和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邱百慧
关键词:《红楼梦》谶语诗谶叙事文学
明清英雄传奇小说中的谶语研究
《说文解字》:“谶,验也。”“谶”为应验之意,谶语指在将来会应验的话语,在先秦时期出现于祭祀宗教活动之中,诸子百家典籍中亦有所记载。至汉代,在思想上排斥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占据核心地位,富有超验色彩的谶语文化却在民间仍有一...
郝振澳
关键词:明清英雄传奇小说谶语故事情节
《红楼梦》法译本谶语的翻译方法探析
2023年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法国的译介和传播已历时近1个世纪。谶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神秘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技巧之一。谶语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小说第五回尤为集中。本文以李治华、雅歌夫妇翻译的法文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翻译学理论,通过分析第五回中作者应对别名法、谐音法、拆字法和双关法4种谶语的具体译例,研究译者在处理不同类型谶语时所使用的不同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效果,以期对中国古典小说在域外的译介和接受有所助益。
苗海豫史烨婷
关键词:《红楼梦》谶语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析 ——《红楼梦》金陵谶语英译对比分析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理论出发,对比分析《红楼梦》金陵谶语两英译本,探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与不足。通过分析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与选择,总结两个谶语译本的得失,以期对翻译的多元化评价、译者主体性的...
吴幼玲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生态翻译学杨宪益霍克斯
明清英雄传奇小说“说书人”叙述中的谶语——以《水浒传》和《说岳全传》为例
2022年
“说书人”叙述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种独特的叙述体制,其来源于“说话”艺术中说书人讲述故事的方式。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作者在以“说书人”叙述谋篇布局的内容中,常以谶语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对后文情节作出预言。正是由于二者有着共同的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说书人”叙述因此能够运用谶语以预示本回和后文内容;吸引读者,制造悬念,使情节引人入胜;推动情节发展并深化小说主题。因谶语内容、作用对象和叙述层面的不同,“说书人”叙述中的谶语与故事中的谶语又存在着较大区别。
郝振澳杨萍
关键词:英雄传奇小说谶语《水浒传》《说岳全传》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谶语式特征——兼论晓苏小说《传染记》中的谶语式书写
2022年
本文以谶语为中心,谶语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商周时期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与反讽手法相比,谶语更具有趣味性、具有寓言性质,更为民间大众所接受。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谶语的使用也使得小说别有风味。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谶语的使用频次和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异。晓苏的小说《传染记》就使用了谶语的写作手法,不论人们作出多大的努力想改变形势,也无法改变谶语的应验和人物自己的命运。《传染记》中谶语成为小说中最关键的创作手法,通过谶语引发的一系列事实不仅呈现出故事情节的复杂和多变,而且能引发读者对现实的思考。
谷春雨黄德志
关键词:谶语反讽寓言
唐五代笔记之谶语研究
邵琼楠
谶语歌谣的话语建构与传承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在中国古代歌谣中,谶语歌谣因其与历史、信仰的复杂互动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既有研究或是站在史学立场上视其为政治史的佐证,或是从文学视角分析其对叙事文学的影响及其文化意味。若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将谶语歌谣还原为一种民间口头讲述,在历史脉络下爬梳其文本形态的层累,则可钩沉其谶示意义权威性、合法性的建立过程,并分析在这种观念信仰之上,人们试图借此理解、阐释甚至建构历史的丰富话语形态。基于口头文化传统的“资源库”,谶语歌谣构成古人认知历史的观念框架与交流工具,并由此作为古代歌谣的特殊类型,为当下讨论口传文学与传统知识、信仰与历史的关联提供新的案例与视野。
程梦稷
关键词:口头传统传承机制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谶语比较探析
2021年
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艺术形式,"立言在前,有徵于后"的谶语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都大量运用了谶语进行艺术创造。二者谶语的运用在情节预示、结构全书和宗教批判方面有着诸多的作用。
郝振澳杨萍
关键词:《西游记》《封神演义》谶语

相关作者

刘天琪
作品数:25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墓志 隋唐 谶语 入藏 文字
林国平
作品数:70被引量:370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闽台 民间信仰 妈祖信仰 闽台文化 民间宗教
程若旦
作品数:8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魅力 《红楼梦》 谶语 党建工作 高校
钟钦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谶语 语义
王佃印
作品数:15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诗谶 网络词汇 意蕴 杨柳意象 《渭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