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7篇“ 语言学思想“的相关文章
芒迪译研究模式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探析
2024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译理论不断深化发展,翻译的研究对象与路径亦趋向多样化,众多翻译研究不再囿于微观的跨语言问题,转为关注宏观的文化与社会现象。但是,基于语言语言学理论的译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的重要分支。本文以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基于评价系统的译研究模式为例,通过分析该模式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核心思想的吸收与应用,旨在探究翻译研究如何通过借鉴语言学研究模式和方法,实现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翻译的跨科发展。
李文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跨学科
试谈吕叔湘语言学思想中两个未被重视的
2024年
吕叔湘先生共出版专著和编译著作二十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1]。如《“把”字用法的研究》[2]根据句式的结构制约描写句式特征的做法,突破了以往对单一成分的描写,成为强调句式整体特征的构式语法研究的先声;又如《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3]最早关注到了汉语句法结构的音节模式。
陈捷
关键词:句式特征强调句式语言学思想现代汉语构式语法
作为中国语言学思想家的鲁国尧先生
2024年
人类社会的任一个体,自然界的任一事物都是唯一的,正因为是唯一的,他们就都各具特色。作为语言学家,鲁国尧的特色,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治领域广博,而成就精深;另一是炽热的家国情怀、强烈的创新精神使他成为当今中国的语言学思想家。北京大中文系100周年系庆时列举100年来100位最有影响力、最具创新力的校友,鲁国尧是其中之一。鲁国尧还有一个特色,即文章具有文采,林焘先生、向熹先生都很赞赏,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述。
乔全生
关键词:中国语言学家国情怀创新力
我的语言学思想根源
2023年
首先,有必要从我在科林上文理高中的时期开始追溯我的思想根源。近半个世纪后回首那段时期,我才发现许多事情显然已是命中注定了的。这全都是些偶然性的、却深深扎根于我灵魂沃土中的影响因素所带来的结果。雅罗斯拉夫·贝克罗(Jaroslav Peklo)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农熙(译)
关键词:语言学思想偶然性
从《普通语言学手稿》看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思想被引量:1
2023年
阐述《普通语言学手稿》中独立书稿《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以外的“词条与格言”“普通语言学的其他文稿”和“普通语言学备课笔记”三个部分所反映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思想,包括对语言认识的宏观阐述、语言理论的专题思考、普通语言学思想的火花和纳入教的成熟思想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普通语言学教程》特别是第三度课程所呈现语言学思想,是索绪尔长期思考的结果。
聂志平
关键词:现代语言学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史
赵元任语言学思想述要
2023年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语言学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初步归纳为六个方面:(1)研究口语;(2)尊重事实;(3)系统思维;(4)经世致用;(5)重视科技;(6)金针度人。最后指出:赵元任的语言学思想是发展的,他早年的一些观念存在错误,不足为怪,我们实事求是地指出来,也无损于他的语言学思想的整体价值。
汪维辉
关键词:语言学思想汉语研究口语
韩礼德文集 21世纪的韩礼德语言学思想
本书是《韩礼德文集(第11卷)》的中文译本,主要收集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在21世纪以来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12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阐述什么是适用语言学理论;第2部分审视这样的理论如何被应用于语言研究及实践...
(英)韩礼德
齐普夫计量语言学思想的德国渊源被引量:1
2022年
计量语言学语言研究科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大数据时代下的热点领域。该科创始人齐普夫的相关理论定律在语言与研究中应用广泛且影响深远,但少有者考析其语言研究科化的思想渊源,因此导致了语言学思想发展脉络上的断点,也限制了该科的现实应用及对其未来发展的预估。本文借助一手文献及档案史料,旨在通过对齐普夫计量语言学思想的探源,弥补现有语言学史中有关计量语言学诞生论述的缺失之憾,以期知源明流——从齐普夫有迹可循的术关系,到其留德时期柏林的界氛围,揭示其与当时主流语言学发展不可割裂的关联,并从这一渊源出发,浅释计量语言研究不能仅一味追求自然科的精确计量,还应兼顾语言的社会人文属性的观点。
陈贝佳向明友
关键词:语言学史
论Л.В.谢尔巴语言学思想
2022年
谢尔巴是苏联著名语言学家、彼得堡语言学派的杰出代表、列宁格勒音位派创始人。其思想体现在语言学众多领域,尤其是在音位和普通语言学中的贡献。科地发展音位说,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音位的功能,奠定了列宁格勒音位派的基础。他提出语言现象的“三个方面”,并提出再现语言系统的语言学任务。
姚晓艺
关键词:普通语言学音位学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对罗兰·巴特“写作”主题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写作”主题贯穿罗兰·巴特一生的思想,巴特对“写作”这个主题的探寻既包括相关的理论分析,也包含大量的文本实践,是他用各类语言表达文的独特方式。其中,语言学是巴特写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石,而本维尼斯特的语言学思想对巴特“写作”的影响最为深远:本维尼斯特的跨语言学分析模式启发了巴特通过“写作”来打破科边界的构想;本维尼斯特在有关陈述行为中涉及的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分析、人称关系等论述,都极大地推动了巴特对语言的认知,满足了他对写作实践的诉求。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本维尼斯特和巴特在各自的思想构建中,除了语言结构之外还加入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注,强调了多元主体的重要性,对于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和文写作理论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张静
关键词:罗兰·巴特人称

相关作者

杨庆云
作品数:18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研究主题:反讽 语言学思想 辞面 正名 元认知
薄守生
作品数:86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规划 语言学史 语言学 语言 《洛阳伽蓝记》
钱军
作品数:33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答疑解惑 布拉格学派 柯布 编者按 新语法学派
杨雪芹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韩礼德 系统功能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 语言学思想 语法隐喻理论
段满福
作品数:22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英语 语境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思想 性别歧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