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衰变性质“的相关文章
新核素204Ac和超重核素261,262Bh的衰变性质研究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有限量子多体系统,其结构和衰变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对于核素图中缺中子超重核区的原子核,α衰变是一种重要衰变模式,可以用于研究原子核的性质。α衰变过程之中,α粒子在原子核的初态与末态的能级间跃迁,...
赵圳
关键词:熔合蒸发反应
神经网络对原子核α衰变性质的研究
崔月
奇特强子态衰变性质的研究
探讨强子的内部结构一直是粒子物理领域的一个重点课题,尤其是对奇特态内部结构的认识推动着强子物理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研究奇特态强子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强子内部夸克-夸克、夸克-胶子、胶子-胶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的...
杨峰
关键词:强衰变辐射衰变
^(293,294)119与^(294,295)120超重核衰变性质理论预言被引量:5
2023年
熔合蒸发反应^(243)Am(^(54)Cr,xn)^(297−x)119以及^(243)Am(^(55)Mn,xn)^(298−x)120是最近核物理学家提出的合成Z为119及120新元素的可能途径,α衰变是实验上鉴定新元素或新核素合成的有力工具。利用改进的密度依赖结团模型(Improved Density-dependent Cluster Model,DDCM+),对于熔合蒸发反应^(243)Am(^(54)Cr,xn)^(297−x)119以及^(243)Am(^(55)Mn,xn)^(298−x)120蒸发3或4个中子得到的反应产物^(293,294)119与294,295120的α衰变半衰期进行了理论预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293,294)119与^(294,295)120核素α衰变过程与自发裂变以及β衰变等不同衰变模式之间的竞争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绝大多数核,α衰变模式占主导地位,但沿着α衰变链,随着质量数减少至A=261附近,自发裂变以及β衰变半衰期与α衰变半衰期逐渐相近。相关理论结果对于未来Z为119及120新元素的合成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震任中洲
关键词:衰变自发裂变超重核半衰期
P波粲偶素家族的质量谱学及衰变性质的研究
在近二十年里,人们对粲偶素家族的研究在强子物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1974年,人们首次发现了粲偶素粒子—J/Ψ介子,随后粲偶素家族中的1S、2S和1P态粒子也相继被发现。针对这些新粒子,理论家对它们的产生机制、质量谱分...
段鸣晓
关键词:粲偶素质量谱强衰变势模型
ρ介子激发态质量谱和强衰变性质的研究
夸克和胶子是带有色荷的基本粒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在标准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由于QCD的色禁闭性质,实验上不能观测到...
李争亚
关键词:质量谱强衰变相对论夸克模型
原子核α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
当前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正在沿着高能量(研究核物质性质和相图)、高同位旋(研究不稳定原子核)、以及高电荷和质量极限(研究超重核)三个方向发展。α衰变作为重核和超重核的主要衰变模式之一,在探索不稳定原子核结构、鉴别新合成重核和...
邓军刚
关键词:衰变
重核及超重核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
随着一百多年核物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稳定的或寿命比较长的核素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而核素图极端区域内核素的性质等,已成为目前核物理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分别针对核素图两处极端区域内核素的衰变性质展开理论研究:在第一个工作...
辛宇琦
关键词:重核超重核衰变性质
单重味重子强衰变性质的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味重子共振结构的发现,重味重子衰变性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强子物理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系统地研究重味重子的强衰变性质,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强相互作用,确定新观测共振态的内部结构,也能进一...
梁唯
关键词:强衰变
利用改进的pn-QRPA模型研究等待点原子核的β衰变性质
2021年
r-过程等待点原子核的β衰变半衰期对研究宇宙中重元素起源有重要意义。质子-中子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pn-QRPA)是研究原子核β衰变的重要理论模型。本工作提出了一个改进的pn-QRPA模型,系统研究了满壳附近原子核的β衰变性质。与之前的工作相比,改进的模型采用了中子数和质子数依赖的新粒子-粒子和粒子-空穴相互作用形式。本工作首先计算了满壳附近一些已知原子核的β衰变半衰期和GamowTeller强度分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检验了新模型的可靠性。随后,理论预测了N=50,N=82和N=126附近未知的等待点原子核的β衰变半衰期,如^(124)Mo,^(126)Ru,^(128)Pd,^(186)Nd,^(188)Sm,^(192)Dy,^(194)Er,^(196)Yb,^(198)Hf等,预测结果与之前的模型相近。这些结果对未来满壳层附近的r-过程物理研究有参考价值。
郑启宇倪冬冬柏栋任中洲

相关作者

郭斌
作品数:38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新核素 半衰期 衰变 BH
罗亦孝
作品数:85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自旋态 原子核 衰变 激发态 同质异能态
徐岩冰
作品数:138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半衰期 放射化学分离 多核子转移反应 TH 衰变
郭应祥
作品数:128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自旋态 能级纲图 转动带 双奇核 在束Γ谱学
张天梅
作品数:51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衰变纲图 衰变 重离子反应 先驱核 新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