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篇“ 补肾安胎饮“的相关文章
补肾安胎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六安市中医院就诊的RSA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安胎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活产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性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雌二醇(Estradiol,E_(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人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RSA患者总活产率91.3%(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82.6%(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SA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RSA患者性激素β-HCG、E_(2)及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性激素β-HCG、E_(2)及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SA患者外周血INF-γ、IL-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INF-γ、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8/46)与对照组21.74%(1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安胎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可提高临床保胎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且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值得推荐使用。
王培培徐应利李伟莉
关键词:补肾安胎饮复发性流产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补肾安胎加减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加减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RA)患者凝血功能、血管生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安胎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血清蛋白S (PS)、蛋白C (PC)、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生成指标[血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血管内皮抑素(ES)]、FGF21,并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保胎成功率。结果:联合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膝酸软、小腹坠痛、头晕耳鸣、面色无华、阴道出血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PS、PC、AT-Ⅲ、AKT、PI3K、FGF21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T、APTT明显延长,ES水平下降(P<0.05),且联合组血清PS、PC、AT-Ⅲ、AKT、PI3K、FGF21含量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E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安胎加减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RA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血液流变状态,促进母胎界面血管生成,调节胎盘组织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保胎效果。
徐颜红谢文娟苑帆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补肾安胎饮阿司匹林血管新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补肾安胎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复发性流产43例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莆田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肾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口服,观察组采用补肾安胎联合地屈孕酮口服,比较2组疗效和阴道流血、腰腹部疼痛、下腹坠胀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腰腹部疼痛、下腹坠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IL-6、β-HCG、E2、P水平均升高(P<0.05),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均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13.9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安胎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复发性流产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阴道流血、腰腹部疼痛、下腹坠胀持续时间,提高内分泌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郑雪娥许建平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肾虚证补肾安胎饮地屈孕酮
浅析补肾安胎结合穴位贴敷在先兆流产脾肾两虚型的疗效观察
2023年
采用补肾安胎结合穴位贴敷对先兆流产脾肾两虚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估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门诊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00例口服地屈孕酮,观察组100例在地屈孕酮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补肾安胎和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为期4周治疗后,对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估比较,同时检测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综合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接受为期4周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下降明显,血流阻力指数(RI)降低突出,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含量升高,舒张末期流速(EDV)和收缩期峰值血流(PSV)均升高明显(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和RI更低,EDV、PSV、P、hCG及E2指标更高,两组比较经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经补肾安胎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后症状显著减轻,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并能调节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疗效突出。
陈西
关键词:补肾安胎饮穴位贴敷先兆流产脾肾两虚型
“加味补肾安胎”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附46例临床资料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观察在地屈孕酮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肾安胎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免疫功能、保胎成功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肾安胎中药汤剂,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及CD4^(+)/CD8^(+)比值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统计2组患者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双膝酸软、倦怠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β-HCG、E_(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结论:在地屈孕酮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肾安胎能明显缓解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保胎作用,其机制与改善性激素水平以及免疫状态、免疫耐受有关。
顾姣史琳茜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证
补肾安胎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的影响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联合组给予补肾安胎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血清β-HCG、P、E_(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SV、EDV水平和血清IL-4、β-HCG、P、E_(2)水平高于对照组,RI、INF-γ、IL-2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安胎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调节炎症因子、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改善血清β-HCG、P、E_(2)水平及患者症状。
吴金兰马岚张丽
关键词: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补肾安胎饮孕酮雌二醇
补肾安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成功率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补肾安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成功率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先兆性流产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安胎并配以西药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临床疗效(保胎成功率)、药物不良反应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治疗前,两组的β-HCG值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HCG值水平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治疗组患者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对于早期先兆性流产患者来说,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安胎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贺爱华
关键词:补肾安胎饮早期先兆流产地屈孕酮
补肾安胎联合孕激素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联合孕激素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8年5月宿迁市中医院接诊的8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孕激素治疗(地屈孕酮片+黄体酮),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40例补肾安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孕酮(Progesterone,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free subunit,β-HCG)]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31/40),低于研究组的95.0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对照组P、β-HCG水平分别为(30.42±4.23)ng/mL、(65 452.95±35111.98)mIU/mL,低于研究组的(36.30±2.32)ng/mL、(85 180.15±45 373.43)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4、2.175,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补肾安胎联合孕激素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且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较高。
王媛梅牛春芳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肾虚型补肾安胎饮孕激素性激素
补肾安胎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对肾虚型U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肾虚型URS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6例)、西药组(87例)和中西药组(87例)。中药组给予补肾安胎治疗,西药组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补肾安胎和地屈孕酮片治疗,治疗至孕12周。检测3组患者综合疗效、肾虚证疗效、肾虚证评分;ELISA法检测内分泌激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血清TNF⁃α、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综合疗效,肾虚证疗效,E2、P、β⁃HCG水平,IL⁃4水平,IL⁃4/TNF⁃α比值均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肾虚证评分,TNF⁃α显著低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西药组最高,中西药组次之。结论补肾安胎能有效改善肾虚型URSA患者的内分泌激素,促进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型偏移,对肾虚型URSA疗效显著。
韩春艳孙自学宋艳丽
关键词:补肾安胎饮肾虚证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内分泌激素TH1/TH2细胞因子
补肾安胎对大鼠免疫性不孕和Sp1-TGF-β1/Smad-CTGF轴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对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的免疫性不孕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安胎组;采用人精液注射免疫的方法制备ASAb(+)的免疫性不孕大鼠;造模完成后补肾安胎组给予补肾安胎药液灌胃,每天10 ml/kg,ELISA试剂盒检测造模后、治疗后ASAb阳性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子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因子(p-Smad2/3)、细胞信号转导因子(Smad3)和p-Smad3表达。结果免疫后1 d,模型组和补肾安胎组As Ab(+)均为15只。灌药治疗停药1 d后,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TGF-β1 mRNA、p-Smad2/3和p-Smad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安胎组ASAb阳性率、TGF-β1 mRNA、p-Smad2/3和p-Smad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 05)。结论补肾安胎可能通过抑制Sp1-TGF-β1/Smad-CTGF轴的激活,对ASAb(+)的免疫性不孕大鼠有降抗体作用。
史凤磊周震孙丽双张英羽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

相关作者

吕姝菡
作品数:9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动物模型 补肾安胎饮 黄体酮治疗 黄体酮
张英羽
作品数:32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血小板减少 疗效观察 药物组合 合剂
王雨波
作品数:13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化瘀 灌肠治疗 温阳化瘀法
周震
作品数:10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结膜下注射 瘢痕化 丝裂霉素C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
张岩
作品数:11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肉芽肿性乳腺炎 诊治分析 临床回顾分析 疗效分析 养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