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0篇“ 血管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章
- 一种双波长激光血管靶向治疗设备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波长激光血管靶向治疗设备包括激光治疗仪器,激光治疗仪器装配有控制主机,操控显示屏和操控台,激光治疗仪器内装配双向控制电机,双向控制电机装配第一装配齿轮和第二装配齿轮,激光治疗仪器...
- 周宏福
- 一种肺血管靶向治疗载药输送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肺血管靶向治疗载药输送系统,包括:球囊导管、包覆于球囊导管外侧的球囊、与球囊导管右端连通的球囊外导管,贯穿于球囊导管和球囊外导管中的导丝导管,连接于球囊外导管上端的三通端口,贯穿于导丝端口和导丝导管中的...
- 路建民
- 一种双波长激光血管靶向治疗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波长激光血管靶向治疗设备,包括主机箱,主机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台灯折叠臂,台灯折叠臂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可变形激光治疗板,可变形激光治疗板包括多条激光治疗条,激光治疗条之间两两转动连接;每一激光治疗条的...
- 朱崇涛屈晓雯刘娜卢伟伟代小林王琳
- 文献传递
- 肿瘤抗血管靶向治疗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及其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中的潜在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骨与软组织肉瘤皆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主要累及骨及骨周围的筋膜、肌肉、脂肪和脉管等。骨肉瘤好发于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65岁以上的老人[1],易转移至肺(HR=2.34;95%CI 1.95~2.81),即便在接受规范的手术和药物治疗的40岁以下病患中,5年无进展生存率仍仅为54%(95%CI52%~56%)[2]。值得注意的是,骨肉瘤仅占新发肉瘤的15%,其余85%新发肉瘤来源于软组织[3]。
- 朱天翼施薇文王婧丽娜·别克木合买提鲍其远沈宇辉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骨肉瘤单核苷酸多态性软组织肉瘤
- 164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临床预后分析及复发患者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分析
-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占成人所有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5%-20%,且发病率逐年递增。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已成为手术后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如此积极治疗,其总生存期仍...
- 李佳媛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临床预后
- 文献传递
-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的星型高分子负载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治疗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修饰的聚乙二醇星型高分子(S-PEG)负载雷珠单抗(RBZ)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对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分别采用Nano-ZS型纳米粒度分析仪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合成的材料S-PEG-ICG-RGD-RBZ NPs(SPIRR NPs)进行表征测试,应用SPIRR NPs分别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以及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管腔形成情况。建立C57BL/6小鼠CNV模型,尾静脉注射SPIRR NPs后行眼底照相、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对CNV面积进行测量,检测小鼠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变化以观察SPIRR NPs在体内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成功制备材料SPIRR 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SPIRR NPs具有良好的体外安全性。在HUVEC管腔形成实验中,正常对照组、VEGF干预组、低浓度治疗组、高浓度治疗组管腔节数分别为55.00±16.00、110.00±13.00、44.67±14.36及25.33±17.00,管腔节点数分别为16.00±4.58、31.67±5.51、12.67±5.03及8.00±5.20,管腔节段数分别为20.67±7.37、45.33±8.08、14.33±6.03及7.67±6.66,相对管腔长度分别为1.00±0.00、1.51±0.08、0.97±0.18及0.75±0.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EGF干预组的管腔节数、节点数、节段数及相对管腔长度均有大幅度增加,两治疗组各指标均较VEGF干预组显著降低(均为P<0.05)。静脉注射后,脉络膜ICGA可见SPIRR NPs靶向至CNV病灶部位并长期留存,FFA可见荧光渗漏信号减弱,RPE-脉络膜-巩膜铺片可见CNV病灶面积明显缩小。结论RGD修饰的S-PEG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载体,可以将抗VEGF药物运送到CNV区域,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CNV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胡伟男蔡文婷邹爱琪朱美江刘畅于靖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 精准医疗背景下进展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挑战被引量:8
- 2020年
-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癌的转移、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几类,尽管一些TKI的疗效尚不尽如人意,但阿帕替尼和雷莫芦单抗等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抗血管靶向治疗是改善晚期胃癌治疗新的希望。未来可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探索新的分子靶点,并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以及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
- 张峻岭汪欣
- 关键词:胃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疗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监测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监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只健康大白兔,将病人切除肝细胞肝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兔的后腿肌肉中,建立大白兔肌肉肿瘤模型。在大白兔实施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前后,对大白兔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肿瘤中心、整体、周边等动态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病理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前,肿瘤中心、肿瘤整体的ADC值与治疗后1、4、8、12d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的肿瘤整体、肿瘤中心、肿瘤周边的ADC值与治疗4、8、12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d后的肿瘤中心、肿瘤整体的ADC值与治疗8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边治疗4d后的ADC值与治疗8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d后的肿瘤周边ADC值与治疗12d后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反映出,给药后肿瘤组织的动态变化,在治疗效果的评价和监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代替MRI平扫,可以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作为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 肖华陈清蓉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抗血管靶向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应用
- 文中首先介绍了血管生成理论与恩度,进一步概述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多种肿瘤的临床研究,最后对恩度临床用药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 黄岩
- 关键词:实体肿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 恩度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优化与肺鳞癌个体化治疗之探索被引量:2
- 2015年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迈入个体化治疗的时代,肺鳞癌占非小细胞肺癌的30%左右,但相对于个体化靶向治疗进展突飞猛进的肺腺癌,肺鳞癌研究极其滞后,迫切需要对肺鳞癌的靶向治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药物,本文旨在研究恩度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优化与肺鳞癌个体化治疗,为恩度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循证医学依据。
- 汪济东
- 关键词:肺鳞癌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
相关作者
- 薛凤霞

- 作品数:346被引量:3,319H指数:28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肿瘤 诊治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
- 胡元晶

- 作品数:50被引量:25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宫颈肿瘤 预后 卵巢癌 子宫内膜肿瘤
- 李宝金

- 作品数:48被引量:2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KDR启动子 胸苷激酶 体外诱导 IL-12 超声辐照
- 康彦勇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CD146 抗体药物 新靶标 肿瘤治疗 肿瘤
- 陈娟

- 作品数:4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
- 研究主题:肝脏疾病 肝疾病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MR技术 D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