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590篇“ 血流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流动力学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T2DM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单纯T2DM组及DPN组各58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104例。比较三组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基本信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平面波超敏感显像技术测量肱动脉(BA)、尺动脉(UA)、桡动脉(RA)、掌浅弓动脉(SPAA)、指掌侧固有动脉(PPDA)、指背动脉弓(DDAA)及甲床三级动脉弓(FN3A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单位时间均速(TAMV)、阻力指数(RI)、容积速度(VFlow);测定BA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杨氏模量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组与单纯T2DM组BMI增高;甲床二三级动脉弓吻合支数显示减少、肱动脉内中膜增厚;肱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剪切波弹性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增高;UA、RA、PPDA、DDAA、FN3AA的RI值均增大(P<0.05)。与单纯T2DM组相比,DPN组肱动脉内中膜较厚且查见斑点例数较多,DPN组RA、SPAA、PPDA、DDAA、FN3AA的RI值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DPN组SPAA、PPDA、DDAA的EDV、VFlow较单纯T2DM组减小(P<0.05)。DPN组的糖尿病患病时间、1周内最高空腹糖、肌酐值高于单纯T2DM组(P<0.05)。结论T2DM患者上肢动脉管壁变硬,且伴随微小动脉管腔内阻力增高;DPN患者外周动脉及微循环流动力学较单纯T2DM患者受损更严重。
谭雪艳岳文胜黄多杨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脉血流动力学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推拿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流动力学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推拿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3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43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推拿),评估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功能情况,采集患者肘静脉,测量清疼痛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测量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速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推拿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流动力学,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下调疼痛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张立亭姚鑫田晶张文韩迎春沈瀛
关键词:混合型颈椎病星状神经节阻滞推拿血流动力学
基于计算力学的个性化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建立个性化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计算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B型主动脉夹层发展不同阶段的流动力学行为以及规律。方法基于三维模型重建理论,通过厦门大学附属心管病医院1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图像,利用相关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重构个性化主动脉三维模型。利用CFD对重构的模型进行力学仿真。结果三维重建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夹层发展不同阶段假腔的变化趋势。通过力学仿真得到夹层发展不同阶段的速、压力、壁面剪切应力、管壁Von Mises应力等多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论分析相关参数在夹层发展阶段的流动力学行为和规律,结合临床医学检测,能够反映疾病发展情况,最终为主动脉夹层的科学诊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方法。
王仕奇王凌云林志鸿朱鹏杨谦陈江华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流固耦合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斑块负荷及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2024年
卒中,这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成年人中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威胁和残疾负担。它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且多样,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被认为是引发脑卒中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斑块负荷的改变与斑块破裂息息相关。通过计算机建模,模拟管内的动状态,识别壁面切应力等力学参数,结合管壁形态、斑块内部状态及临床数据,揭示其与斑块的关系。现对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其与斑块负荷、动力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徐鹏李俊林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流动力学
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管的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将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测量的量作为升主动脉入口和弓上管出口的边界条件。使用3单元Windkessel模型获得降主动脉出口的压力波形作为边界条件。通过计算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获得弓上管压力、分支支架入口速度矢量以及相对滞留时间等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潜望镜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大,其次是开窗支架,烟囱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小。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的入口速不均匀,容易形成涡,烟囱支架入口速均匀。开窗支架外壁远心侧、“沟槽”部位、烟囱支架和潜望镜支架与管壁贴合处相对滞留时间偏大。结论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大,建议使用球扩支架。烟囱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小,建议使用自膨支架。本文预测的术后栓形成位置与临床随访数据较为一致,故有可能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规划和风险评估。
卢楷孙晓凡彭臣司逸单艳符伟国王盛章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
左心室辅助装置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影响的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的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为45°、60°、90°的3个主动脉模型和主动脉瓣膜模型,搭建体外搏动台用于体外实验。运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选取心动周期中的3个时刻(T_(1)收缩峰值期,T_(2)瓣膜快速闭合时期和T_(3)舒张峰值期)探究主动脉瓣膜处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采用速度矢量、涡量、黏性剪切力指标评价LVAD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流动力学的影响。瓣膜快速闭合时期,吻合角度增大时,瓣膜近壁面速度、平均涡量和最大黏性剪切力均增大。结论 吻合角度较低时,对主动脉瓣膜的冲击速度较小,瓣膜受到较小的剪切力,使瓣膜处于较好的流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为临床手术中吻合角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孙宇锋亢一舟穆振霞黄素琴高斌
关键词:左心室辅助装置主动脉瓣膜粒子图像测速血流动力学
4D flow应用于腹部的流动力学研究
2023年
磁共振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磁共振下的4D flow可获得三维的管容积成像及随时间变化动态的,磁共振能够在无创,无对比剂情况下生动地获得速度编码及量,管腔面积大小,剪切力大小,同时能够描绘量的矢量方向,粗略的迹线图,线图等可视化了解状态及动态变化,结合了超声、CT、造影的优势,呈现出感兴趣区域的流动力学数据。腹部的具有复杂性,官腔大小不一,动脉及静脉伴行多,在腹部受呼吸影响较大,因此要真实的了解腹部的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随着4D flow的发展为我们获取及分析腹部动力提供了可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4D flow在腹部应用的数据获取及分析,近几年,4D flow逐渐发展,有望在将来在流动力学上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因此回顾目前的4D flow应用及分析数据参数以便了解不足之处。
李超
关键词:磁共振血流动力学腹部动脉门静脉
基于痰热评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收集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的“痰热评分”及临床检查检验数据,探索中医痰热证候、颈动脉斑块、局部流动力学以及颈动脉斑块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规律。此外,将液粘稠度、无创的内皮剪切力计算模型和中医辨证相结合运...
陈亮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在4Dflow下的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评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在4Dflow下流动力学的参数及其临床症状  方法:分析我院2021年7月-2023年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CVD患者,所有患者记录其姓名、性别、年龄、下肢症状评分。完成4Dflow下的磁共振...
李超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
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患者的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EAD)患者术后的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提供EAD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支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脏移植手术的患者907例,根据EAD诊断标准分为EAD组(361例)及非EAD组(546例)。收集其术后1~7 d的肝动脉收缩期峰值速(PSV)、肝动脉舒张末期速(EDV)、阻力指数(RI)、S/D(PSV/EDV)、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速(PVV)、肝中静脉直径(MHVD)、肝中静脉速(MHVV)、肝右静脉直径(RHVD)及肝右静脉速(RHVV)(共计5573次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超声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 d内出现肝动脉S/D<2、PSV<25 cm/s、PVV<15 cm/s、MHVV或RHVV<15 cm/s与EA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①术后1~7 d EAD组与非EAD组PSV及EDV均呈缓慢上升趋势,RI及PVV则呈下降趋势,MHVV及RHVV无明显波动。②EAD组术后早期肝动脉呈低阻表现,术后1 d、2 d、3 d及5 d EAD组EDV高于非EAD组,RI低于非EAD组(均P<0.05);术后4 d、6 d及7 d两组间ED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AD组PSV术后3 d高于非EAD组(P<0.05)。门静脉参数中,EAD组PVV术后1 d显著高于非EAD组(P<0.05),两组间术后1~7 d P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静脉参数中,EAD组MHVV及RHVV在术后2 d显著低于非EAD组(均P<0.05),两组间MHVD及RHVD术后1~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EAD组在术后3 d内移植肝动脉S/D<2的发生率高于非EAD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 d内出现移植肝动脉S/D<2与EAD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Exp(B)=1.878,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EAD的患者围手术期肝动脉呈低阻表现,术后3 d内出现肝动脉S/D<2可以早期预测EAD的发生。
王明阳唐缨孔维娜牛宁宁张国英王天驰袁瑶刘菁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移植血流动力学

相关作者

崔超伟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肉毒毒素治疗 A型肉毒毒素 血流动力学研究 紧张性头痛 TCD检测
何怡华
作品数:967被引量:1,842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心动图 胎儿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心脏
陈倬
作品数:161被引量:159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胎儿 胎儿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 胎儿心脏 血流
刘有军
作品数:301被引量:645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血泵 冠状动脉 体外反搏
唐修明
作品数:29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肉毒毒素治疗 A型肉毒毒素 血流动力学研究 紧张性头痛 TCD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