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9篇“ 血栓栓塞风险“的相关文章
- 内科住院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新方法与工具
- 2024年
- 本文旨在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新型工具和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间内科收治的110例病人资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没有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与观察组(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与受限卡方检验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研究包括对照组110例,观察组60例。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既往病史,住院期间诊断,血液生化指标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结构,既往病史,住院诊断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均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引入并证实了血栓栓塞危险性评价的新工具与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确定血栓栓塞风险的具体特征。本评估工具及方法可望用于今后临床实践,以便对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
- 靳秀梅
- 关键词:血栓栓塞内科风险评估安全性
- 胸外科微创手术围术期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胸外科微创手术围术期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5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行胸部微创手术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实验组)手术前停用阿司匹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替代;另外30例(对照组)术前继续口服阿司匹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72 h引流量、住院时长、血栓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后24 h及72 h引流量、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长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并接受胸部微创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继续口服阿司匹林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TEG合理监测凝血功能下,可不停用阿司匹林。
- 蒋鹏飞周雪峰
- 关键词:阿司匹林胸部手术出血
- 不伴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分层及抗凝治疗相关预后的研究
- 目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患者即使不伴有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也有较高的血栓栓塞事件(thromboembolic events, TE)风险,而当今的指...
- 李彦轩
-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抗凝治疗临床预后
- 血脂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 栾天骄
- CAS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评价CAS评分模型对中国急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年内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是对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数据的事后分析。利用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2008年至2011年在全国20家医院纳入的2023例患者的数据,对其中符合条件的1327例患者分别根据CAS评分模型和CHA_(2)DS_(2)-VASc评分模型进行风险度分层和分组,分析两种不同模型的风险分层与患者1年内血栓栓塞(体循环栓塞和/或脑卒中)事件的相关性,比较两种模型风险分层的一致性和对终点事件的预测效力。结果患者年龄(71.0±12.7)岁,体重指数为(23.8±3.6)kg/m^(2),其中女678例(51.1%,678/1327),CHA_(2)DS_(2)-VASc评分(3.7±2.1)分;CAS评分(1.4±1.1)分。CAS评分模型不同风险度分层间的血栓栓塞(χ^(2)=9.119,P=0.010)和脑卒中(χ^(2)=8.632,P=0.013)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循环栓塞(χ^(2)=1.221,P=0.543)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A_(2)DS_(2)-VASc评分模型不同风险度分层间的血栓栓塞(χ^(2)=7.032,P=0.030)和脑卒中(χ^(2)=8.632,P=0.013)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循环栓塞(χ^(2)=2.202,P=0.332)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S评分≥1分患者的脑卒中、血栓栓塞风险显著增高,与CHA_(2)DS_(2)-VASc评分高危组相似。两种评分模型对脑卒中和血栓栓塞风险的分层一致性较差。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CAS评分与CHA_(2)DS_(2)-VASc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测脑卒中的差异为0.046,预测血栓栓塞的差异为0.043,P=0.030),CAS评分在预测脑卒中和血栓栓塞能力方面较CHA_(2)DS_(2)-VASc评分稍弱。结论CAS评分模型较CHA_(2)DS_(2)-VASc评分相比在预测中国急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年内脑卒中和血栓栓塞风险方面效力稍差,但前者更加简便且易于实施。CAS评分模型在筛选脑卒中/血栓栓塞低危患者方面可能具有优势。
- 张涛杨艳敏王娟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脑卒中
- 基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 2023年
- 目的:基于心脏超声指标探讨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超声医学教研室收治的1128例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并发血栓栓塞分为两组,未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n=944),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n=184)。采集患者心脏超声指标,进行随访观察,记录2年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状况,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绘制风险列线图,评估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吸烟占比、LAD、RA、LAA、LVEDD、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LVEF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LAD、LVEDD、LASd、LAA、LVEF、hs-CRP为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为0.953,列线图模型对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疾病预测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趋近;列线图模型预测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最佳截断值为0.151,AUC为0.954,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63、0.925。结论:年龄、吸烟、LAD、LVEDD、LASd、LAA、LVEF、hs-CRP是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预测准确度与特异度高,有望成为一种评估心房颤动患者风险的有效方式。
- 王一川陈素雨宋玉娟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列线图
- 炎症性肠病的血栓栓塞风险和防治进展
- 2023年
- 炎症性肠病(IBD)病程反复、常迁延不愈,近来我国IBD发病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IBD患者合并血栓栓塞的风险显著增加,是造成IBD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血栓栓塞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就IBD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和发生机制作一综述,同时总结其防治策略方面的进展,以期对IBD患者的血栓栓塞防治有所帮助。
- 俞文阿依努尔·吾布力卡斯木姑丽皮叶·艾尼瓦尔艾克帕尔·艾肯哈斯也提·艾力王吉林朱健康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栓栓塞
-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DAPT联合治疗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3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利伐沙班20 mg/d+DAPT的123例患者作为高剂量组,利伐沙班15 mg/d+DAPT的137例患者作为中剂量组,利伐沙班10 mg/d+DAPT的110例患者作为低剂量组。统计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出血事件严重程度。结果 3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项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16 7)。3组大出血、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16 7)。结论 ACS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NVAF患者无论选择何种剂量的利伐沙班+DAPT的三联抗栓方案均有较好的抗栓效果,均能有效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中中等剂量或低剂量利伐沙班+DAPT联合安全性较高,出血事件相对较少,且多为轻微出血。
- 张慧童素霞
- 关键词:利伐沙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的血栓栓塞风险和治疗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和全身性炎性疾病,IB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和急性动脉事件的风险增加。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多次报告了Janus激酶(JAK)抑制剂与血栓栓塞不良事件,表明药物治疗在促进或抗血栓平衡的调节中起着相关作用。本文就IBD治疗药物的血栓栓塞风险和治疗现状作一综述,旨在总结每种单一药物治疗对IBD患者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以及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减少IBD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实现IBD个性化治疗。
- 余兴涟李传飞吕琳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栓栓塞药物疗法抗凝治疗
- 心房高频事件与心房颤动及血栓栓塞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折返机制和异位局部触发被认为是关键驱动因素。可以明确的是, 房颤患者的心脏在解剖、电生理和功能方面都会发生改变, 也因此增加了各类心脏疾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最近有许多研究发现, 与房颤相似的心房高频事件(AHRE)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有类似的效应。本文就AHRE与房颤及血栓栓塞风险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王萍王萍伍贵富伍贵富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栓塞
相关作者
- 常栋

- 作品数:100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患者 射频消融 心血管病学
- 张树龙

- 作品数:459被引量:95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电图 肺静脉 心房颤动患者
- 高连君

- 作品数:396被引量:89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房颤动患者
- 尹晓盟

- 作品数:180被引量:3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消融 射频消融 导管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 夏云龙

- 作品数:383被引量:1,4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病学 肿瘤 心房颤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