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篇“ 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18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发生于4岁以下患儿。烫伤样皮损、口周放射状皲裂、疼痛、尼氏为主要临床表现。眼、口周常为首发皮损部位。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疗效确切。结论掌握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敏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
朱晓明周红葛荣闪成芳芳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素
令皮欣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临床效果及护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令皮欣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患儿中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SSS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常规护理均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令皮欣喷洒局部皮肤,对照组患儿皮肤红斑处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糜烂创面给予生理盐水湿敷。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损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儿对护理依从、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损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依从、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令皮欣对SSSS患儿进行皮肤护理,操作简便、安全,患儿易于接受,依从高,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农小珍陆青梅李小潘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婴儿
粒细胞黏附因子CD_(64)表达及降钙素原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血清中的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探讨CD64指数对SSSS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用临床确诊为SSSS患儿41例,正常同期体检儿3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做血常规、血培养及hs-CRP、PCT、CD64指数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1例SSSS病程初期CD64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PCT及hs-CRP阴,WBC阳率低,三者在SSSS病程初期均无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64指数为早期诊断SSSS提供实验室依据,PCT、WBC和hs-CRP对SSSS病初辅助诊断有限。
尹梅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C反应蛋白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2014年
报告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通过头面部、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等措施,患儿皮损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15d后痊愈出院。
王利航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护理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4年间湖南省儿童医院SSSS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77例SSSS患儿共分离病原菌178株,其中革兰阳菌1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10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1株,革兰阴菌12株。SAU对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呋喃妥因均敏感。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茵(MSSA)耐药率明显低于MRSA。【结论】ssss患儿分离的病因菌以SAU为主,儿科应加强对sAU耐药的监测,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孙磊汤建萍周斌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微生物学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23例新生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发病诱因、临床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共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3~28d,中位年龄21 d;17例(73.9%)无明确的发病诱因,9例(35.1%)有发热;8例(34.8%)误诊,其中7例(30.4%)误诊为湿疹或过敏皮炎;23例(100%)有触痛红斑,多起病于颜面部(87.0%).23例(100%)均有结膜充血,尼氏及脱屑;5例(21.7%)嗜酸粒细胞比值增高,15例(65.2%)肝酶异常,11例(47.8%)心肌酶谱异常,11例(47.8%)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95.7%)两联抗生素治疗有效,无一例应用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所有患儿痊愈且不留瘢痕.[结论]早期发现及足量抗生素治疗是SSSS治疗成败的关键,夫西地酸联合头孢类抗生素可取得满意疗效.
孙磊汤建萍周斌常静梁晓婷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一例早期误诊
2012年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误诊为过敏皮炎及药物皮炎的SSS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儿因流涕、咳嗽1周,双眼、眼周及口周红肿6 h就诊。就诊初期误诊为过敏皮炎和药物皮炎,予相应治疗均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转上级医院,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修正诊断为SSSS。予头孢菌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外用炉甘石洗剂、红霉素眼膏等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缓解,在上级医院住院20 d,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少见病的认识,规范诊治过程可减少SSSS误诊。全面综合治疗,认真进行护理可促进SSSS患儿痊愈。
魏华学王振刚谷俊峰刘俐伶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误诊皮炎变应性接触性药疹
综合治愈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2012年
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2例具有典型皮疹特点的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及诊治情况。
冯佃芹刘秀珍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被引量:15
2011年
报告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要点,通过头面部、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措施,患儿皮肤损伤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12d后痊愈出院。
许爱萍陈荣华唐晓芸张丽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护理
小儿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43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43例既往住院患儿进行分析、统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编码基因eta、etb的检测进行诊断。将43例患儿(男25例,女18例,年龄15 d~8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轻、重2组,轻组11例,重组32例。重组再随机分为重Ⅰ、重Ⅱ2组,每组各16例。轻组采用苯唑西林钠25~50 mg/(kg.d)静脉滴注;重Ⅰ、重Ⅱ组采用苯唑西林钠25~50 mg/(kg.d)加头孢拉定50~100 mg/(kg.d)或头孢唑林钠20~40 mg/(kg.d)静脉滴注;重Ⅱ组再加用甲基强的松龙0.5~1.5 mg/(kg.d)静脉滴注,疗程5 d。患儿隔离治疗,加强护理,记录患儿皮肤水疱开始干涸时间、红斑开始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SSS多发生于婴幼儿,其ET编码基因多为阳(eta占65.12%,etb占18.60%e,ta、etb占9.30%)。经治疗后,轻组患儿水疱开始干涸时间、红斑开始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重Ⅰ、Ⅱ组(P<0.05),重Ⅱ组短于重Ⅰ组(P<0.05)。各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感染是小儿SSSS发病的常见诱因,早期诊断和敏感抗菌素的使用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重症患儿的治疗上,短期、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文静李渝华
关键词: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聚合酶链反应药物疗法

相关作者

周斌
作品数:110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血管瘤 疗效观察 综合征
汤建萍
作品数:200被引量:529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特应性皮炎 儿童特应性皮炎 血管瘤 治疗儿童
孙磊
作品数:40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白藜芦醇 人角质形成细胞 血管瘤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敏分析
张丽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患儿 护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葡萄球菌烧灼性皮肤综合征 硼
韦无边
作品数:36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误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