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1篇“ 营养支持技术“的相关文章
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对肠瘘治疗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对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对肠瘘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肠瘘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36例,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指标,CD4^(+)、CD8^(+)、CD4^(+)/CD8^(+)、TNF-α、IL-6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前,两组的个指标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CD4^(+)、CD8^(+)、CD4^(+)/CD8^(+)水平较优(P<0.05),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改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对肠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促进病情康复,改善营养状态,具有应用价值。
陈龙宇
关键词:肠瘘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早产儿肠道外营养支持技术被引量:11
2015年
早产儿出生后常需要选择合适的肠道外营养输入途径。而早产儿静脉营养液的组成和配置也有特殊要求,以满足早产儿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早产儿出生后最初几天不显性失水较多,需要维持内环境稳定,而1周后则需要逐渐实现稳定的增长速率。静脉营养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感染、代谢性并发症等。注意监测指标,及时调整剂量,以及尽早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印学蕾贲晓明
关键词:肠道外营养并发症
早产儿肠道内营养支持技术被引量:10
2015年
早产儿出生后,由于宫内营养储备不足,肠道不成熟以及医疗因素,如窒息、酸中毒、手术等,有更高的营养需求。早产儿为了达到理想的生长速度,需要持续的评估和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供给。建议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肠道启动,待临床情况稳定后逐步达到完全肠内喂养。多种征象可能提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医师需综合判断。某些药物如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还有待研究证实。
肖玲莉贲晓明
关键词: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临床营养支持技术
<正>第一节概述临床营养支持是指病人在不能正常进食的情况下,通过消化道或静脉将特殊制备的营养物质送入患者体内的营养治疗方法。它是现代临床综合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提高免疫力,纠正异常代谢状态,缩短病程,促进病人康...
张慧利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胆汁郁积肠内营养管临床营养支持再喂养综合征肠内营养制剂
文献传递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支持技术
2013年
氨基酸 国内大多数医院平衡氨基酸溶液配方的特点如下。①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约为1:1;②溶液中去掉丁氯离子,碱性氨基酸南盐酸盐改为醋酸盐形式,避免高氯性酸中毒的发生。
关键词:营养支持技术肠道外新生儿必需氨基酸醋酸盐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正>~~
孙淑英
文献传递
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支持技术被引量:22
2007年
尽管NICU的危重新生儿具有一个有功能的胃肠系统,但是由于疾病的严重性或早产,经口喂养常被禁忌。不过,在出生后尽快建立肠内喂养十分必要,因为乳汁是对胃肠道发育惟一的调控因素。饥饿可以导致胃肠道的萎缩性改变,如微绒毛变短、黏膜变薄和胃、胰腺及肠道的重量减轻。肠内营养可刺激许多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可增加消化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改善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刺激胃肠动力。肠内营养的其他有益影响还包括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淤积、降低直接胆红素水平和减少代谢性骨病的发生等。
邵肖梅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肠内喂养营养支持技术胃肠道发育胃肠道激素肠内营养
危重新生儿肠外营养支持技术被引量:6
2007年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出生后早期营养和生长发育与成年后的疾病显著相关,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群体。婴儿越小对营养的需求越迫切,理想的营养支持最好能使新生儿达到与宫内相同的生长速度,但由于出生时的营养状况、伴随疾病不同,营养需求可能各不相同。例如,一个胎龄为25周,出生体重600g的危重新生儿,需要机械通气、药物维持血压以及限制液体,不能耐受肠内喂养,并且具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极高风险,只有50%的生存机会;而另一个则是胎龄35周、出生体重2.5kg的新生儿,无需暖箱且情况良好,生后数天即可耐受肠内喂养,预后良好。
汤庆娅蔡威
关键词:营养支持技术危重新生儿肠外流行病学资料伴随疾病肠内喂养
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在40例肠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总结胃肠外营养 (TPN)支持技术在肠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 1993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 4 0例肠瘘患者的治疗经验 ,尤其是胃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4 0例肠瘘患者 ,均与腹部手术有关 ,其中高位肠瘘 17例 :共手术 4例 ( 2 3% ) ,2例痊愈 ( 5 0 % ) ,2例失败 ( 5 0 % ) ;非手术治疗 13例 ,成功 12例 ( 92 % ) ,死亡 1例。低位肠瘘 2 3例 :其中 4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获愈 ,19例保守治疗 18例成功 ,1例死亡。总的非手术成功率为 75 %。结论 合理的TPN支持前提下 ,大多数肠外瘘可非手术治疗痊愈。
罗福文邢光明高振明徐英夫杨春明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肠瘘营养支持胃肠减压
52例危重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的的护理体会
总结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对52例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的护理体会。包括肠内营养方法、实施要点、观察情况(重点观察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食物返流、大便次数等)、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52例实施危重患...
侯颖慧
关键词:危重肠内营养护理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蔡威
作品数:481被引量:2,83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新生儿 儿童 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 小儿
黎介寿
作品数:1,875被引量:20,130H指数:68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谷氨酰胺
龚剑峰
作品数:80被引量:74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营养支持 术后 CROHN病 围手术期
朱维铭
作品数:323被引量:3,110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营养支持 短肠综合征 肠内营养 炎症性肠病
施丽萍
作品数:171被引量:956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极低出生体重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