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药物诱导性“的相关文章
药物诱导性免疫溶血贫血研究进展
2023年
临床药物种类增多导致当前不合理用现象严重,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国内居民的生命健康,如过敏、溶血等。当前引起免疫溶血贫血(DIIHA)的药物抗体的药物类型数量增加,与其他类型贫血、DIIHA所致贫血之间难以进行区分,若早期不及时识别,可能会延迟患者的进一步治疗,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DIIHA常见为哌拉西林、头孢呋辛、万古霉素等,文章就通过报道相关文献对DIIHA发生机制、治疗情况、发病率等展开总结,希望为临床后续合理应用药物及免疫溶血反应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刘珊珊
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与药物肝损伤和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比较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DI-AIH)、药物肝损伤(DILI)和自身免疫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DI-AIH患者、23例DILI患者和23例AIH患者,给予DI-AIH和AIH患者泼尼松或/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给予DILI患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直至肝功能指标正常,随访24个月。结果DILI组和DI-AIH组明确应用药物百分比分别为82.6%和100.0%,均显著高于AIH组的17.4%(P<0.05),且均以应用中草为主;三组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下降、眼黄、腹泻等,且三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DI-AIH、AIH和DILI组分别为81.8%、52.2%和47.8%,P<0.05);DI-AIH组血清ALT、ALP、GGT和总胆汁酸水平分别为331.2(116.4,512.5)U/L、125.4(91.6,164.8)U/L、202.4(98.8,394.1)U/L和23.7(13.1,69.7)μmol/L,显著高于DILI组【分别为198.6(94.3,497.6)U/L、98.9(67.7,168.9)U/L、101.2(49.6,231.4)U/L和7.1(2.7,29.2)μmol/L,P<0.05】或AIH组【分别为86.7(32.4,186.3)U/L、65.8(54.7,109.8)U/L、71.6(61.4,142.5)U/L和11.5(4.1,35.6)μmol/L,P<0.05】,而AIH组血清球蛋白水平为35.6(28.7,41.4)g/L,显著高于DILI组【28.8(21.2,34.5)g/L,P<0.05】或DI-AIH组【30.5(24.6,42.1)g/L,P<0.05】;三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LI和DI-AIH的致病药物主要以中草应用为主,DI-AIH患者存在一些较特殊的临床特征值得关注,表现为血清酶学水平较高,对免疫抑制和护肝治疗有效。
符馨尹林小茹郑秀芬刘小双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诱导性肝窦阻塞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症(VOD),是一种以中央静脉或肝窦损伤后纤维化导致肝脏血液流出受阻为主的肝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明显的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症状,危害严重。其临床表现多样,多缺乏...
郭林林周光德
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近年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常见的包括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DIAIH)与药物肝损伤(DILI)。其中DIAIH与DILI、自身免疫肝炎(AIH)疾病特征极其类似,这给临床医生鉴别诊断带来很大...
李变利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文献传递
药物肝损伤、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和自身免疫肝炎鉴别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1年
本文就药物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 hepatitis,DIAIH)、自身免疫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三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做一综述,并分析鉴别要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相关诊治能力提供帮助。
李变利徐丽红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预后
抗雄药物诱导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途径抑制剂(ARPI)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的患者往往在治疗应答中表现出耐,肿瘤获得雄激素受体(AR)-独立亚型,使癌细胞不再依赖于AR通路继续生长。CRPC患者在接受ARPI治疗后,部分患者不仅未达到临床获益,反而出现疾病进展,即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NEPC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迄今为止,临床上鲜见有效且可靠的药物来治疗NEPC。文章旨在总结NEPC的机制和分子靶点,为NEPC患者的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牛向南张乐乐冯安昊张雁钢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
药物诱导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前列腺癌(PCa)是我国常见的男肿瘤,临床上多用靶向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的新型内分泌治疗方法(例如恩杂鲁胺)治疗转移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但耐很快成为新的挑战,使癌细胞不再依赖于AR通路继续生存、生长。其重要机制就是药物诱导部分细胞重组获得神经内分泌癌(NEPC)表型。因此,本文将围绕药物诱导的前列腺癌重塑并转化为NEPC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寻找全新的治疗方式提供崭新的思路。
古亚楠惠珂吴开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耐药内分泌治疗
药物诱导性荨麻疹被引量:1
2019年
药物诱导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因药物通过免疫或非免疫机制诱发的疾病,临床中需依据详细的病史、准确的理知识以及体内外实验进行辅助诊断。该病最常见的诱发药物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破伤风抗毒素和非笛体类消炎等。由于我国传统医疗的特点,中成诱发该病的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治疗首先是停用可疑致病药物,轻中度反应口服抗组胺药物即可,而重度反应如过敏休克,则需要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等联合治疗。明确致敏药物并尽可能避免再次使用同类及交叉反应药物是预防治疗的关键。
王文娟李承新
关键词:荨麻疹药物
疑似溃疡结肠炎的药物诱导性肠炎被引量:1
2017年
UC的常见表现为黏液血便,且在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形成,但现在也有表现类似于UC却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黏液血便和肠道黏膜的改变。药物诱导性肠炎是相对少见的肠道病变,药物损伤一般主要表现为药物肝损伤,但也有肝功能正常而表现为黏液血便的病例,特别在一些诱因的诱导下,较易误诊。
陈迪陈敏张玉洁薛鲜敏刘洁许冰李增山郑敏文吴国生郑建勇王新时永全吴开春梁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药物诱导性疑似黏液血便肝功能正常黏膜充血
78例药物诱导性肝损伤的临床标志研究
2017年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ILI)和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肝炎(DAIH)都存在多种多样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临床鉴别诊断难度大。为进一步提高DILI的诊断治疗结果,避免其发展为DAIH,作者就DILI的临床标志现报告如下。
沈国萍

相关作者

于乐成
作品数:142被引量:970H指数:1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性肝损伤 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肝细胞
李和平
作品数:22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贲门胃底癌 脑损伤后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大鼠脊髓
冯婉玉
作品数:301被引量:1,527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安全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药代动力学
翟建文
作品数:31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鳞癌 贲门胃底癌 DAPK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患者术前
何长伦
作品数:109被引量:4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