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3 篇“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的相关文章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2025年 肝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肝硬化早期常缺乏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肝移植 已成为肝硬化终末期阶段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肝移植 手术成本高、并发症多且供体资源有限,导致肝移植 手术的应用范围受限.目前,干细胞 疗法已发展成为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替代方法.干细胞 的来源及类型不一,自体 骨髓 来源的间 充 质 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因其分化潜力大、含量丰富、易于获取和制备等优势已成为参与组织再生的重要细胞 之一.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BMSCs治疗肝硬化的机制、移植 途径、安全性、有效性、细胞 来源、优势及其局限性作一综述. 阮梦凡 尹宇航 邵晓冬 祁兴顺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肝硬化 干细胞移植 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在老年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2024年 目的观察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移植 在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髓芯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13例ONFH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髓芯减压术治疗,试验组经自体 BMSCs移植 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MSCs表面分子、骨代谢水平、骨密度、骨坏死面积、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BMSCs表面分子CD34、CD105、CD166表达量分别为(2.48±0.76)%、(13.36±3.27)%、(37.49±5.28)%,均高于对照组[(1.92±0.36)%、(11.45±2.13)%、(34.23±5.16)%](P<0.05);试验组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FGF-2)分别为(5.45±1.36)pg/mL、(6.27±1.45)μg/mL、(43.35±10.46)ng/L,均高于对照组[(4.41±1.36)pg/mL、(5.52±1.44)μg/mL、(37.25±10.41)ng/L](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骨密度分别为(0.32±0.11)g/cm^(2)、(0.49±0.23)g/cm^(2),均高于对照组[(0.25±0.11)g/cm^(2)、(0.35±0.16)g/cm^(2)](P<0.05);骨坏死面积分别为(26.44±5.17)%、(20.45±5.23)%,均低于对照组[(29.12±5.33)%、(23.32±5.18)%](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别为(4.25±1.27)分、(2.82±0.46)分,均低于对照组[(5.33±1.77)分、(3.21±0.52)分](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分别为(70.33±10.32)分、(85.66±10.45)分,均高于对照组[(65.22±10.36)分、(80.33±10.71)分](P<0.05)。结论自体 BMSCs能通过上调骨髓 干细胞 表面分子而改善老年ONFH患者的骨代谢水平,自体 BMSCs移植 联合髓芯减压术可有效提升患者骨密度水平,并减少骨坏死面积,对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范存帅关键词:老年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术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代谢 髋关节功能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效果研究2024年 目的探讨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移植 术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1例。给予A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B组自体 BMSCs移植 术治疗,C组在BMSCs移植 术后,给予自拟中药治疗,三组均治疗观察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 酸(HA)、IV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和III型前胶原(PIII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 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在治疗6个月末,C组Child-Pugh评分和肝硬度测量(LSM)分别为(7.2±1.2)分和(9.0±0.6)kPa,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8.0±1.1)分和(9.3±0.5)kPa,P<0.05】或A组【分别为(8.9±1.4)分和(9.6±0.6)kPa,P<0.05】,而血清ALB水平为(34.6±3.1)g/L,显著高于B组【(32.0±1.9)g/L,P<0.05】或A组【(30.8±2.4)g/L,P<0.05】;C组血清HA和LN水平分别为(123.8±31.8)ng/mL和(112.9±27.5)ng/m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41.7±29.5)ng/mL和(129.3±30.3)ng/mL,P<0.05】或A组【分别为(186.2±36.7)ng/mL和(161.1±36.5)ng/mL,P<0.05】;C组血清IL-6、TNF-α和MDA水平分别为(104.6±16.7)ng/L、(192.7±19.8)ng/L和(4.1±0.9)μmol/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14.3±15.3)ng/L、(210.9±22.8)ng/L和(5.0±1.3)μmol/L,P<0.05】或A组【分别为(132.8±19.5)ng/L、(230.2±27.1)ng/L和(6.2±1.5)μmol/L,P<0.05】,而血清SOD水平为(143.9±14.5)U/mL,显著高于B组【(134.2±13.3)U/mL,P<0.05】或A组【(122.1±11.7)U/mL,P<0.05】。结论采用BMSCs移植 术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改善肝功能指标,可能与抑制了炎性反应和缓解了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艾孜江·艾买提 阿布都西库尔·阿布都米吉提 迪丽努尔·阿卜杜热合曼 吴源泉关键词:肝硬化 中药 体外冲击波结合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移植 并辅以特定参数的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1)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为BMSCs/ESWT组,B组为ESW... 王浩宇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体外冲击波 骨缺损 骨生成 成骨蛋白 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11例报道 被引量:2 2023年 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采用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2.27岁;左侧6例,右侧5例;Ficat and Arlet分期Ⅰ期4例、Ⅱ期7例。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常规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单。 诸葛福煜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逐步开展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但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文章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 关于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缺血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实施文献筛选、提取文献资料及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研究12项,包括10项随机对照试验和2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有786例缺血脑卒中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示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组个体残疾状态(FIM评分,MD=20.12,95%CI:3.26-36.97,P=0.02)、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MD=-2.09,95%CI:-2.75至-1.44,P<0.00001)、运动功能(FMA评分,MD=12.24,95%CI:7.22-17.26,P<0.00001)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I评分,MD=6.30,95%CI:5.11-7.49,P=0.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文章收集的临床证据表明,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但未来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袁春花 崔珍珍 吴德关键词:干细胞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TA分析 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联合髓心减压术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自体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移植 联合髓心减压术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并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n=40),A组接受髓心减压术治疗,B组接受单纯自体 BMSCs移植 治疗,C组接受自体 BMSCs移植 联合髓心减压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月时对髋关节功能、髋关节疼痛、髋关节骨密度、股骨头坏死面积进行评价,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骨钙素(OST)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结果术后3、6和12个月时C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A组和B组显著提高(P<0.05);C组髋关节疼痛评分较A组和B组显著降低(P<0.05);C组髋关节骨密度较A组和B组显著提高(P<0.05);C组股骨头坏死面积较A组和B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时C组血清OPN、OST和CTX水平较A组和B组显著降低(P<0.05),OPG水平较A组和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体 BMSCs联合髓心减压术可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髋关节疼痛,增加髋关节密度,减少股骨头坏死面积,并且降低血液OPN、OST和CTX水平、升高OPG水平。 侯园园 闫灿 吴建军 雷哲关键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2021年 背景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移植 术为肝硬化患者带来了希望,但BMSCs在骨髓 中含量极少且归巢能力有限,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采用中医药招募内源性干细胞 的动员方案可促进BMSCs归巢肝脏,对充 分发挥中医药维持或改善机体正常再生修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区及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区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B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1次BMSCs移植 术并于术后给予长期抗病毒治疗1年,C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 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 (PT)、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体液及细胞 免疫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并记录患者三组患者治疗期间 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 A组2例患者脱落,B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A组、B组分别纳入38、39例患者。C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胁痛、纳差、神疲乏力、黄疸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丙二醛(MDA)水平及CD8+细胞 分数低于A组、B组,血清干 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CD3+、CD4+细胞 分数及CD4+/CD8+细胞 比值高于A组、B组,PT短于A组、B组(P<0 吕艳杭 吴姗姗 王振常 叶学劲 符燕青 段桂姣 苏晓文 农小欣关键词:肝硬化 间质干细胞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因子 氧化性应激 异体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讨异体移植 大鼠骨髓 源间 充 质 干细胞 对大鼠内异症炎症反应的调节及机制,采用贴壁法获取大鼠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流式鉴定表型。选取25只健康SD雌性大鼠自体 移植 构建内异症模型,随机5只作为假手术组,4周后将选取其中成功建模的15只大鼠中的12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只,尾静脉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1×10^(6)个BMSCs的悬液。细胞 移植 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液和腹腔液VEGF、TNF-α含量,并提取腹腔液中的巨噬细胞 ,流式检测CD86、CD206的表达,同时取下异位囊肿组织和假手术组正常内膜组织行HE染色,在病理组织水平观察各组的差异。发现通过贴壁法成功获取大鼠BMSCs,流式鉴定CD14、CD19、HLA-DR≤2%、CD90≥95%。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VEGF、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BMSCs组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VEGF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巨噬细胞 表型:BMSCs组的M1型巨噬细胞 (CD86+)低于对照组,而M2型巨噬细胞 (CD206+)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腺体数量减少伴有纤维化,血管分布较多,而BMSCs组腺体出现萎缩,与对照组相比腺体和血管明显减少。说明异体BMSCs移植 可以诱导巨噬细胞 的M2型极化,通过分泌消炎因子抑制异位症炎症进程,促进局部组织修复。 李晓宇 朱保伟 赵明 张淑敏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 VEGF TNF-Α 炎症反应 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青光眼是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凋亡为基础,以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视神经损伤后无法再生,最终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损害。近年来干细胞 治疗成为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研究热点,在神经退行性病变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骨髓 间 充 质 干细胞 (BMSCs)具有自我增生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诱导能够向视网膜神经元样细胞 进行转化,并经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下腔注射以及自体 归巢途径进行眼内移植 ,BMSCs在损伤视网膜局部发挥多重生物学作用;通过细胞 替代、旁分泌营养因子和细胞 因子以及外泌体等多种机制及信号通路,参与视神经以及视功能的保护和修复,减少RGCs的凋亡,延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丢失和视神经萎缩,为青光眼等视神经退行性疾病受损细胞 及视神经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将通过BMSCs诱导分化、细胞 移植 途径以及BMSCs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进行综述。 王姝婧(综述) 邵正波关键词:青光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 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