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篇“ 自体桡动脉“的相关文章
- 不同瘘口直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瘘口直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AVF)成熟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57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瘘口直径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54,瘘口直径为6.0~6.9 mm)、B组(n=46,瘘口直径为7.0~7.9 mm)、C组(n=57,瘘口直径为8.0~8.9 mm)。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管内径,术后至少随访2个月。分析瘘口直径与RCAVF成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CAVF成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RCAVF成熟的影响因素。结果A、B、C组患者内瘘成熟率分别为64.81%、82.61%和61.40%,内瘘成熟108例,未成熟49例。A、C组患者与B组患者内瘘成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3组患者头静脉直径、桡动脉流量均较术前增加(P<0.05),A、B组患者桡动脉直径较术前增加(P<0.05);B组患者桡动脉和头静脉直径、桡动脉和头静脉流量均较A、C组增加(P<0.05)。成熟组患者瘘口直径大于未成熟组患者,头静脉扩张性高于未成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瘘口直径和头静脉扩张性均是内瘘成熟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显示,瘘口直径为7.585 mm时和头静脉扩张性为0.505 mm时预测RCAVF成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8(95%CI:0.607~0.829)、0.718(95%CI:0.607~0.829),灵敏度分别为93.50%、84.30%,特异度分别为63.30%、89.80%。结论瘘口直径、头静脉扩张性均是RCAVF术后内瘘成熟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RCAVF成熟的独立预测因子,当瘘口直径为7.585 mm、头静脉扩张性为0.505 mm时,对内瘘成熟具有较高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 蔡军军王旭黄小抗施杰吴国仲邱海军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
- 三种血管缝合方法在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AVF)不同血管缝合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1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A、B、C组,每组均接受AVF术;A组采用连续缝合法、B组采用间断缝合法、C组采用连续-间断缝合法,比较3组术后24 h、6个月及1年时的瘘管畅通率,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内瘘狭窄血管内径、狭窄部位峰值流速(Vmax)、扩张期最大流速(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动脉横截面、横断面积及肱动脉阻力指数(RI);观察3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出血、血栓、内瘘处静脉高压、头V末端扩张)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24 h、6个月及1年时的瘘管畅通率比较,B、C组的瘘管畅通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内瘘狭窄血管的血管内径、横断面积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内瘘血管狭窄部位Vmax、肱动脉RI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组术后在出血、血栓、内瘘处静脉高压及头V末端扩张等并发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F术应用间断缝合法及连续-间断缝合法均能有效提高瘘管畅通率,促进内瘘血管狭窄部位血流速率,术后并发症少。
- 乐大峰张瑶琳李声凤葛琪容刘琳丰卢玉惺
- 关键词:血液透析连续缝合法间断缝合法
- 高频彩色超声在尿毒症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造瘘中的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尿毒症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造瘘(AV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检查上肢瘘口处动静脉口的吻合;状况、血管壁情况以及管内的血流状态,分析自体AVF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50例尿毒症患者中,吻合口处血管充盈良好39例,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血栓形成3例,吻合口处狭窄6例,静脉瘤样扩张2例。尿毒症患者的头静脉与肱动脉的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头静脉和肱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大于桡动脉(P<0.05)。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在监测自体造瘘血管中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临床监测自体动静脉瘘的重要工具。
- 熊艳飞
- 关键词:高频彩色超声维持血液透析
- 影响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瘘成熟的因素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影响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瘘(RCAVF)成熟的因素,尤其是术前血管直径和动静脉瘘成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接受RCAVF手术的患者资料。共有280例患者(女性105例,37.5%)纳入该项研究,年龄为(56.6±14.8)岁。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直径分别为(2.3±0.5)mm(范围:1.5~4.0 mm)和(2.4±0.6)mm(范围:1.5~4.3 mm)。术前常规行动脉和静脉彩超标记并测量血管直径。根据患者动静脉瘘功能性成熟情况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术前静脉和动脉直径、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吸烟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方面有无差异。结果238例(238/280,85.0%)RCAVF达到功能性成熟。成熟组和未成熟组在年龄、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吸烟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成熟组,未成熟组的桡动脉[(2.1±0.4)mm比(2.4±0.5)mm,t=3.858,P<0.001)]和头静脉直径[(2.0±0.5)mm比(2.4±0.5)mm,t=5.019,P<0.001)]较小。女性患者(34.4%比54.7%,χ2=6.282,P=0.015)、合并有周围动脉疾病(8.8%比21.4%,χ2=5.929,P=0.026)也是动静脉瘘未能成熟的影响因素。当桡动脉直径大于2.05 mm(92%比74%,P<0.01),头静脉直径大于1.85 mm(93%比53%,P<0.01)时,动静脉瘘成熟率显著增加。结论术前血管直径是影响动静脉瘘成熟的主要因素,适合动静脉造瘘的最小桡动脉和头静脉直径分别为2.05 mm和1.85 mm。女性、合并有周围动脉疾病也是影响动静脉瘘成熟的危险因素。
- 李海磊陈耀志崔东哲邬丽霞李宁黄健雄白明珠郑永强
- 关键词:动静脉瘘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管直径
- NCE-MRA在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熟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F)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RCF成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RCF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均行NCE-MRA检查,测量其手术前1天及术后14天、28天桡动脉及头静脉的直径和血流量、吻合口的直径、头静脉内膜厚度及距皮深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1天及术后14天、28天相关指标(桡动脉、头静脉的直径及血流量、头静脉内膜厚度)组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手术后14天、28天吻合口的直径、头静脉距皮深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NCE-MRA随访至术后28天,临床随访至术后50天。RCF患者术后28天均达到成熟标准,成熟率100%。28天后进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时泵控实际血流量均>200 mL/min。50天内未出现血流量不足、狭窄、感染等并发症。RCF手术后桡动脉、头静脉直径及血流量在14天内增长迅速,术后14~28天增长较前平稳。手术后14天桡动脉、头静脉直径和血流量较术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术后14天与28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头静脉内膜厚度手术前1天、后14天和28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吻合口直径术后14天与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头静脉距皮深度术后14天与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NCE-MRA可以为血液透析患者RCF术后成熟评估提供可靠参考,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对预估RCF成熟与否有一定参考价值。
- 石茜褚志强李婧瑶张玉玲季倩
- 关键词:血液透析成熟度
- 4D-flow MRI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血流可视化及流速定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估4D-flow MRI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F)的血流可视化及流速定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建立RCF进行血液透析的2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次不同速度编码(Venc)的4D-flow MRI扫描,Venc分别为200 cm/s、400 cm/s、600 cm/s。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对4Dflow MRI原始图像进行评估,从中选择最佳的Venc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获取RCF的血流流线图,判断有无RCF狭窄、瘤样扩张、湍流;同时选择3个点(分别为吻合口处、距吻合口1 cm处桡动脉侧、距吻合口1 cm处头静脉侧)对血流速度进行定量分析,包括血流峰值(V-peak)及最低血流速度(V-min),并与多普勒超声(DUS)对照,评估4Dflow MRI对RCF血流流速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结果 22例受试者成功完成4D-flow MRI扫描并显示RCF全貌,发现自体RCF狭窄8例,血流湍流9例,静脉瘤样扩张5例。4D-flow与DUS吻合口处V-peak分别为(354.6±133.7)cm/s、(354.8±131.4)cm/s(P=0.96,r=0.97),V-min分别为(136.3±73.4)cm/s、(138.1±70.6)cm/s(P=0.57,r=0.96);桡动脉侧距吻合口1cm处V-peak分别为(168.4±41.4)cm/s、(162.3±41.0)cm/s(P=0.19,r=0.76),V-min分别为(73.7±20.5)cm/s、(74.1±23.7)cm/s(P=0.78,r=0.93);头静脉侧距吻合口1cm处V-peak分别为(311.6±104.3)cm/s、(309.3±104.9)cm/s(P=0.68,r=0.94),V-min分别为(147.1±71.8)cm/s、(148.7±68.9)cm/s(P=0.70,r=0.98).结论 4D-flow能准确显示RCF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血流速度进行定量,为透析患者RCF的评估提供详细血流动力学信息,是一项应用前景良好的技术。
- 裴贻刚龙学颖游潇廖云杰王维肖湘成钟永
-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可视化血流定量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瘘成形术后的临床价值
-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患者的桡动脉-头静脉自体动静脉瘘的头静脉内径、血流频谱、并发症及瘘功能的观察,对自体动静脉瘘功能进行评估,同时研究瘘失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
- 林奕辰
- 关键词: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
- 文献传递
- 自体桡动脉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桡动脉(radial artery,RA)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375例应用自体桡动脉(radialartery,RA)进行OPCABG的临床资料,对老年组(年龄≥60岁,n=184)及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91)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75例平均搭桥(3.0±0.7)支,共使用392支RA,其中右冠状动脉系统307支,前降支系统37支,回旋支系统48支。术后RA移植物相关心电图改变发生15例,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无RA取材并发症。住院死亡率老年组为1.1%(2/184),非老年组为1.0%(2/19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 pump,IABP)使用率老年组为7.6%(14/184),非老年组为6.3%(12/19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55,P=0.613);老年组住院时间(21.8±9.3)d,与非老年组(21.8±8.6)d无统计学差异(t=0.000,P=1.000);老年组移植血管数(3.1±0.7)支,与非老年组(3.1±0.7)支无统计学差异(t=0.000,P=1.000)。273例随访3~36个月,(16.8±10.0)月,死亡5例,均为非心脏源性;23例术后残留心绞痛症状,均无心电图及影像学证据显示与RA移植物有关。结论自体RA在OPCABG中使用安全有效,有很好的近期临床效果,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临床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
- 崔仲奇万峰解基严赵鸿张喆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桡动脉
- 自体桡动脉在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桡动脉应用于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322例65岁以上老年人应用桡动脉行CABG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分析围手术期末梢循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322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7例,占全组病例的2.17%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2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3例桡动脉取材处出现一过性感觉异常,围术期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围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陈静朱彬彬李纯陈玉红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桡动脉老年人护理
- 48例取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 2010年
- 总结了48例取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患者准备、特殊物品准备、环境准备;术中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认为娴熟的护理配合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 陈青胡惠
-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移植术护理
相关作者
- 甄文俊

- 作品数:90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冠状动脉分流术
- 马玉健

- 作品数:51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常温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分流术
- 谭洁

- 作品数:23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症肌无力 心脏直视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自体桡动脉
- 黄文

- 作品数:28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肌无力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常温体外循环
- 佟宏峰

- 作品数:90被引量:1,0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腔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症肌无力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